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底岔枕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4246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2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底岔枕模型,属于预应力混凝土岔枕生产技术领域。其包括:模型框架;模型侧板,所述模型侧板安装在所述模型框架的内侧;模型底板,所述模型底板设有与某一型号岔枕对应的预留孔;所述模型底板与所述模型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模型侧板和模型底板构成用于浇筑岔枕的型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活底岔枕模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岔枕模型生产不同型号岔枕时需将原型号模型的预留孔封堵再重新布置新型号岔枕预留孔的反复改模的问题,只要将模型底板进行更换即可生产不同型号的岔枕,大大提升了改模效率,杜绝了反复改模对模型底板平整度的破坏,降低了岔枕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预应力混凝土岔枕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活底岔枕模型
技术介绍
混凝土岔枕是道岔结构中主要构件之一,采用在岔枕钢模中灌筑混凝土成型工艺生产。而岔枕的品种繁多,常用的达到一百一十种,长度各不相同,与钢轨扣件的固定位置也不尽相同。目前,铁路线铺设需要的岔枕型号有几百种,每种型号的岔枕需要使用的模型基本在十套到三十套之间。对于岔枕生产厂家而言,如果每种型号的岔枕都制作固定模型,需投入几千套甚至上万套模型。一方面,增加厂家的成本投入;另一方面,存放模型的场地也受制约。目前厂家均储备几十套到几百套模型用来反复改模使用,即生产一种型号的岔枕时,在模型底板上打孔布置成该型号岔枕的模型;生产另一种型号岔枕时,再将模型底板上原有预留孔封堵,再在模型底板上打孔布置成另一种型号的岔枕。这种生产模式虽然既可以少储备模型,又能满足各种型号岔枕的生产,但是,对在改模过程中对模型底板的破坏极大,反复周转使用后,底面平整度很难满足设计要求缩短了模型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活底岔枕模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岔枕生产过程中,对于不同型号的岔枕需要制造多种岔枕模型,所耗费的成本高。如果采用对模型底板预留孔进行封堵、重新开孔的方式又会导致对模型底板的破坏极大,缩短了模型的使用寿命O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活底岔枕模型,其包括:模型框架;模型侧板,所述模型侧板安装在所述模型框架的内侧;模型底板,所述模型底板设有与某一型号岔枕对应的预留孔;所述模型底板与所述模型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模型侧板和模型底板构成用于浇筑岔枕的型腔。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活底岔枕模型,进一步,还包括: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的一侧具有凹口 ;所述第一托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模型侧板固定连接;第二托板,所述第二托板与所述第一托板互为镜像构造;所述第二托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模型侧板固定连接;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件设置在第一托板与所述第二托板的下部;所述模型底板设有固定孔,模型底板设置在第一托板的凹口与所述第二托板的凹口之间;螺栓穿过模型底板的固定孔和连接件的固定孔,将模型底板与所述模型侧板固定连接。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活底岔枕模型,进一步,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设置在所述第一托板与模型底板接触处、第二托板与模型底板接触处、模型底板与模型侧板接触处。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活底岔枕模型,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固定槽钢,固定槽钢的中部设有固定孔。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活底岔枕模型,进一步,所述模型框架包括主梁和端梁,所述主梁与所述端梁固定连接为矩形结构。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活底岔枕模型,进一步,所述主梁为槽钢;槽钢的槽口朝外与端梁构成模型框架;主梁槽钢的槽口处间隔固定有加强角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活底岔枕模型克服了生产不同型号岔枕时,需将原型号预留孔封堵再重新布置新型号岔枕预留孔的反复改模过程,只要将模型底板进行更换即可生产不同型号的岔枕,大大提升了改模效率,杜绝了反复改模对模型底板平整度的破坏。通过在底板设置数量、间距不同的预留孔来确定模型所浇筑的岔枕的型号。在进行某一型号岔枕的浇筑前,选择对应型号的模型底板,并将该模型底板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所述模型侧板,所述模型侧板和模型底板构成用于浇筑岔枕的型腔,进行浇筑时将混凝土浇入型腔。对于本技术的活底岔枕模型,生产厂家需准备30-50套模型即可满足两组岔枕生产时同时使用。在一种岔枕生产完成后,只需将活动底模更换,即可投入生产另一种岔枕。通过使用活底岔枕模型,解决了反复打孔改模对模型的损伤,大大延长了模型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改模效率,以现有技术的20套模型为例,改模需用时5-6天,而现在只需要两天的时间即可完成,且节约了原用座窝、定位套的费用,综上所述,每年可结余成本200万元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框架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底岔枕模型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主梁,12、加强角钢,2、模型侧板,3、模型底板,4、第一托板,5、第二托板,6、连接件,7、螺栓,8、凹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需要解决现有的岔枕生产过程中,对于不同型号的岔枕需要制造多种岔枕模型,所耗费的成本高;如果采用对模型底板预留孔进行封堵、重新开孔的方式又会导致对模型底板的破坏极大,缩短了模型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活底岔枕模型,其包括:模型框架;模型侧板,所述模型侧板安装在所述模型框架的内侧;模型底板,所述模型底板设有与某一型号岔枕对应的预留孔;所述模型底板与所述模型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模型侧板和模型底板构成用于浇筑岔枕的型腔。本技术活底岔枕模型的使用原理如下:通过在底板设置数量、间距不同的预留孔来确定模型所浇筑的岔枕的型号。在进行某一型号岔枕的浇筑前,选择对应型号的模型底板,并将该模型底板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所述模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底岔枕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框架;模型侧板,所述模型侧板安装在所述模型框架的内侧;模型底板,所述模型底板设有与某一型号岔枕对应的预留孔;所述模型底板与所述模型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模型侧板和模型底板构成用于浇筑岔枕的型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春高金珠张艳东曹凤洁李文龙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铁房山桥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