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车的拆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6655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滑板车的拆装结构,具有一操控杆设于其一车体前端,一把手设于操控杆顶端、一前车轮设于操控杆底端以及一后车轮设于车体后端,车体包含有:一踏板,其板身设有一U型穿槽,使其中形成一嵌片,且嵌片自由端呈勾状;一车前座,以可抽离方式组合于踏板上,前车座具有一凹部与踏板的自由端嵌合;以及一控制组件,具有一压钮以可上下位移的方式设于踏板上,以及一连结件设于压钮与嵌片之间,以使嵌片与压钮可同步位移。当压钮受力下移时,踏板的自由端即会与车前座的凹部分离,车前座因此可抽离踏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一种滑板车的车体结构有关,尤指一种使用者可自行拆装组装其车体,以减少收纳空间,并增添使用趣味的滑板车。
技术介绍
近来随著都市交通日益阻塞,停车位难循等问题增多,遂使得适合短程代步或运动休闲的滑板车因而兴起。就目前的滑板车而言,主要是由一供使用者踩踏的车体、一可偏摆地枢设于该车体前方的操控杆、一设于该操控杆上的把手、一枢设于该操控杆下方的前车轮、一枢设于该车体后方的后车轮以及一设于该后车轮上方用以减缓行车速度的煞车装置。且为便于使用者收藏及载运,通常会于该操纵杆接近底端处组设一快拆,使得该操纵杆得与该车体叠合,而减少滑板车的体积。然而,上述常用滑板车收折后减少的空间有限,且其车体多以铝合金等金属制成,重量较重,使得力气小的孩童与妇女不易携带,同时,因为车身多使用金属材料,因此成本难以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板车的拆装结构,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并可由使用者自行拆装组合,且该滑板车质轻,拆卸后便于携带,且体积更小而能减少占用的收纳空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滑板车的拆装结构,该滑板车具有一车体,一可偏摆地枢设于该车体前方的操控杆;一接设于该操控杆顶端的把手;一枢设于该操控杆底端的前车轮;以及一枢设于该车体后端的后车轮;该车体包含有一踏板,板身设有一U型穿槽,于该穿槽中形成一具有一自由端的嵌片,该自由端并呈勾状,于受力时并会弹性偏摆;一车前座,其一端以可抽离的方式接设该踏板,且该端具有一凹部与该嵌片的自由端嵌合;以及一控制组件,具有一压钮以可往复位移的方式设于该踏板上,以及一连结件接设于该压杆及该嵌片的自由端间,使得该嵌片与该压钮可同步位移,且该压钮位移时,会带动该嵌片的自由端与该车前座的凹部分离。其中该车体是以具有弹性的塑胶材质制成。其中该踏板前端端面凹设一滑槽,该滑槽顶部开放形成一开口部,该开口部宽度略小于该滑槽,于其二侧分别形成一肩部,该穿槽设于该滑槽底面,而形成自由端朝内的该嵌片,该自由端并呈尖端向上的勾状;该车前座身部一端容置于该踏板的滑槽及其开口部间,且该端底部二侧向外延伸二凸肋位于该踏板的二肩部下方,而该凹部位在该端的端面上。其中该踏板具有一贯穿孔以及一定位孔分别位在该滑槽二侧并与该自由端相对;该控制组件的压钮容置于该踏板贯穿孔中,而该连结件则位在该踏板下方,其一端摆设该压钮,另一端弯折形成一定位柱伸入该踏板的定位孔内,该控制组件还包含有一固定片包覆该连结件,并由一螺栓锁合于该嵌片下方。附图说明为详加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及其动作,配合附图,举一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显示车体。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显示车前架与踏板结合。图4为类同图3的动作示意图,显示压钮受力状态。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滑板车(1),主要包含有一车体(2)、一可偏摆地枢设于该车体(2)前方的操控杆(3)、一接设该操控杆(3)顶端的把手(4)、一枢设该操控杆(3)底端的前车轮(5)以及一枢设于该车体(2)后方的后车轮(6),于该后车轮(6)上并增设一欲使车行速度减缓的煞车装置(7)。由此,达到供使用者以站姿骑乘的目的,然而,上述元件为公知技术,故,于此容不赘述。配合图2至图4,本技术的创作重点在于该车体(2)为具有适度弹性的塑胶材料制成,其包含有一踏板(10)、一车前座(20)以及一控制组件(30),其中该踏板(10)自其前端端面凹设一滑槽(11),该滑槽(11)顶部开放而形成一开口部(12),该开口部(12)宽度略小于该滑槽(11),于其二侧分别形成一肩部(13);另外,该滑槽(11)底部挖空一U型穿槽(14),于其中形成一嵌片(15),该嵌片(15)的自由端(151)并呈尖端向上的勾状,其前方并呈倾斜,且该嵌片(15)底面设有一锁合孔(152)。又,该踏板(10)具有一贯穿孔(16)以及一定位孔(17)分别位在该滑槽(11)二侧并与该勾部(151)相对。该车前座(20)一端与该操控杆(3)组设,另一端则可伸入该踏板(10)的开口部(12)及其滑槽(11)中,且该端二侧向外延伸有二凸肋(21)位在该踏板(10)的肩部(13)下方,因而限制该车前座(20)仅可由该踏板(10)前端被抽离,又,该端端面设有一凹部(22),其与该踏板(10)的自由端(151)嵌合。而该控制组件(30)包含有一压钮(31)、一连结件(32)以及一固定片(33),其中该压钮(31)穿设于该踏板(10)的贯穿孔(16)中而可上下位移;该连结件(32)横设于该踏板(10)下方,并以其一端连结该踏板(10),而其另一端则弯折形成一垂直的定位柱(321)伸入该踏板(10)的定位孔(17)内;另外,该固定片(33)概呈L形,具有一长边(331)以及一短边(332),该长边(331)自由端并设有一通孔(333)。该固定片(33)设于踏板(10)下方,且其长边(331)压抵于该连结件(32)底部,而其短边(332)顶端抵靠该踏板(10)的嵌片(15)底面,该固定片(33)并由一螺栓(34)锁合其通孔(333)与该嵌片(15)的锁合孔(152),由此,该压钮(31)与该嵌片(15)即可同步位移,即,该压钮(31)于平时可由该嵌片(15)所提供的顶掣力,使得其顶端凸出该踏板(10)表面,且当该压钮(31)受力时,其即会连带地带动该嵌片(15)的自由端(151)下移,而脱离该车前座(20)的凹部(22)。本技术的滑板车(1)组装时,使用者只需将该车前座(20)一端由该踏板(10)前端插入其滑槽(11)中,该踏板(10)的自由端(15)起先会因顶部受该车前座(20)抵压而下摆,但当该车前座(20)的凹部(22)与该自由端(151)顶部相对时,该嵌片(15)即会因外力消失而复位,该自由端(151)顶部因此与该凹部(22)嵌合,而使得该车前座(20)与该踏板(10)结合为一体。反之,欲拆卸该车前座(20)时,使用者只要按压该压钮(31)下移,即会连带地使得该嵌片(15)的自由端(151)下摆,其顶部因此该车前座(20)的凹部(22)分离,该车前座(20)即可抽离该踏板(10)。由此,使用者可自行拆卸组装该滑板车,以增添使用时的趣味,且该滑板车拆解后,叠合收纳方便,并能减少滑板车的体积,使其所占用的收纳空间减少,而更易于携带。再者,本技术的滑板车拆装结构简洁,且其车体是以塑胶材料制成,除提供适度弹性及缓冲力外,与以往的金属车体比较,制作成本更低,可吸引更多大众购买,做为其日常代步、健身的工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板车的拆装结构,该滑板车具有一车体,一可偏摆地枢设于该车体前方的操控杆;一接设于该操控杆顶端的把手;一枢设于该操控杆底端的前车轮;以及一枢设于该车体后端的后车轮; 其特征在于:该车体包含有一踏板,板身设有一U型穿槽,于该穿槽中 形成一具有一自由端的嵌片,该自由端并呈勾状,于受力时并会弹性偏摆;一车前座,其一端以可抽离的方式接设该踏板,且该端具有一凹部与该嵌片的自由端嵌合;以及一控制组件,具有一压钮以可往复位移的方式设于该踏板上,以及一连结件接设于该压杆及该嵌片的自由端间,该嵌片与该压钮可同步位移,且该压钮位移时,会带动该嵌片的自由端与该车前座的凹部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板车的拆装结构,该滑板车具有一车体,一可偏摆地枢设于该车体前方的操控杆;一接设于该操控杆顶端的把手;一枢设于该操控杆底端的前车轮;以及一枢设于该车体后端的后车轮;其特征在于该车体包含有一踏板,板身设有一U型穿槽,于该穿槽中形成一具有一自由端的嵌片,该自由端并呈勾状,于受力时并会弹性偏摆;一车前座,其一端以可抽离的方式接设该踏板,且该端具有一凹部与该嵌片的自由端嵌合;以及一控制组件,具有一压钮以可往复位移的方式设于该踏板上,以及一连结件接设于该压杆及该嵌片的自由端间,该嵌片与该压钮可同步位移,且该压钮位移时,会带动该嵌片的自由端与该车前座的凹部分离。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滑板车的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车体是以具有弹性的塑胶材质制成。3.依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沧溋洪万竹
申请(专利权)人: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