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云扬专利>正文

新型持骨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4618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公开了一种新型持骨钳,其包括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第一钳臂的前端连接有夹持板,第一钳臂的前部设有一上下贯穿的长孔,该长孔内设有三个平行、等距固定的横轴;第二钳臂的前端连接有夹持爪,其背部设有三个可容纳横轴的轴槽;第二钳臂插入第一钳臂的两横轴之间后,通过其中一轴槽与位于该轴槽后侧的横轴配合即可实施夹持。其可出现九种组合方式,可适用于不同的骨折病例,可保证夹持板及夹持爪与断骨接触充分,且其更容易将夹持板和夹持爪分别放入最佳夹持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持骨钳
技术介绍
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经常用持骨钳等器械夹持骨折两断端进行复位,然后用内固定材料进行固定。由于骨头的大小形状及骨折类型各异,而现有持骨钳的钳口形状是固定的,两钳口的相对位置可调范围小,在夹持过程中,两钳口的夹持面难以与断骨相对的两侧面充分接触,进而使得夹持不牢固,在复位过程中易从断骨上滑脱,增加了断骨复位的难度。另外,由于现有持骨钳的两钳口经过铰轴而连接,无法分离,欲将一钳口放置到合适夹持切入点时,另一钳口可能对此操作造成阻碍,进而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针对多种骨折情况均可持骨牢固,操作省力,复位效率高的新型持骨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新型持骨钳,包括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第一钳臂的前端连接有夹持板,第一钳臂的前部设有一上下贯穿的长孔,该长孔内设有三个平行、等距固定的横轴;第二钳臂的前端连接有夹持爪,第二钳臂及其前端的夹持爪均可从相邻的横轴之间穿过,第二钳臂的背部设有三个可容纳横轴的轴槽;第二钳臂插入第一钳臂的两横轴之间后,通过其中一轴槽与位于该轴槽后侧的横轴配合即可实施夹持。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钳臂上设有三个横轴,而第二钳臂上设有三个轴槽,总共可出现九种组合方式,不同的组合方式使得夹持爪与夹持板的相对位置不同,从而可适用于不同的骨折病例,根据临床情况来选择组合方式,即可保证夹持板及夹持爪与断骨接触充分,夹持牢固,避免滑脱;由于第一钳臂、第二钳臂为分离的,在操作过程中可临时进行组合,从而使得夹持板或夹持爪可轻易的放置到最佳的夹持位置,而不会相互造成阻碍,使得断骨夹持更加方便快捷,复位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组合后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组合前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二钳臂,2、长孔,3、夹持板,4、夹持爪,5、轴槽,6、横轴,7、第一钳臂。【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2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新型持骨钳,其包括第一钳臂7与第二钳臂I ;第一钳臂7的前端连接有夹持板3,第一钳臂7的前部设有一上下贯穿的长孔2,该长孔2内设有三个平行、等距固定的横轴6 ;第二钳臂I的前端连接有夹持爪4,第二钳臂I及其前端的夹持爪4均可从相邻的横轴6之间穿过,第二钳臂I的背部设有三个可容纳横轴6的轴槽5 ;第二钳臂I插入第一钳臂7的两横轴6之间后,通过其中一轴槽5与位于该轴槽5后侧的横轴6配合即可实施夹持。临床操作中,先将夹持板3放置在靠近组织的一侧适当的夹持位置,然后将第二钳臂I通过尾端或前端的夹持爪4插入第一钳臂7的长孔2中,选择合适的一轴槽5与位于该轴槽5后侧的横轴6配合即可实施夹持,由于在夹持过程中,轴槽5受力会更加贴紧对应的横轴6,故夹持过程中轴槽5不会与横轴6脱离。由于第一钳臂7上设有三个横轴6,而第二钳臂I上设有三个轴槽5,总共可出现九种组合方式,不同的组合方式使得夹持爪4与夹持板3的相对位置不同,从而可适用于不同的骨折病例,根据临床情况来选择组合方式,即可保证夹持板3及夹持爪4与断骨接触充分,夹持牢固,避免滑脱;由于第一钳臂7、第二钳臂I为分离的,在操作过程中可临时进行组合,从而使得夹持板3或夹持爪4可轻易的放置到最佳的夹持位置,而不会相互造成阻碍,使得断骨夹持更加方便快捷,复位效率高。【主权项】1.一种新型持骨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第一钳臂的前端连接有夹持板,第一钳臂的前部设有一上下贯穿的长孔,该长孔内设有三个平行、等距固定的横轴;第二钳臂的前端连接有夹持爪,第二钳臂及其前端的夹持爪均可从相邻的横轴之间穿过,第二钳臂的背部设有三个可容纳横轴的轴槽;第二钳臂插入第一钳臂的两横轴之间后,通过其中一轴槽与位于该轴槽后侧的横轴配合即可实施夹持。【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公开了一种新型持骨钳,其包括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第一钳臂的前端连接有夹持板,第一钳臂的前部设有一上下贯穿的长孔,该长孔内设有三个平行、等距固定的横轴;第二钳臂的前端连接有夹持爪,其背部设有三个可容纳横轴的轴槽;第二钳臂插入第一钳臂的两横轴之间后,通过其中一轴槽与位于该轴槽后侧的横轴配合即可实施夹持。其可出现九种组合方式,可适用于不同的骨折病例,可保证夹持板及夹持爪与断骨接触充分,且其更容易将夹持板和夹持爪分别放入最佳夹持位置。【IPC分类】A61B17-28, A61B17-56【公开号】CN204520920【申请号】CN201520112112【专利技术人】梁云扬 【申请人】梁云扬【公开日】2015年8月5日【申请日】2015年2月1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持骨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第一钳臂的前端连接有夹持板,第一钳臂的前部设有一上下贯穿的长孔,该长孔内设有三个平行、等距固定的横轴;第二钳臂的前端连接有夹持爪,第二钳臂及其前端的夹持爪均可从相邻的横轴之间穿过,第二钳臂的背部设有三个可容纳横轴的轴槽;第二钳臂插入第一钳臂的两横轴之间后,通过其中一轴槽与位于该轴槽后侧的横轴配合即可实施夹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云扬
申请(专利权)人:梁云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