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84876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7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涉及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装置技术领域的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包括:油箱;真空发生器包括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依次设有冷气腔、真空器喷嘴、冷气射流腔、射流真空腔和气液混合腔,冷气射流腔为圆锥形空腔;真空器喷嘴上设有喷油管和多个气流孔,喷油管处于真空器喷嘴的中央,多个气流孔均匀布置于喷油管的周围,喷油管与油箱连通;涡流分离器上设有压缩空气输入口、热气输出口和冷气输出口;冷气输出口与真空发生器的输入端连通;气液喷嘴与真空发生器的输出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实现真空吸液、气液混合雾化、加热防冻堵的功能,使工件和刀具得到充分润滑和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润滑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机械加工过程中,刀具切削工件时,导致局部温度过高,这时特别需要对工件与刀具之间摩擦热进行润滑冷却处理。目前,现有的金属冷加工润滑和冷却有多种方式,如:切削液冷却、微量喷雾润滑冷却、低温冷气流冷却、冷气流结合微量润滑喷雾冷却等,结合应用情况总的来说,采用切削液冷却,切削液浪费大、污染环境;微量喷雾润滑冷却是压缩空气结合润滑液的冷却方法,能够节省润滑液,对环境的污染小,但冷却效果欠佳;低温冷气流冷却,缺少润滑,只适合特定的场合,应用范围小;冷气流加微量润滑喷雾冷却在市场上也有厂家提供各种结构的设备,将冷气流设备加微润滑设备合成一体,一般结构复杂且设备成本高。中国专利CN201026575Y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油雾冷风枪,将涡流式交换器与枪管连接,油杯中的油液流入枪管中,配合涡流式交换器喷出的冷气流,产生油雾喷出。但是,该可调式油雾冷风枪的油液直接流入枪管中,难以与冷气流充分混合,雾化效果差,很难满足微量喷雾润滑的要求,对刀具的润滑效果差。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使工件和刀具得到充分润滑和冷却的系统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使工件和刀具得到充分润滑和冷却的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包括:油箱;真空发生器,包括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依次设有冷气腔、真空器喷嘴、冷气射流腔、射流真空腔和气液混合腔,所述冷气射流腔为圆锥形空腔;所述真空器喷嘴上设有喷油管和多个气流孔,所述喷油管处于所述真空器喷嘴的中央,所述多个气流孔均匀布置于所述喷油管的周围,所述喷油管与所述油箱连通;涡流分离器,所述涡流分离器上设有压缩空气输入口、热气输出口和冷气输出口 ;所述冷气输出口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输入端连通;气液喷嘴,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输出端连通。优选地,所述冷气射流腔的下方为一段圆柱形空腔,所述喷油管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圆柱形空腔内,所述射流真空腔和气液混合腔依次形成于喷油管下方的圆柱形空腔内。优选地,所述冷气射流腔、所述射流真空腔和所述气液混合腔的外围设有一热气腔,所述热气腔与所述冷气射流腔、所述射流真空腔和所述气液混合腔之间通过一导热壁分隔,所述涡流分离器的热气输出口与所述热气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热气腔的出口处设有消音器。优选地,所述喷油管通过一导油管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导油管上串联有油量调节阀。进一步地,所述油量调节阀通过一联接块与所述涡流分离器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导油管上设有油量观察窗。优选地,所述气液喷嘴与所述真空发生器之间设有万向节管。如上所述,本技术的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以压缩空气动力,通过涡流分离器产生冷气流和热气流,冷气流进入真空发生器的冷气腔中,冷气流通过真空器喷嘴的气流孔进入冷气射流腔,冷气流经过冷气射流腔后在射流真空腔处形成射流真空区,由于射流真空腔与喷油管连通,射流真空区中的冷气流能够有效地自动吸附喷油管中流出的润滑油,冷气流与润滑油在气液混合腔中混合雾化形成气液混合射流,气液混合射流通过气液喷嘴喷出,本技术雾化效果好,使工件和刀具得到充分地润滑和冷却;进一步地,由于涡流分离器产生的热气流通入了热气腔中,热气流能够对热气腔内的导热壁进行加热,防止冷气流使润滑油在冷气射流腔、射流真空腔和气液混合腔的直径较小处和侧壁上冻结而造成的堵塞。【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的图1中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0油箱200真空发生器201输入端202输出端210冷气腔220真空器喷嘴221喷油管222气流孔230冷气射流腔240射流真空腔250气液混合腔260热气腔261热气导管270导热壁300涡流分离器310压缩空气输入口320热气输出口330冷气输出口340温度调节阀400气液喷嘴500消音器600导油管700油量调节阀710联接块720调节旋钮800油量观察窗900万向节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包括:油箱100、真空发生器200、涡流分离器300和气液喷嘴400 ;真空发生器200包括一输入端201和一输出端202,在输入端201和输出端202之间依次设有冷气腔210、真空器喷嘴220、冷气射流腔230、射流真空腔240和气液混合腔250,其中冷气射流腔230为圆锥形空腔,从而形成喷射效果;真空器喷嘴220上设有喷油管221和多个气流孔222,喷油管221处于真空器喷嘴220的中央,多个气流孔222均匀布置于喷油管221的周围,喷油管221与油箱100连通;涡流分离器300上设有压缩空气输入口 310、热气输出口 320和冷气输出口 330 ;冷气输出口 330与真空发生器200的输入端201连通;气液喷嘴40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包括:油箱(100);真空发生器(200),包括一输入端(201)和一输出端(202),在输入端(201)和输出端(202)之间依次设有冷气腔(210)、真空器喷嘴(220)、冷气射流腔(230)、射流真空腔(240)和气液混合腔(250),所述冷气射流腔(230)为圆锥形空腔;所述真空器喷嘴(220)上设有喷油管(221)和多个气流孔(222),所述喷油管(221)处于所述真空器喷嘴(220)的中央,所述多个气流孔(222)均匀布置于所述喷油管(221)的周围,所述喷油管(221)与所述油箱(100)连通;涡流分离器(300),所述涡流分离器(300)上设有压缩空气输入口(310)、热气输出口(320)和冷气输出口(330);所述冷气输出口(330)与所述真空发生器(200)的输入端(201)连通;气液喷嘴(400),与所述真空发生器(200)的输出端(20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世东周戈亮翁沛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寄亚机电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