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灿锋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消化系统溃疡的中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87431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消化系统溃疡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瓦楞子4~8份、广木香6~10份、金不换6~10份、山油柑肉4~8份、牛羊草结6~10份、菱茎4~8份、仙鹤草2~6份、白鲜皮6~10份、浙贝母4~8份、元胡2~6份、槟榔2~6份、蓬莪术4~8份、马尾连6~10份、地榆炭8~12份、蚤休8~12份、吴茱萸8~12份、海螵蛸10~14份、石菖蒲8~12份、炮姜6~10份、佩兰6~10份、孩儿茶8~12份、黄精10~14份。本方能行气温中、芳香健胃、行气止痛、制酸消食、收敛生肌、化腐解毒,诸药配合,对消化系统溃疡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四年中,通过对60名患者的使用表明,该药能有效治疗消化系统溃疡,有效率达91.6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消化系统溃疡的中药,属于消化系统中药配方

技术介绍
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是多发病,主要是指发生在十二指肠与胃的慢性溃疡,对于 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该病是一种多病因疾病,各种因素比如胃 蛋白酶、胃酸、感染、遗传、环境、体质、生活习惯、饮食、神经因素等,都可能引起人发生消化 性溃疡,其中酸性胃液对于胃黏膜的侵蚀作用是消化性溃疡形成的基本原因。因此,对于该 病治疗的基本措施之一是抑制胃酸的分泌。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与胃黏膜攻击因子(胃蛋 白酶、Hp感染、胃酸)和保护因子(热休克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前列腺素)之间失衡有关。中 医认为消化性溃疡属于"胃脘痛"、"胃痛"等范畴,虽然其病位在胃,但是与胆、脾、肝关系密 切,尤其是与肝、脾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该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但是以青壮年为多,尤其男性 为主。中医认为胃是仓廪之官,水谷之海,凡饥饱失常,饮食不节,或冷热不适等皆能直接影 响到胃的功能使之发生病变或者使病情加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消化系统溃疡的中药,以便更好地针对消化系统 溃疡进行治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消化系统溃疡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瓦楞子4~8份、广 木香6~10份、金不换6~10份、山油柑肉4~8份、牛羊草结6~10份、菱莖4~8份、 仙鹤草2~6份、白鲜皮6~10份、浙贝母4~8份、元胡2~6份、槟榔2~6份、蓬莪 术4~8份、马尾连6~10份、地榆炭8~12份、蚤休8~12份、吴茱萸8~12份、海螵 蛸10~14份、石菖蒲8~12份、炮姜6~10份、佩兰6~10份、孩儿茶8~12份、黄精 10~14份。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消化系统溃疡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瓦楞子4 份、广木香6份、金不换6份、山油柑肉4份、牛羊草结6份、菱莖4份、仙鹤草2份、白鲜皮 6份、浙贝母4份、元胡2份、槟榔2份、蓬莪术4份、马尾连6份、地榆炭8份、蚤休8份、吴 茱萸8份、海螵蛸10份、石菖蒲8份、炮姜6份、佩兰6份、孩儿茶8份、黄精10份。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消化系统溃疡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瓦楞子6 份、广木香8份、金不换8份、山油柑肉6份、牛羊草结8份、菱莖6份、仙鹤草4份、白鲜皮 8份、浙贝母6份、元胡4份、槟榔4份、蓬莪术6份、马尾连8份、地榆炭10份、蚤休10份、 吴茱萸10份、海螵蛸12份、石菖蒲10份、炮姜8份、佩兰8份、孩儿茶10份、黄精12份。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消化系统溃疡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瓦楞子8 份、广木香10份、金不换10份、山油柑肉8份、牛羊草结10份、菱茎8份、仙鹤草6份、白鲜 皮10份、浙贝母8份、元胡6份、槟榔6份、蓬莪术8份、马尾连10份、地榆炭12份、蚤休12 份、吴茱萸12份、海螵蛸14份、石菖蒲12份、炮姜10份、佩兰10份、孩儿茶12份、黄精14 份。 上述各组分的中药药理和作用如下: (1)瓦楞子:味咸、辛,性平。入肺、肝、脾、胃四经。消痰软坚,化痰散结,制酸止痛。治 痰积,胃痛,嗜杂,吐酸,癥瘕,瘰疬,牙疳。 (2)广木香: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大肠经。温中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导滞。 主治胸痞胁痛,脘腹胀痛,痢疾后重,食积不化,呕吐泄泻,寒疝腹痛,水肿。 (3)金不换: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健胃止痛,散瘀消肿。治外感咳嗽,咽痛,口舌 生疮,呕吐腹泻,痢疾,胃痛,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4)山油柑肉:味辛;苦;性平。肺;肝经。祛风止咳;理气止痛;活血消肿。主支 气管炎;感冒咳嗽;风湿性腰腿痛;胃痛;疝气痛;跌打损伤;疔疮痈肿。 (5)牛羊草结:味淡;性微温。归心;胃经。降逆止呕。主噎膈反胃;呕吐。 (6)菱茎:味甘;性凉。清热解毒。主胃溃疡;疣赘;疮毒。 (7)仙鹤草:味苦、辛,性平。入肺、肝、脾经。止血,健胃。治咯血,吐血,尿血,便 血,赤白痢疾,崩漏带下,劳伤脱力,痈肿,跌打、创伤出血。 (8)白鲜皮:性寒;味苦咸;归脾、胃经。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治风热疮毒,疥 癣,皮肤痒瘆,风湿痹痛,黄疸。 (9)浙贝母:味苦,性寒。归肺、心经。宣肺清热,化痰止咳,开郁散结。主治风热 或痰热咳嗽,咽喉肿痛,肺痈,瘿瘤,疮痈肿毒。 (10)元胡:味辛、苦,性温。入肝、脾、心经。活血散瘀,利气止痛。用于全身各部 气滞血瘀之痛,痛经,经闭,症瘕,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疝气作痛。 (11)槟榔: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杀虫,消积,下气,行水。主治虫积,如 蛔虫、绦虫、蛲虫、姜片虫等,食积气滞,脘腹胀痛,水肿,脚气,疟疾等病证。 (12)蓬莪术:味苦、辛,性温。入肝、脾经。行气,破血,消积,止痛。治心腹胀痛, 癥瘕,积聚,宿食不消,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 (13)马尾连:味苦;性寒。归心;肝;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泻 痢;黄疸;疮疡肿毒;目赤肿痛;感冒发热;癌肿。用于肠炎,痢疾,黄疸,目赤肿痛。 (14)地榆炭:性凉,味酸、微苦。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 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15)蚤休:味苦、辛,性寒,有毒。入心、肝经。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治 痈肿,疔疮,瘰疬,喉痹,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蛇虫咬伤。 (16)吴茱萸:性温;味辛、苦,有小毒;归肝、胃经。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治呕 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 疡,齿痛,湿瘆,黄水疮。 (17)海螵蛸:味咸;湿;性温。入肝、肾经。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 敛疮。主吐血;呕血;崩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消化系统溃疡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瓦楞子4~8份、广木香6~10份、金不换6~10份、山油柑肉4~8份、牛羊草结6~10份、菱茎4~8份、仙鹤草2~6份、白鲜皮6~10份、浙贝母4~8份、元胡2~6份、槟榔2~6份、蓬莪术4~8份、马尾连6~10份、地榆炭8~12份、蚤休8~12份、吴茱萸8~12份、海螵蛸10~14份、石菖蒲8~12份、炮姜6~10份、佩兰6~10份、孩儿茶8~12份、黄精10~14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灿锋
申请(专利权)人:龚灿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