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用新型纱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366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00:30
纺织用新型纱管,它涉及纺织机械配件领域。它包含内管体、外管体、圆孔、防磨层;内管体套装于外管体的内部,外管体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数个圆孔,外管体的外壁上设置有防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纱管外层纱易被加湿,而靠近管壁的内层纱仍然干燥,造成内层纱与外层纱湿度不一致,不易编织或毛纺的问题,同时又延长了外管体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适用性强,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纺织机械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用新型纱管
技术介绍
纺织行业普遍使用纱管,纺织纱管为一管状体,其内孔与纺织机锭子匹配,目前,纱管种类很多,有木质、纸质纱管等,纸质纱管制造技术日益成熟,其制造质量不断提高,成本越来越低,使用日益广泛。但现有纱管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例如:1、纱管表面磨损或者因其他原因皮损后整个纱管便无法正常使用,从而造成资源浪费;2、纱管由于设计不合理,因此出现筒子纱的外层纱易被加湿,而靠近管壁的内层纱仍然干燥,造成内层纱与外层纱湿度不一致,不易编织或毛纺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纺织用新型纱管,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适用性强,易于推广。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内管体1、外管体2、圆孔3、防磨层4 ;内管体I套装于外管体2的内部,外管体2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数个圆孔3,外管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防磨层4。所述的圆孔3的直径为3_5mm。所述的圆孔3能够使绕在纱管上的筒子纱由这些孔被加湿。它克服了筒子纱的外层纱易被加湿,而靠近管壁的内层纱仍然干燥,造成内层纱与外层纱湿度不一致,不易编织或毛纺的缺点,使筒子纱加湿均匀。所述的防磨层4能够有效的防止外管体2被磨损,延长了外管体2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解决了纱管外层纱易被加湿,而靠近管壁的内层纱仍然干燥,造成内层纱与外层纱湿度不一致,不易编织或毛纺的问题,同时又延长了外管体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适用性强,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管体I的纵向截面图。附图标记:内管体1、外管体2、圆孔3、防磨层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看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内管体1、外管体2、圆孔3、防磨层4 ;内管体I套装于外管体2的内部,外管体2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数个圆孔3,外管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防磨层4。所述的圆孔3的直径为3-5mm。所述的圆孔3能够使绕在纱管上的筒子纱由这些孔被加湿。它克服了筒子纱的外层纱易被加湿,而靠近管壁的内层纱仍然干燥,造成内层纱与外层纱湿度不一致,不易编织或毛纺的缺点,使筒子纱加湿均匀。所述的防磨层4能够有效的防止外管体2被磨损,延长了外管体2的使用寿命。本【具体实施方式】解决了纱管外层纱易被加湿,而靠近管壁的内层纱仍然干燥,造成内层纱与外层纱湿度不一致,不易编织或毛纺的问题,同时又延长了外管体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适用性强,易于推广。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主权项】1.纺织用新型纱管,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内管体(1)、外管体(2)、圆孔(3)、防磨层(4);内管体(I)套装于外管体⑵的内部,外管体⑵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数个圆孔(3),外管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防磨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用新型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孔(3)的直径为3_5mm0【专利摘要】纺织用新型纱管,它涉及纺织机械配件领域。它包含内管体、外管体、圆孔、防磨层;内管体套装于外管体的内部,外管体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数个圆孔,外管体的外壁上设置有防磨层;本技术解决了纱管外层纱易被加湿,而靠近管壁的内层纱仍然干燥,造成内层纱与外层纱湿度不一致,不易编织或毛纺的问题,同时又延长了外管体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适用性强,易于推广。【IPC分类】B65H75-18【公开号】CN204549649【申请号】CN201520209968【专利技术人】邱新海, 黄建新, 赵志慧, 褚特野, 张凯峰, 黄小青 【申请人】江西恩达麻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申请日】2015年4月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纺织用新型纱管,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内管体(1)、外管体(2)、圆孔(3)、防磨层(4);内管体(1)套装于外管体(2)的内部,外管体(2)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数个圆孔(3),外管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防磨层(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新海黄建新赵志慧褚特野张凯峰黄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恩达麻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