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苗怡文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859053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将三七、红花、当归、全蝎、蜈蚣、鹿含草、桑枝、葛根、地龙、钩藤、秦艽、白芍、羌活、牛膝、山茱萸、威灵仙、防风、丹参、五加皮、乳香、没药、甘草22味中药材,按比例加工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制剂,该制剂对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等颈椎病均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该制剂药效稳定、个体差异小,制剂工艺难度小、成本低,易于规模生产,从而惠及更多患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

技术介绍
在西医诊断上认为,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 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 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 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 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 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中医认为,颈椎病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筋骨缓弱,关节失 稳,加上慢性累积性劳损,以致逐渐形成骨刺,或形态结构改变,如生理曲线变直,或关节错 缝等,最终累及周围软组织,或神经、血管、脊髓,而出现相应症状。常因外感风寒或外伤而 诱发加重。由于受累组织的不同,临床表现相当繁杂,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将颈椎病分为痹 痛型,临床上以疼痛、麻木和僵硬为主;眩晕型,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意识清楚;痉症型,四 肢强直拘挛为主。 1、痹痛型:以颈肩痛、僵为主症,或伴一侧上肢麻痛,或兼见胸、背痛。脉多紧弦,苔 薄白。此为风寒湿邪、痹阻经络,营卫气血不畅为患。治宜温经活血通络为原则。 2、眩晕型:发作性眩晕,甚至猝倒(但意识清楚),常于头颈转动即发为特点。眩晕 的病机前人有风火痰虚之说。察之临床,丁老将颈椎病之眩晕分为气虚下陷、浊痰中阻、风 寒束络、风阳上扰四种证型。 (1)气虚下陷型,经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故中气 虚陷,清阳不升,营血不能上承,清窍失养,而出现眩晕、神疲气弱、舌淡、脉沉细或虚大,血 压偏低等,治宜益气升阳法。 (2)浊痰中阻型,心脾不足,痰涎内生,痰气相搏,上僭阳位,蒙蔽清阳,故作眩晕, 心烦欲呕,惊悸怵惕,舌红苔腻,脉弦或滑等,治宜涤痰化浊通络,佐以和胃降逆法。 (3)风寒束络型,风寒客于经络,经脉拘挛不舒,气血上行不畅,清窍失养而作眩 晕,伴有恶心,甚至呕吐。头颈转动或精神激动即可发病,脉弦紧,舌淡苔白,脑彩超多提示 椎动脉痉挛。治宜舒筋活血法。 (4)风阳上抗型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体阴用阳,阴虚阳亢,肝风上扰, 清窍失宁,发为眩晕,心烦易怒,舌红脉弦,血压增高等。治宜镇肝熄风为主。 3、痉症(瘫痪)型:以行走失稳,举步笨拙,足下发软如履棉上,触之颤抖,呈缓慢性 间歇性进行加重为特征的单侧或双下肢运动障碍。颈椎病之成"痉"者,乃瘀浊阻络,筋脉 拘急不舒,非手术治疗颇为棘手,对不愿手术或没有手术条件,执意要求中医治疗的患者, 以化瘀散结活络为主。
技术实现思路
toon]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专利技术一种中药制剂,使其对颈椎病有较好治疗效果, 并且该中药制剂能克服传统中药不便服用、个体药效差异大等缺点。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依据多年的中医临床经验和对颈椎病的精心研宄,在 结合现代中药制剂技术的特点的基础上,开发一个全新的中药组方,该组方不但疗效显著, 而且可以适应现代制药技术的需要,在被做成成品中药制剂时,仍能保持良好的药效,患者 对药效的个体差异小,该中药组方以重量份表示为: 三七7-15份、红花7-17份、当归8-20份、全蝎4-8份、蜈蚣2-6份、鹿含草12-28份、 桑枝11-25份、葛根11-23份、地龙9-21份、钩藤8-22份、秦艽8-20份、白芍16-28份、羌 活9-21份、牛膝10-22份、山茱萸8-20份、威灵仙8-18份、防风10-22份、丹参11-25份、 五加皮11-27份、乳香5-11份、没药7-15份、甘草8-16份。 在实践中优选出的表现出较好治疗效果的两个组方配比为: 配比1 :三七11份、红花12份、当归14份、全蝎6份、蜈蚣4份、鹿含草20份、桑枝18 份、葛根17份、地龙15份、钩藤15份、秦艽14份、白芍22份、羌活15份、牛膝16份、山茱 萸14份、威灵仙13份、防风16份、丹参18份、五加皮19份、乳香8份、没药11份、甘草12 份。 配比2 :三七12份、红花13份、当归15份、全蝎5份、蜈蚣5份、鹿含草22份、桑 枝17份、葛根16份、地龙14份、钩藤16份、秦艽16份、白芍20份、羌活14份、牛膝17份、 山茱萸15份、威灵仙16份、防风15份、丹参17份、五加皮17份、乳香9份、没药12份、甘 草13份。 将上述中药组方制成成品制剂的制备方法为: (1) 按本专利技术中药组方分别称取各味中药材; (2) 将三七、红花、当归、全蝎、蜈蚣、威灵仙、防风、丹参、五加皮、乳香、没药分别粉碎, 磨细,过80-130目筛,得细粉a,备用; (3) 将鹿含草、桑枝、葛根、地龙、钩藤、秦艽、白芍、羌活、牛膝、山茱萸、甘草分别粉碎 混合,加入初始药材6-15倍重量的纯化水,浸泡4-24小时,回流煎煮1-6小时,过滤,再加 入初始重量4-10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4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浓缩至 55°C相对密度为1. 17-1. 21的浓缩液备用; (4) 将步骤(3)的滤渣加5-11倍重量的浓度55-7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 17-1. 21的浓缩液 备用; (5) 将步骤(3)和(4)所得的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 30-1. 35的中 药浸膏,真空干燥至干浸膏,粉碎磨细,过80-130目筛,获得细粉b,备用; (6) 将细粉a和细粉b混合均勾,添加适当的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 临床需要的中药成品制剂,如丸剂、胶囊剂(含软胶囊)、散剂、片剂、颗粒剂、酊剂、糖浆剂、 贴剂等剂型。 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所用中药原材料的性味归经及功效: 三七: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散瘀止血,消肿 定痛。 红花:别名红蓝花、刺红花,菊科、红花属植物。味辛,性温;入心、肝经;活血通 经,去瘀止痛。 当归: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 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全蝎:本品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味辛,性平;归肝经;息风镇痉,攻毒 散结,通络止痛。 蜈蚣:本品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味辛,性温;归肝经;息风镇痉,功 毒散结,通络止痛。 鹿含草:本品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卵叶鹿蹄草的干燥全草。味甘、苦,性温; 归肝、肾经;祛风湿,强筋骨,止血。 桑枝: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微苦;性平;入肝经。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 葛根: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解肌 退热,生津,透瘆,升阳止泻。 地龙:本品为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 体。味咸,性寒;归肝、脾、膀胱经;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 钩藤: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 钩茎枝。味甘,性凉;归肝、心包经;清热平肝,息风定惊。 秦艽:本品为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味辛、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中药组方以重量份表示为:三七7‑15份、红花7‑17份、当归8‑20份、全蝎4‑8份、蜈蚣2‑6份、鹿含草12‑28份、桑枝11‑25份、葛根11‑23份、地龙9‑21份、钩藤8‑22份、秦艽8‑20份、白芍16‑28份、羌活9‑21份、牛膝10‑22份、山茱萸8‑20份、威灵仙8‑18份、防风10‑22份、丹参11‑25份、五加皮11‑27份、乳香5‑11份、没药7‑15份、甘草8‑16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静
申请(专利权)人:苗怡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