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听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644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7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听诊器,包括听诊头(1)、导音管(2)和耳件(3),所述听诊头(1)包括:壳体(11),扣合于所述壳体(11)的上方且与其形成腔体的压盖(12),在腔体内设置有听诊模块,包括支架(13)、线圈(14)和扬声器(15),所述支架(13)的中央设置有通孔(131),在所述支架(13)的上表面沿所述通孔(131)外周设置有凹槽(132),所述线圈(14)设置于所述凹槽(132)内,所述扬声器(15)的上端从所述支架(13)的下方穿过所述通孔(131)位于所述线圈(14)内部,在听诊模块的上方设置有振膜(16);该听诊器可以同时适用于胸、腹部听诊教学系统和平日听诊使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方便学员,节约资源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提供了一种听诊器,该听诊器不仅可以适用于胸、腹部听诊教学系统,而且还可以用于平时正常听诊使用。
技术介绍
听诊器是临床医生进行物理检查的必备器械,通过听诊器对患者进行心跳、呼吸等声音进行观察,从而辅助医生判断病症。而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而言,很少有直接接触患者进行听诊的机会,因此,大多数医学院校需要借助于胸、腹部听诊教学系统来完成听诊教学。而现已研发的胸、腹部听诊教学系统中的听诊器,需要使用专属的听诊器,而该种听诊器无法在平日的普通听诊中使用,造成的资源的浪费,而且该种听诊器的造价较高,结构复杂,无形中增加了学校的经费。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听诊器,以至少解决以往胸、腹部听诊教学系统中的听诊器适用范围小,无法用于平日的普通听诊,结构复杂,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听诊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听诊头1、导音管2和耳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听诊头I包括:壳体11;压盖12,其扣合于所述壳体11的上方,且所述压盖12与所述壳体11之间形成腔体;听诊模块,其设置于所述腔体内,包括支架13、线圈14和扬声器15 ;所述支架13的中央设置有通孔131,在所述支架13的上表面沿所述通孔131外周设置有凹槽132 ;所述线圈14设置于所述凹槽132内;所述扬声器15的上端从所述支架13的下方穿过所述通孔131位于所述线圈14内部;振膜16,其覆盖于所述听诊模块的上方,与所述压盖12下表面相接。优选,所述听诊头I还包括:密封环17 ;所述支架13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凹槽132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凹槽133,所述密封环17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133内。进一步优选,所述壳体11和所述压盖12之间为螺纹连接。进一步优选,所述听诊模块中的支架13的形状与所述腔体截面形状一致,均为圆形。进一步优选,所述线圈14为铜质的多匝线圈。进一步优选,所述密封环17为O型密封环。本技术提供的听诊器,将听诊模块放置于由壳体和压盖形成的腔体中后,在听诊模块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形成两个独立的腔体,当该听诊器与于胸、腹部听诊教学系统中的人体模型接触时,听诊模块中的线圈会耦合人体模型中的磁场,然后产生电压驱动扬声器,扬声器的振膜推动空气,经导音管和耳件传到的使用者耳中,该结构设计的听诊器并没有破坏原有听诊器的功能,平时还可以作为普通听诊器正常听诊使用。当作普通听诊器时,听诊器的振膜振动推动空气振动,然后带动扬声器的振膜振动,再推动空气振动,经导音管和耳件传到使用者耳中,完成正常听诊。本技术提供的听诊器,可以同时适用于胸、腹部听诊教学系统和平日听诊使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方便学员,节约资源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听诊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听诊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解释,但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了解决以往胸、腹部听诊教学系统中的听诊器,无法适用于平日普通听诊使用,结构复杂等问题,本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听诊器,参见图1,该听诊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听诊头1、导音管2和耳件3,其中,听诊头I的具体结构,参见图2,包括:壳体11,在壳体11的上方扣合有压盖12,且压盖12与壳体11之间形成腔体,在该腔体中设置有听诊模块,该听诊模块包括用于支撑的支架13、提供动力的线圈14和用于发生的扬声器15,所述支架13的中央设置有通孔131,在支架13的上表面沿所述通孔131外周设置有凹槽132,线圈14设置于凹槽132内,扬声器15的上端从所述支架13的下方穿过所述通孔131位于所述线圈14内部,在听诊模块的上方覆盖有振膜16,该振膜16与所述压盖12下表面相接。当该听诊器作为胸、腹部听诊教学系统中的听诊器使用时,通过该听诊器与于胸、腹部听诊教学系统中的人体模型接触时,听诊模块中的线圈会耦合人体模型中的磁场,然后产生电压驱动扬声器,扬声器的振膜推动空气,经导音管和耳件传到的使用者耳中,完成模拟听诊工作;当作普通听诊器时,听诊器的振膜振动推动空气振动,然后带动扬声器的振膜振动,再推动空气振动,经导音管和耳件传到使用者耳中,完成正常听诊。因此,本方案提供的听诊器扩大了听诊器的使用范围,也可有传统的听诊器改装而成,有效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而且结构简单。为了提高该听诊器中听诊头的密封性,提高其拾音效果,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参见图2,该听诊头I中还包括:密封环17,且在支架13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凹槽132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凹槽133,所述密封环17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133内,通过该密封环来提高该听诊头的密封性,其中,优选,密封环17为O型密封环。所述壳体11和所述压盖1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选用多种,如卡扣连接等,但较为优选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螺纹连接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牢固性高。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听诊模块中的支架13的形状与所述腔体截面形状一致,均为圆形,以提高其适用性。由于作为胸、腹部听诊教学系统中的听诊器使用时,听诊头中推动扬声器发声的动力源为线圈14,为了保证线圈14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将所述线圈14设计为铜质的多匝线圈,从而提高线圈14在电磁感应过程中产生的电压值。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案是按照递进的形式进行撰写,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不影响技术问题的解决和技术效果的产生。【主权项】1.一种听诊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听诊头(I)、导音管(2)和耳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听诊头(I)包括: 壳体(11); 压盖(12),其扣合于所述壳体(11)的上方,且所述压盖(12)与所述壳体(11)之间形成腔体; 听诊模块,其设置于所述腔体内,包括支架(13)、线圈(14)和扬声器(15);所述支架(13)的中央设置有通孔(131),在所述支架(13)的上表面沿所述通孔(131)外周设置有凹槽(132);所述线圈(14)设置于所述凹槽(132)内;所述扬声器(15)的上端从所述支架(13)的下方穿过所述通孔(131)位于所述线圈(14)内部; 振膜(16),其覆盖于所述听诊模块的上方,与所述压盖(12)下表面相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听诊头(I)还包括:密封环(17);所述支架(13)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凹槽(132)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凹槽(133),所述密封环(17)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133)内。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和所述压盖(12)之间为螺纹连接。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听诊模块中的支架(13)的形状与所述腔体截面形状一致,均为圆形。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14)为铜质的多匝线圈。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17)为O型密封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听诊器,包括听诊头(1)、导音管(2)和耳件(3),所述听诊头(1)包括:壳体(11),扣合于所述壳体(11)的上方且与其形成腔体的压盖(12),在腔体内设置有听诊模块,包括支架(13)、线圈(14)和扬声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听诊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听诊头(1)、导音管(2)和耳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听诊头(1)包括:壳体(11);压盖(12),其扣合于所述壳体(11)的上方,且所述压盖(12)与所述壳体(11)之间形成腔体;听诊模块,其设置于所述腔体内,包括支架(13)、线圈(14)和扬声器(15);所述支架(13)的中央设置有通孔(131),在所述支架(13)的上表面沿所述通孔(131)外周设置有凹槽(132);所述线圈(14)设置于所述凹槽(132)内;所述扬声器(15)的上端从所述支架(13)的下方穿过所述通孔(131)位于所述线圈(14)内部;振膜(16),其覆盖于所述听诊模块的上方,与所述压盖(12)下表面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洪川力兴文李长吉甘海全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巨成教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