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巫祈专利>正文

结构改良的竖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511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竖管,其主要于把手束管与束筒连接一端设一贯穿的圆管,其圆管侧面设有穿孔,该穿孔恰与束筒内侧连通,另于圆管内连设一夹块,使夹块合位于穿孔处,供束筒与前叉管顶端的接管套合,圆管连同夹块螺锁螺栓,藉夹块的压合迫紧接管,达到组装简便、迅速的目的。(*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竖管,其为一种具快速组装功能、方便使用的竖管结构。按一般常见把手束管与前叉管的接管连结结构,如图4所示,主要于把手束管30两端各设一束筒31,其一束筒31为供与把手连结,另一束筒31则形成C形状,并于开口处设有接耳32,另于前叉管顶端设一直管状的接管33,使用时,为将束筒31套接于管33顶端,再于接耳32处螺锁螺栓,使束筒31的C型状内缩而束紧接管33,达到把手束管30与前叉管连结目的;由于该种一般常见结构设计有不妥之处,而产生有下列几点缺点(1)束筒C形构造,降低结构强度;其使把手束管30与接管33连结,将束筒31设成C形状,并设有突起的接耳32,使接耳32穿锁螺栓达到束紧连结,然而,束筒31形成C形状,其远较圆管状大幅降低结构强度,在受力碰撞或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产生损坏现象。(2)其束筒31形成C形状,当与接管33套接时,虽于顶端盖有封盖,然因开口处仍留有隙缝,形成密封性不佳的情形,雨水会由隙缝处渗入竖管内,而产生锈蚀现象。(3)由于前叉管的接管33顶端形成直管状且为光滑面,使束筒31束套的牢固性不良,当把手束管30配合使用手部的重量下压时,常会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改良的竖管,主要由一把束管与一前叉管的接管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把手束管一端形成开叉端,而于开叉端内焊设有一贯穿把手束管两侧的圆管,并于圆管一侧焊接有一与接管套接的束管,该圆管与束筒间以一穿孔形成连通状态;另圆管内壁一侧形成有平贴面,而于圆管另端设有鱼眼孔,并于圆管内容设有一柱形夹块,块体侧面设有凹弧面与平贴面,而平贴面与夹块延伸为同长度,并与圆管的平贴面贴合;另,夹块上设有螺孔使鱼眼孔穿设螺栓,与夹块的螺孔螺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祈
申请(专利权)人:巫祈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