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和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84107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和空调系统。压缩机包括:外壳;泵体组件,泵体组件与外壳之间形成中间腔体,泵体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气缸,至少两个气缸包括一个低压级气缸和一个高压级气缸,低压级气缸内的气体排向中间腔体内并经中间腔体、高压级气缸向外壳的外侧排出。由于将压缩机内腔作为中间腔体,且将高压级气缸内的排气直接向外壳的外部排出,因而有效降低了压缩机内腔也就是中间腔体的温度,有效降低了压缩机的运行温度,降低了电机的工况温度,从而保证了电机的运转可靠性、提高了电机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转子压缩机中大部分的压缩机内腔为高背压。这是由于高压级气缸内排出的气体直接进入压缩机腔内导致的。由于压缩机内腔的压力较高,因而压缩机常处于高温运行状态,这会使得电机的工作环境温度过高,使得电机的工作效率降低,并降低了压缩机的工作稳定性和工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和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内腔环境温度过高、工作稳定性差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外壳;泵体组件,泵体组件与外壳之间形成中间腔体,泵体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气缸,至少两个气缸包括一个低压级气缸和一个高压级气缸,低压级气缸内的气体排向中间腔体内并经中间腔体、高压级气缸向外壳的外侧排出。进一步地,压缩机包括排气管,排气管的第一端与高压级气缸的排气口连接,排气管的第二端向外壳的外侧伸出。进一步地,低压级气缸的进气口与外壳的进气口直接连通。进一步地,压缩机还包括进气管,进气管的第一端与低压级气缸的进气口直接连接。进一步地,排气管的第二端经中间腔体向外壳的外侧伸出。进一步地,外壳上还设置有补气口,补气口与中间腔体连通。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压缩机是上述的压缩机。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增焓组件和第一管路,增焓组件的增焓管的第一端与第一管路连接,增焓管的第二端与压缩机的外壳的补气口连接并向压缩机的中间腔体内补气。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流量调节阀,压缩机的进气口、压缩机的排气口、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分与四通阀的不同端口对应连接,流量调节阀设置在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连接的第一管路上。进一步地,增焓组件还包括第一补气调节阀,第一补气调节阀设置在增焓管上,增焓管的第一端位于第二换热器与流量调节阀之间的第一管路上。进一步地,增焓组件还包括:分控调节支路,分控调节支路的第一端与第一管路连接,分控调节支路的第二端与增焓管连接,且流量调节阀位于分控调节支路的第一端与增焓管的第一端之间,第一补气调节阀位于增焓管的第一端与分控调节支路的第二端之间;第二补气调节阀,第二补气调节阀设置在分控调节支路上。进一步地,流量调节阀为两个,空调系统还包括闪蒸罐,闪蒸罐设置在第一管路上,且闪蒸罐的上游和下游位置处均设置有一个流量调节阀,且增焓管的第一端通过闪蒸罐与第一管路连接。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泵体组件与外壳之间形成中间腔体,泵体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气缸,至少两个气缸包括一个低压级气缸和一个高压级气缸,低压级气缸内的气体排向中间腔体内并经中间腔体、高压级气缸向外壳的外侧排出。由于将压缩机内腔作为中间腔体,且将高压级气缸内的排气直接向外壳的外部排出,因而有效降低了压缩机内腔也就是中间腔体的温度,有效降低了压缩机的运行温度,降低了电机的工况温度,从而保证了电机的运转可靠性、提高了电机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本技术中的压缩机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安全性好、使用可靠性高的特点。【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中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中的空调系统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工作运行原理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中的空调系统在第二个实施例中的工作运行原理图;以及图4示出了本技术中的空调系统在第三个实施例中的工作运行原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外壳;20、泵体组件;21、低压级气缸;22、高压级气缸;30、中间腔体;40、排气管;50、进气管;60、增焓管;70、电机;80、底板;100、四通阀;200、压缩机;300、第一换热器;400、第二换热器;500、流量调节阀;600、第一管路;700、第一补气调节阀;710、第二补气调节阀;800、分控调节支路;900、闪蒸罐;910、分液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内腔环境温度过高、工作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如图1所示,压缩机包括外壳10、泵体组件20和电机70,泵体组件20与外壳10之间形成中间腔体30,泵体组件20包括至少两个气缸,至少两个气缸包括一个低压级气缸21和一个高压级气缸22,低压级气缸21内的气体排向中间腔体30内并经中间腔体30、高压级气缸22向外壳10的外侧排出,电机70与泵体组件驱动连接。由于将压缩机内腔作为中间腔体30,且将高压级气缸22内的排气直接向外壳10的外部排出,因而有效降低了压缩机内腔也就是中间腔体30的温度,有效降低了压缩机的运行温度,降低了电机70的工况温度,从而保证了电机70的运转可靠性、提高了电机70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本技术中的压缩机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安全性好、使用可靠性高的特点。本技术中的压缩机还包括底板80,外壳10设置在底板80上,对外壳10、电机70和泵体组件20起到支撑的作用。如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压缩机200包括排气管40,排气管40的第一端与高压级气缸22的排气口连接,排气管40的第二端向外壳10的外侧伸出。优选地,排气管40的第二端经中间腔体30向外壳10的外侧伸出。由于设置有排气管40,因而通过排气管40可以将高压级气缸22内的气体直接导向压缩机的外部,有效避免高压气体进入中间腔体30内,保证了中间腔体30内气压的稳定性,并有效避免中间腔体30因气压过高而升温。为了进一步提高中间腔体30内的气压稳定性,本技术中的低压级气缸21的进气口与外壳10的进气口直接连通并与中间腔体30隔离。由于进入压缩机内的气体直接进入低压级气缸21内且不会进入中间腔体30,因而有效避免对中间腔体30内气压的扰动,保证了中间腔体30内气压的稳定性。在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压缩机200还包括进气管50,进气管50的第一端与低压级气缸21的进气口直接连接,进气管50的第二端经中间腔体30向外壳10的外侧伸出。由于设置有进气管50,因而通过进气管50可以将外部气体直接导向低压级气缸21的内部,有效避免低压气体进入中间腔体30内,保证了中间腔体30内气压的稳定性,并有效避免低压气体对中间腔体30造成的气压扰动,保证了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为了优化压缩机的性能,本技术中的外壳10上还设置有补气口,压缩机200还包括增焓组件,增焓组件与外壳10的补气口连接并向中间腔体30内补气(请参考图Do增焓组件的主要用途为提供增焓冷媒,达到控制和调节压缩机200内腔的冷媒温度与压力。由于设置有增焓组件,因而当压缩机运行产生波动、气体供应不足时,都可以通过增焓组件进行补气调节,从而保证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其中,低压级气缸21的排气与增焓组件的补气在压缩机200的中间腔体30内混合后作为高压级气缸22的吸气。优选地,增焓组件的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泵体组件(20),所述泵体组件(20)与所述外壳(10)之间形成中间腔体(30),所述泵体组件(20)包括至少两个气缸,所述至少两个气缸包括一个低压级气缸(21)和一个高压级气缸(22),所述低压级气缸(21)内的气体排向所述中间腔体(30)内并经所述中间腔体(30)、所述高压级气缸(22)向所述外壳(10)的外侧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丹丹贺申淦徐嘉陶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