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井下卸料装置及其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6282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山井下卸料装置及其应用,用于实现矿井井下物料卸载。该装置由后液压缸、抱臂、支撑杆、内架、外架、机身、液压连接杆、滑轨、料斗、漏口组成。所述装置包含后液压缸构件,吸附地面,配备支撑杆,支撑在轨道上,共同实现装置的稳定性;所述装置包含抱臂构件,可抱紧矿车,在滑轨、内架、外架和液压连接杆共同作用下,可使矿车上下移动和翻转,实现物料的卸载;所述装置有一个料斗,下方有漏口,可连接转载机构,实现物料的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井下卸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矿山物料卸载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适用于矿井井下的自动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井下空间有限,施工条件有限制的情况下,现场的井下物料卸载大都采用人力卸载,人工将矿车中的水泥、砂等支护材料卸载到输送带上,存在着粉尘大、污染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危害矿工的身心健康等缺点。本专利技术介绍的一种矿山井下卸料装置具有高效率、低耗能、省工、安全、可降低污染等优点,设计合理、紧凑,安装于巷道内边侧,节省井下宝贵的空间,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矿山井下卸料装置,该装置在保证正常井下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具有设计结构合理、自动卸料、系统稳定等特点。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矿山井下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翻转系统、动力系统、稳定系统、漏放系统构成,其中翻转系统包括内架、外架、滑轨,动力系统包括后液压缸、液压连接杆,稳定系统包括后液压缸、抱臂、支撑杆,漏放系统包括料斗、漏口。一种矿山井下卸料装置包含后液压缸构件,撑起装置,使机身中间的大容量料斗通过机身下方的漏口将物料转移到转载机构;在矿车到达装置处,支撑杆下落,支撑杆前段的前爪与轨道固定,抱臂与外架铰接,从而实现抱臂的张合,固定矿车,和后液压缸一起实现卸载过程中装置的稳定性;内架两侧有滑轨,滑轨通过槽轨与外架相连,实现矿车与轨道的分离,内架上端与机身前方铰接,内架中间通过液压连接杆与机身下端相连,其中液压连接杆与机身铰接,与内架中间固定连接,内架中间与外架通过液压连接杆相连,其中液压连接杆与内架铰接,与外架固定连接,在液压连接杆提供动力支持下,实现矿车的翻转卸料。一种矿山井下卸料装置设计合理、紧凑,安装于巷道内边侧,节省宝贵的空间;作业效率高,可实现连续作业,提高了效益、节省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高效率:本装置配备有一个大容量料斗同时采用强劲而稳定的智能液压系统来控制机械下料,在喷浆机供料方面,下料速度及下料连续性上同人工上料常受人体机能的影响相比较有质的提高,从而降低喷浆机空转率,提高喷浆机效率。2.省工、安全:煤矿井下施工是现有工程施工中最恶劣的环境之一,属于高危环境作业。本装置特有机械自动下料设备,实现卸载物料机械化代替纯手工卸载,解放劳动力,减低劳动强度,可节省大量的人力,从而减少高危环境作业人员。3.降低污染:料斗自动下料过程是出料口直接对准喷浆机下料筒下料,拌合料没有经过人工上扬过程,可以避免上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原料浪费以及粉尘污染,减少煤尘、粉尘污染,降低矿工职业病发病率。4.设计合理、紧凑:安装于巷道内边侧,节省宝贵的空间。5.低能耗:由于效率的提高,完成同样工作量的喷浆时间减少,由此减少了喷浆机耗电及施工工作面内辅助设备的用电。附图说明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是卸料装置结构前视图。图2是卸料装置结构左视图。图3是卸料装置结构俯视图。图4是抱臂固定矿车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图3、图4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进行说明,卸料装置由后液压缸1、抱臂2、支撑杆3、外架4、内架7、机身9、连接杆6、前爪11、滑轨5、料斗8、漏口10组成,以液压泵站为动力源,驱动各个液压泵完成各项工作。工作过程为:在矿车到达装置处时,后液压缸1撑起,固定在地面上,使装置抬离地面;抱臂2向中间闭合,使其固定矿车;支撑杆3下落,使其前爪11固定在轨道上;外架4在滑轨5中上移,将矿车提起,使矿车离开轨道,在液压连接杆6提供动力以及内架7翻转的共同作用下,带动抱臂2将矿车翻转卸料,使物料卸载到料斗8内,通过机身9下方漏口10转移到转载机构上;物料卸载后,在液压连接杆6提供动力以及内架7翻转的共同作用下,带动抱臂2将矿车下落,将矿车放回轨道,支撑杆3抬起,抱臂2离开矿车,使矿车与装置分离,矿车离开。如上所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及效果,都属于侵权,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4/CN104828584.html" title="一种矿山井下卸料装置及其应用原文来自X技术">矿山井下卸料装置及其应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下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翻转系统、动力系统、稳定系统、漏放系统构成,其中翻转系统包括内架、外架、滑轨,动力系统包括后液压缸、液压连接杆,稳定系统包括后液压缸、抱臂、支撑杆,漏放系统包括料斗、漏口;机身内部有一个料斗,料斗下方为漏口,机身后方固定连接后液压缸,机身与支撑杆铰接,支撑杆前端为前爪,机身前方与内架上端铰接,内架中间通过液压连接杆与机身下端相连,内架下端通过滑轨与外架铰接,内架中间与外架通过液压连接杆相连,抱臂与外架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井下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翻转系统、动力系统、稳定系统、漏放系统构成,其中翻转系统包括内架、外架、滑轨,动力系统包括后液压缸、液压连接杆,稳定系统包括后液压缸、抱臂、支撑杆,漏放系统包括料斗、漏口;机身内部有一个料斗,料斗下方为漏口,机身后方固定连接后液压缸,机身与支撑杆铰接,支撑杆前端为前爪,机身前方与内架上端铰接,内架中间通过液压连接杆与机身下端相连,内架下端通过滑轨与外架铰接,内架中间与外架通过液压连接杆相连,抱臂与外架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井下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稳定系统由液压缸、抱臂、支撑杆组成,在矿车到达装置处,后液压缸自行撑起,使装置抬离地面,抱臂通过张合固定矿车,支撑杆下落通过前段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臣杨胜利程占博孔德中李小萌王兆会孟浩孙少龙蒋威陈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