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板整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6527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板整型模具;其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设置有凸模,上模板在凸模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与上模板固定连接,下模板设置有凹模,下模板在凹模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槽,导向块可在导向槽内上下滑动以实现开模和闭模,导向块的下表面低于凸模的下表面,导向槽的上表面低于凹模的上表面,闭模时,导向块与导向槽相配合,凸模的下表面与凹模的上表面相配合,凸模的侧面与凹模的侧面相配合;导向块可在导向槽内上下滑动以实现开模和闭模,使得背板通过凸模和凹槽的配合达到整型的目的,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达到整型的目的,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背板整型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模具中,整型模具较为复杂,在整型时产品容易发生变形。变形的主要原因是在成型的过程中,模具配合不够严密,导致产品的扭曲,产品的质量较差。为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在达到整型目的的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板整型模具,其可达到整型的目的,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背板整型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设置有凸模,上模板在凸模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与上模板固定连接,下模板设置有凹模,下模板在凹模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槽,导向块可在导向槽内上下滑动以实现开模和闭模,导向块的下表面低于凸模的下表面,导向槽的上表面低于凹模的上表面,闭模时,导向块与导向槽相配合,凸模的下表面与凹模的上表面相配合,凸模的侧面与凹模的侧面相配合。其中,凸模的侧面分为两段,由上至下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垂直段和第一倾斜段,凹模的侧面分为三段,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倾斜段、第二垂直段和第三倾斜段。其中,第一倾斜段与第三倾斜段相互平行。其中,第三倾斜段与第二垂直段的夹角大于第二倾斜段与第二垂直段的夹角。其中,上模板固定连接有上垫板,上垫板固定连接有上模座,导向块穿过上模板、上垫板固定在上模座上。其中,凸模内安装有顶料销,顶料销的上端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上端穿过上垫板固定在上模座上。其中,下模板固定连接有下垫板,下垫板固定连接有下模座,下模座的下方设置有下托板,下模座与下托板之间设置有减震支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背板整型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设置有凸模,上模板在凸模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与上模板固定连接,下模板设置有凹模,下模板在凹模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槽,导向块可在导向槽内上下滑动以实现开模和闭模,导向块的下表面低于凸模的下表面,导向槽的上表面低于凹模的上表面,闭模时,导向块与导向槽相配合,凸模的下表面与凹模的上表面相配合,凸模的侧面与凹模的侧面相配合。导向块可在导向槽内上下滑动以实现开模和闭模,闭模时,导向块与导向槽相配合,凸模的下表面与凹模的上表面相配合,凸模的侧面与凹模的侧面相配合,使得背板通过凸模和凹槽的配合达到整型的目的,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本专利技术可达到整型的目的,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开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闭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如下:1-上模板;11_凸模;111-第一垂直段;112-第一倾斜段;12-导向块;2_下模板;21-凹模;211-第二倾斜段;212-第二垂直段;213-第三倾斜段;22_导向槽;3_上垫板;4-上模座;5_顶料销;6_弹簧;7_下垫板;8_下模座;9_下托板;10_减震支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至图3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背板整型模具,包括上模板I和下模板2,上模板I设置有凸模11,上模板I在凸模11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块12,导向块12与上模板I固定连接,下模板2设置有凹模21,下模板2在凹模21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槽22,导向块12可在导向槽22内上下滑动以实现开模和闭模,导向块12的下表面低于凸模11的下表面,导向槽22的上表面低于凹模21的上表面,闭模时,导向块12与导向槽22相配合,凸模11的下表面与凹模21的上表面相配合,凸模11的侧面与凹模21的侧面相配合。导向块12可在导向槽22内上下滑动以实现开模和闭模,闭模时,导向块12与导向槽22相配合,凸模11的下表面与凹模21的上表面相配合,凸模11的侧面与凹模21的侧面相配合,使得背板通过凸模11和凹槽的配合达到整型的目的,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本专利技术可达到整型的目的,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本实施例中,凸模11的侧面分为两段,由上至下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垂直段111和第一倾斜段112,凹模21的侧面分为三段,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倾斜段211、第二垂直段212和第三倾斜段213 ;优选地,第一倾斜段112与第三倾斜段213相互平行,且与产品的尺寸相适应,第一倾斜段112使得产品的过渡更加圆滑;进一步优选地,第三倾斜段213与第二垂直段212的夹角大于第二倾斜段211与第二垂直段212的夹角。本实施例中,上模板I固定连接有上垫板3,上垫板3固定连接有上模座4,导向块12穿过上模板1、上垫板3固定在上模座4上;凸模11内安装有顶料销5,顶料销5的上端连接有弹簧6,弹簧6的上端穿过上垫板3固定在上模座4上,通过顶料销5可以方便的将产品顶出,优选地,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可以通过调节弹簧6的弹力来调节顶料销5的顶出力;下模板2固定连接有下垫板7,下垫板7固定连接有下模座8,下模座8的下方设置有下托板9,下模座8与下托板9之间设置有减震支腿10,通过下垫板7、减震支腿10和下托板9可以对下模板2进行有效地支持,且起到减震的效果,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以上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主权项】1.一种背板整型模具,包括上模板⑴和下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⑴设置有凸模(11),所述上模板(I)在所述凸模(11)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块(12),所述导向块(12)与所述上模板(I)固定连接,所述下模板(2)设置有凹模(21),所述下模板(2)在所述凹模(21)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槽(22),所述导向块(12)可在所述导向槽(22)内上下滑动以实现开模和闭模,所述导向块(12)的下表面低于所述凸模(11)的下表面,所述导向槽(22)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凹模(21)的上表面,闭模时,所述导向块(12)与所述导向槽(22)相配合,所述凸模(11)的下表面与所述凹模(21)的上表面相配合,所述凸模(11)的侧面与所述凹模(21)的侧面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整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11)的侧面分为两段,由上至下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垂直段(111)和第一倾斜段(112),所述凹模(21)的侧面分为三段,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倾斜段(211)、第二垂直段(212)和第三倾斜段(2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整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段(112)与所述第三倾斜段(213)相互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整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倾斜段(213)与所述第二垂直段(212)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倾斜段(211)与所述第二垂直段(212)的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整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I)固定连接有上垫板(3),所述上垫板(3)固定连接有上模座(4),所述导向块(12)穿过所述上模板(I)、所述上垫板(3)固定在所述上模座(4)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板整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11)内安装有顶料销(5),所述顶料销(5)的上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6)的上端穿过所述上垫板(3)固定在所述上模座(4)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整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固定连接有下垫板(7),所述下垫板(7)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板整型模具,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设置有凸模(11),所述上模板(1)在所述凸模(11)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块(12),所述导向块(12)与所述上模板(1)固定连接,所述下模板(2)设置有凹模(21),所述下模板(2)在所述凹模(21)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槽(22),所述导向块(12)可在所述导向槽(22)内上下滑动以实现开模和闭模,所述导向块(12)的下表面低于所述凸模(11)的下表面,所述导向槽(22)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凹模(21)的上表面,闭模时,所述导向块(12)与所述导向槽(22)相配合,所述凸模(11)的下表面与所述凹模(21)的上表面相配合,所述凸模(11)的侧面与所述凹模(21)的侧面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电子羽电业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