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绕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3648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复绕轮结构,包括轴,轴的中心处外周固定有环形凸台,所述轴上位于所述环形凸台左右两侧分别套设有一个轴向抵靠住所述环形凸台的轴承,左右两个所述轴承的外周设有同时套设在左右两个所述轴承上的轮子,所述轴上位于左侧的轴承的左右以及位于右侧的轴承的右侧均设有套设所述轴上的环形状的油封,左右两个所述油封的外周均套设有轴承端盖,所述轴、左右两个油封、左右两个轴承端盖和轮子形成一个包围住左右两个所述轴承的密封腔,所述轴承端盖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所述轮子上,运行牢固稳定、抗轴向力的能力更强又密封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梯制造
,具体为一种新型复绕轮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在电梯的领域中,曳引机使用的驱动轮以及轿厢的反绳轮等会选用复绕轮,从而形成一种复绕方式以完成稳定的牵引结构,但是现有的复绕轮受轴向力的原因导致复绕轮轴承受力大,容易损坏,密封结构不容易保养,另外,密封还不够好,容易漏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牢固稳定、抗轴向力的能力更强又密封效果好的新型复绕轮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复绕轮结构,包括轴,轴的中心处外周固定有环形凸台,所述轴上位于所述环形凸台左右两侧分别套设有一个轴向抵靠住所述环形凸台的轴承,左右两个所述轴承的外周设有同时套设在左右两个所述轴承上的轮子,所述轴上位于左侧的轴承的左右以及位于右侧的轴承的右侧均设有套设所述轴上的环形状的油封,左右两个所述油封的外周均套设有轴承端盖,所述轴、左右两个油封、左右两个轴承端盖和轮子形成一个包围住左右两个所述轴承的密封腔,所述轴承端盖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所述轮子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整体结构强度高也更牢固,运行的稳定性更好,而且抗轴向力的能力更强,结构的受力分布更加优化,减少结构间的磨损,同时还产生了较好的密封效果,不容易漏油,延长使用寿命,其中,环形凸台可以通过焊接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在轴上,左右两个轴承端盖和环形凸台的设计将左右两个轴承进行了有效的轴向限位并通过轮子的套设,可以将轴承很好的安装固定,并配合油封的设置形成的一个密封腔,首先,该结构使得单个轴承抗轴向力的效果更好,不容易受损,可以保持稳定的运行,另外,该结构的密封性更好,使得轴承的润滑环境持久稳定,保证有效运行的同时又延长了使用寿命。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轮子包括同时套设在左右两个轴承上并用于直接限位两个所述轴承的环形筒状的内套接轮子板、位于所述内套接轮子板外围的环形筒状的外轮板以及位于所述内套接轮子板和所述外轮板之间并同时分别与内套接轮子板中心处和外轮板中心处一体连接的加强支撑散热板,所述外轮板的外表部出开设有复绕轮槽,所述加强支撑散热板上开设有沿着轴的轴向贯通的散热孔。一体连接可以才有焊接、锻造、一体成型等方式实现,使得内套接轮子板、外轮板和加强支撑散热板形成一个更加稳定轮子主体,保证整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加强支撑散热板不仅进一步加强结构强度和牢固度而且可以有效提高轮子的散热能力,保证工作状态的及时散热来维持结构的温度一面产生高温而影响各个部件的物理性能后造成的运行异常等。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内套接轮子板的内壁处与环形凸台相对的部位上嵌套有用于对左右两个轴承分别进行抵靠限位的孔用挡圈,所述内套接轮子板的内壁上开设有供孔用挡圈嵌入的嵌入槽。进一步加强对轴承的轴向限位的效果,并提高整个结构抗轴向力的水平,保证结构的稳定运行以及减少各部件件的磨损。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内套接轮子板沿着倾斜于轴的方向设有由外界通向密封腔的注油嘴。长期使用密封腔内的润滑油会有损失,则会影响轴承的正常作业,该优选设置可以保证对内部按照需求进行供油,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当然,注完油后需要将注油嘴采用常规方式封闭住。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轴承端盖的外径尺寸大于轴承的外径尺寸且左右两侧的所述轴承端盖分别和内套接轮子板左右两侧侧壁相贴合,所述轴承端盖通过沿着轴的轴向进行锁紧的紧固螺栓固定在内套接轮子板上,密封腔由所述轴、左右两个油封、左右两个轴承端盖和内套接轮子板包围形成。提高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另外,有效加强抗轴向力的水平,同时还能提升密封效果。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注油嘴与密封腔连通的连通口位于左右两侧的轴承之间的中心位置处。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减少注油嘴处可能的漏油。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注油嘴与外界连通的连通口处设有注油嘴带衬套。便于外界的注油作业。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轴承为调心滚子轴承。调心滚子轴承本身的抗轴向力很好,进而提升整个结构的使用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整体结构强度高也更牢固,运行的稳定性更好,而且抗轴向力的能力更强,结构的受力分布更加优化,减少结构间的磨损,同时还产生了较好的密封效果,不容易漏油,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5、轴,50、环形凸台,8、轴承,1、轮子,4、油封,7、轴承端盖,80、密封腔,3、紧固螺栓,11、内套接轮子板,12、外轮板,13、加强支撑散热板,120、复绕轮槽,130、散热孔,6、孔用挡圈,60、嵌入槽,20、注油嘴,2、注油嘴带衬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复绕轮结构,包括轴5,轴5的中心处外周固定有环形凸台50,所述轴5上位于所述环形凸台50左右两侧分别套设有一个轴向抵靠住所述环形凸台50的轴承8,左右两个所述轴承8的外周设有同时套设在左右两个所述轴承8上的轮子1,所述轴5上位于左侧的轴承8的左右以及位于右侧的轴承8的右侧均设有套设所述轴5上的环形状的油封4,左右两个所述油封4的外周均套设有轴承端盖7,所述轴5、左右两个油封4、左右两个轴承端盖7和轮子I形成一个包围住左右两个所述轴承8的密封腔80,所述轴承端盖7通过紧固螺栓3固定在所述轮子I上。轮子I包括同时套设在左右两个轴承8上并用于直接限位两个所述轴承8的环形筒状的内套接轮子板11、位于所述内套接轮子板11外围的环形筒状的外轮板12以及位于所述内套接轮子板11和所述外轮板12之间并同时分别与内套接轮子板11中心处和外轮板12中心处一体连接的加强支撑散热板13,所述外轮板12的外表部出开设有复绕轮槽120,所述加强支撑散热板13上开设有沿着轴5的轴向贯通的散热孔130。内套接轮子板11的内壁处与环形凸台50相对的部位上嵌套有用于对左右两个轴承8分别进行抵靠限位的孔用挡圈6,所述内套接轮子板11的内壁上开设有供孔用挡圈6嵌入的嵌入槽60。内套接轮子板11沿着倾斜于轴5的方向设有由外界通向密封腔80的注油嘴20。轴承端盖7的外径尺寸大于轴承8的外径尺寸且左右两侧的所述轴承端盖7分别和内套接轮子板11左右两侧侧壁相贴合,所述轴承端盖7通过沿着轴5的轴向进行锁紧的紧固螺栓3固定在内套接轮子板11上,密封腔80由所述轴5、左右两个油封4、左右两个轴承端盖7和内套接轮子板11包围形成。注油嘴20与密封腔80连通的连通口位于左右两侧的轴承8之间的中心位置处。注油嘴20与外界连通的连通口处设有注油嘴带衬套2。轴承8为调心滚子轴承。【主权项】1.一种新型复绕轮结构,包括轴(5),其特征在于:轴(5)的中心处外周固定有环形凸台(50),所述轴(5)上位于所述环形凸台(50)左右两侧分别套设有一个轴向抵靠住所述环形凸台(50)的轴承(8),左右两个所述轴承(8)的外周设有同时套设在左右两个所述轴承(8)上的轮子(1),所述轴(5)上位于左侧的轴承(8)的左右以及位于右侧的轴承(8)的右侧均设有套设所述轴(5)上的环形状的油封(4),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复绕轮结构,包括轴(5),其特征在于:轴(5)的中心处外周固定有环形凸台(50),所述轴(5)上位于所述环形凸台(50)左右两侧分别套设有一个轴向抵靠住所述环形凸台(50)的轴承(8),左右两个所述轴承(8)的外周设有同时套设在左右两个所述轴承(8)上的轮子(1),所述轴(5)上位于左侧的轴承(8)的左右以及位于右侧的轴承(8)的右侧均设有套设所述轴(5)上的环形状的油封(4),左右两个所述油封(4)的外周均套设有轴承端盖(7),所述轴(5)、左右两个油封(4)、左右两个轴承端盖(7)和轮子(1)形成一个包围住左右两个所述轴承(8)的密封腔(80),所述轴承端盖(7)通过紧固螺栓(3)固定在所述轮子(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超黄强沈夏王伟洋
申请(专利权)人: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