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胸痹的中成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86545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胸痹的中成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治疗胸痹的中成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物:地熏3%-6%、干归11%-13%、地黄11%-14%、赤芍5%-8%、红花11%-15%、炒桃仁15%-20%、麸炒枳壳5%-8%、甘草3%-5%、马衔6%-7%、接骨丹10%-13%、僧帽花4%-7%。具有活血行气,散瘀止痛而不耗伤气血,用于头痛或胸部闷痛的作用,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具有抗衰老作用,且易于患者服用,也延长了药品的保存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胸痹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制 剂,属于中成药物

技术介绍
胸痹是中医学疾病名称,是一种因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等痹阻胸阳,或气虚、阴 伤、阳衰,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出现一种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 要病症的心系疾病。 中医认为,胸痹的病因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波动,年老体虚等有关。分 别与西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塞、心绞痛、心包炎等疾病引起的心前区疼 痛,以及肺部疾病、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以胸痛为主症的疾病相类似。 目前治疗胸部闷痛的中成药有复方丹参片、速效救心丸、五灵止痛胶囊、复方丹参 注射液等,这些中成药虽然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剂型导致吞咽障碍,且效果不够显著、治愈 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治疗胸痹的中成 药制剂,具有活血行气,散瘀止痛而不耗伤气血,用于头痛或胸部闷痛的作用,不仅提高了 治疗效果,还具有抗衰老作用,且易于患者服用,也延长了药品的保存时间。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胸痹的中成药制剂,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物:山菜 3%-6%、秦哪11%-13%、地黄11%-14%、臭牡丹根5%-8%、刺红花11%-15%、炒桃仁15%-20%、麸炒 枳壳5%-8%、甘草3%-5%、马衔6%-7%、接骨丹10%-13%、僧帽花4%-7% 进一步的,其剂型为口服性中药制剂。 进一步的,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物:山菜6%、秦哪12%、地黄14%、臭牡丹 根8%、刺红花14%、炒桃仁18%、麸炒枳壳5%、甘草4%、马衔6%、接骨丹10%、僧帽花6%。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物:山菜4. 5%、秦哪12%、地黄12%、臭牡丹 根6%、刺红花15%、炒桃仁20%、麸炒枳壳8%、甘草5%、马衔6%、接骨丹12%、僧帽花4%。 进一步的,所述中成药制剂为片剂,片剂型中成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 料物:山菜5%、秦哪11%、地黄11%、臭牡丹根8%、刺红花14%、炒桃仁18%、麸炒枳壳6%、甘草 4%、马衔7%、接骨丹10%、僧帽花6% 本专利技术按中医理论中的君、臣、佐、使组方原则,以"刺红花"、"炒桃仁"为君药,刺 红花走上焦,通经络,能活血通经,和走下焦达脏腑的炒桃仁合用,增强活血祛瘀之功效,并 能消肿止痛;臣以"马衔"、"接骨丹"助君药,佐使以"秦哪"补血和血,令"炒桃仁"祛瘀不 伤正,使"马衔"祛瘀而不耗伤气血;再配伍"柴胡"疏肝解郁,"地黄"滋阴养血,"臭牡丹根" 消肿止痛,"麸炒枳壳"理气宽中,另外生用"甘草"开宣肺气,配以"僧帽花",二者合用起宣 肺润肺之效。十一味药共用,用于瘀血内阻,头痛或胸痛,能有效改善失眠多梦,心悸,急躁 善怒等症状。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胸痹的中成药膏剂的制备方 法。 本专利技术中成药制剂的重量配比为:一种治疗胸痹的中成药制剂,它包括以下重 量百分比的原料物:山菜3%-6%、秦哪11%-13%、地黄11%-14%、臭牡丹根5%-8%、刺红花 11%-15%、炒桃仁15%-20%、麸炒枳壳5%-8%、甘草3%-5%、马衔6%-7%、接骨丹10%-13%、僧帽花 4%-7%。 上述中成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取按重量百分比的山菜3%-6%、秦哪11%-13%、地黄11%-14%、臭牡丹根 5%-8%、刺红花11%-15%、炒桃仁15%-20%、麸炒枳壳5%-8%、甘草3%-5%、马衔6%-7%、接骨丹 10%-13%、僧帽花4%-7%这十一味药,粉碎成细粉,过筛后混匀; (2)将步骤(1)中所述的混匀的细粉加水,煎煮三次; (3)将步骤(2)所述的煎液过滤; (4)将步骤(3)所述的滤液合并; (5)合并后的滤液浓缩成稠膏; (6)将步骤(5)中所述的稠膏称重; (7)取与步骤(6)中所述的稠膏等重量的炼糖加入稠膏中,搅拌混匀,微炼,除沫, 装无菌瓶中即得膏剂。 进一步的,稠膏浓缩方法如下: (1)将滤液置蒸发锅中,先加热至沸腾,捞出浮沫; (2)药液变浓时,将蒸发锅温度降低,不断搅拌锅中液体,防止焦化,浓缩至稠膏。 进一步的,浓缩过程中,采用比重计测定比重作为判断浓缩程度。 进一步的,炼糖制法如下: (1)取糖50kg,加 25_30kg水,加热煮沸30分钟; 加入0. 1%酒石酸,搅匀,煮沸两小时后以转化率不低于60%和含水量达22%时为 度。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胸痹的中成药膏剂的制备方 法。 本专利技术中成药片剂的重量百分比为:山菜5%、秦哪11%、地黄11%、臭牡丹根8%、刺 红花14%、炒桃仁18%、麸炒枳壳6%、甘草4%、马衔7%、接骨丹10%、僧帽花6%。 上述中成药片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取按重量百分的山菜取按重量百分比的山菜5%、秦哪11%、臭牡丹根8%、麸炒 枳壳6%、马衔7%及半量的炒桃仁9%这六味药,粉碎成细粉,过筛后混匀; (2)取按重量百分比的地黄11%、刺红花14%、甘草4%、接骨丹10%及剩余的炒桃仁 9%,煎煮三次; (3)将步骤(2)所述的煎液过滤; (4)将步骤(3)所述的滤液合并; (5)合并后的滤液浓缩成稠膏; (6)将步骤(1)中所述的细粉和步骤(4)中所述的稠膏混匀,制成颗粒; (7)制成的颗粒干燥; ( 8 )干燥后的颗粒过筛整粒; (9)整粒后加入药粒重量百分比为0. 3%-1%的吸附剂、1%-3%的润滑剂、6%-15%的 崩解剂、20-30%的填充剂,混匀;吸附剂是微晶纤维素、淀粉、碳酸钙、硅藻土及微粉硅胶中 的一种或几种;崩解剂是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预胶化淀粉中的任意 一种或几种;填充剂是微晶纤维素、淀粉、乳糖、硫酸钙、磷酸氢钙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胸痹的中成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物:山菜3%‑6%、秦哪11%‑13%、地黄11%‑14%、臭牡丹根5%‑8%、刺红花11%‑15%、炒桃仁15%‑20%、麸炒枳壳5%‑8%、甘草3%‑5%、马衔6%‑7%、接骨丹10%‑13%、僧帽花4%‑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莉莉姜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美誉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