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清珍专利>正文

一种空气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50435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7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气热交换器,包括筒体、封头、换热管和反冲洗阀,所述封头设在筒体两端,所述封头上设置有法兰,所述封头通过法兰与筒体连接,所述封头上分别设置有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所述换热管设在筒体内,所述换热管呈水平设置,所述反冲洗阀设在筒体底部,所述反冲洗阀设有两个,所述反冲洗阀与换热管连通,所述筒体上方设置有水阀一和水阀二,所述水阀一、换热管和水阀二依次连通,所述换热管上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与筒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总传热系数高,换热效果好,采用纵向翅片降低阻力,使得换热效率高,适合家庭采暖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暖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亦称为热交换器或热交换设备)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类。按其操作过程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或称回热式)三大类,混合式热交换器是依靠冷、热流体直接接触而进行传热的,这种传热方式避免了传热间壁及其两侧的污垢热阻,只要流体间的接触情况良好,就有较大的传热速率。故凡允许流体相互混合的场合,都可以采用混合式热交换器,间壁式编辑这种换热器是在容器外壁安装夹套制成,结构简单;但其加热面受容器壁面限制,传热系数也不高。为提高传热系数且使釜内液体受热均匀,可在釜内安装搅拌器,蓄热式换热器用于进行蓄热式换热的设备。内装固体填充物,用以贮蓄热量。一般用耐火砖等砌成火格子(有时用金属波形带等)。换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热气体通过火格子,将热量传给火格子而贮蓄起来。第二阶段,冷气体通过火格子,接受火格子所储蓄的热量而被加热。这两个阶段交替进行,通常用两个蓄热器交替使用,即当热气体进入一器时,冷气体进入另一器。常用于冶金工业,如炼钢平炉的蓄热室。也用于化学工业,如煤气炉中的空气预热器或燃烧室,人造石油厂中的蓄热式裂化炉。蓄热式换热器一般用于对介质混合要求比较低的场合;按其表面的紧凑程度可分为紧凑式和非紧凑式两类。不锈钢热交换器是应用材质为不锈钢材料的热交换器,具有非常好的抗氧化特性,安全卫生,广泛应用食品、医药、采暖、生活用水、空调回水等领域。据换热设备推广中心的资料显示,不锈钢热交换器比传统碳钢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具有更加良好的传热效果,且寿命使用较长。不锈钢热交换器在当前许多领域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该热交换器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材质,具有非常突出的防锈、防结垢的特性。目前中国主要生产不锈钢热交换器的地区是山东和江苏,这两省是压力容器生产大省,企业规模比较大,设计和制造能力比较突出。涡流热膜换热器采用最新涡流热膜传热技术的不锈钢换热器,通过改变流体运动状态来增加传热效果,当介质经过涡流管表面时,强力冲刷管子表面,从而提高换热效率。最高可达10000W/m2°C。这种结构实现了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防结垢功能。其它类型的换热器的流体通道为固定方向流形式,在换热管表面形成绕流,对流换热系数降低。涡流热膜换热器的最大特点在于经济性和安全性统一。由于考虑了换热管之间,换热管和壳体之间流动关系,不再使用折流板强行阻挡的方式逼出湍流,而是靠换热管之间自然诱导形成交替漩涡流,并在保证换热管不互相摩擦的前提下保持应有的颤动力度。换热管的刚性和柔性配置良好,不会彼此碰撞,既克服了浮动盘管换热器之间相互碰撞造成损伤的问题,又避免了普通管壳式换热器易结垢的问题,热敏传感换热机组:换热机组采用不锈钢材质,以高效热敏传感换热器为主机,将通用换热站内循稳压系统、控制系统等高度集成于一体,充分利用了当代流量变频控制、热量自动监测控制、远传网络通信控制等先进技术,使机组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整个机组统筹兼顾组合精良,量身定做,机组整机出厂,安装快捷方便,安装费用极低。在完成同样传热量的条件下,采用逆流可使平均温差增大,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减小;若传热面积不变,采用逆流时可使加热或冷却流体的消耗量降低。目前现有的空气热交换器交换效率不高,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总传热系数高,换热效果好,采用纵向翅片降低阻力,使得换热效率高,适合家庭采暖使用的空气热交换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空气热交换器,包括筒体、封头、换热管和反冲洗阀,所述封头设在筒体两端,所述封头上设置有法兰,法兰能够保持筒体与封头连接稳定,所述封头通过法兰与筒体连接,所述封头上分别设置有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所述换热管设在筒体内,换热管能够高效换热,有效地节能,非常适合家庭使用,所述换热管呈水平设置,能够在换热的同时降低空气的阻力,所述反冲洗阀设在筒体底部,反冲洗阀注水后可以快速的清洗筒体内部,保持较高的传热系数,所述反冲洗阀设有两个,所述反冲洗阀与换热管连通,所述筒体上方设置有水阀一和水阀二,水阀一和水阀二可以分别流入和流入水,所述水阀一、换热管和水阀二依次连通,所述换热管上设置有折流板,折流板能够保持气体分布均匀,提高加热效率,所述折流板与筒体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管外侧设置有翅片,翅片能够降低风流动的阻力,实现快速换热。作为优选,所述翅片与换热管固定连接,使得翅片在使用时能够保持结构稳定。作为优选,所述翅片呈纵向设置,可以使热风顺着翅片流动,降低风流动的阻力,实现快速换热。 作为优选,所述折流板呈垂直设置,保持热风实现回流,保持换热管受热均匀。该技术方案具有总传热系数高,换热效果好,采用纵向翅片降低阻力,使得换热效率高,适合家庭采暖使用的特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法兰能够保持筒体与封头连接稳定,换热管能够高效换热,有效地节能,非常适合家庭使用,能够在换热的同时降低空气的阻力,反冲洗阀注水后可以快速的清洗筒体内部,保持较高的传热系数,水阀一和水阀二可以分别流入和流入水,折流板能够保持气体分布均匀,提高加热效率,翅片能够降低风流动的阻力,实现快速换热,折流板呈垂直设置,保持热风实现回流,保持换热管受热均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空气热交换器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空气热交换器的换热管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所示,一种空气热交换器,包括筒体1、封头2、换热管3和反冲洗阀4,所述封头2设在筒体I两端,所述封头2上设置有法兰5,所述封头2通过法兰5与筒体I连接,所述封头2上分别设置有空气进口 6和空气出口 7,在使用时,空气进口 6通入高温蒸汽,进入到筒体I内,筒体I上的水阀一 8通入冷水进入到换热管3内,换热管3经过翅片11对冷水实现快速加热,折流板10保持加热均匀,加热完成后的热水从水阀二 9中流出,需要清洗时往反冲洗阀4中注入清水即可,所述换热管3设在筒体I内,所述换热管3呈水平设置,所述反冲洗阀4设在筒体I底部,所述反冲洗阀4设有两个,所述反冲洗阀4与换热管3连通,所述筒体I上方设置有水阀一 8和水阀二 9,所述水阀一 8、换热管3和水阀二 9依次连通,所述换热管3上设置有折流板10,所述折流板10与筒体I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3外侧设置有翅片11,在使用时,翅片11能够降低风流动的阻力,实现快速换热。所述翅片11与换热管3固定连接,使得翅片11在使用时能够保持结构稳定。所述翅片11呈纵向设置,在使用时,可以使热风顺着翅片11流动,降低风流动的阻力,实现快速换热。所述折流板10呈垂直设置,在使用时,保持热风实现回流,保持换热管3受热均匀。在使用时,空气进口 6通入高温蒸汽,进入到筒体I内,筒体I上的水阀一 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封头、换热管和反冲洗阀,所述封头设在筒体两端,所述封头上设置有法兰,所述封头通过法兰与筒体连接,所述封头上分别设置有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所述换热管设在筒体内,所述换热管呈水平设置,所述反冲洗阀设在筒体底部,所述反冲洗阀设有两个,所述反冲洗阀与换热管连通,所述筒体上方设置有水阀一和水阀二,所述水阀一、换热管和水阀二依次连通,所述换热管上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与筒体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清珍
申请(专利权)人:郑清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