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硕茂专利>正文

动力牵引式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1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动力牵引式播秧机,包括机架、输秧机构、分秧机构及插秧机构,设于机架下部的前行走轮通过输秧轮带动绕有传送带的前、后滚构成输秧机构,机架上部的三角架上分别设有带分秧伞齿轮,传动链轮及插秧传动轮的分秧轴和带若干U形弯及插秧轮的插秧轴,分秧伞齿轮驱动若干带V形弯的分秧杆及转叶完成分秧;U形弯带动插秧杆及插秧指钳完成插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操作轻便灵活,劳动强底低,播秧性能优良。(*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牵引式插秧机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移栽机械,尤其是一种用于水稻秧苗移栽的动力牵引式插秧机。目前,我国广大农材普通采用手工栽插水稻秧苗,这种传统的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经常赶不上农作物栽插的最佳季节,因而影响其产量和质量。近些年也有人对插秧机进行了研究、设计,如中国专利CN2150709Y就提出了一种“仿生插秧机”,主要由动力部分,送秧、分秧机构、插秧机构所组成。它以推、拉摇杆来驱动传动杆,分别带动送秧分秧机构和插秧机构进行动作。这种插秧机通过多根杠杆、摆杆及齿轮等零部件传递由人工手动产生的动力,其工作效率仍然不高,劳动强度仍没降低多少,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卡机现象,其机械磨损较大,使用寿命不长。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轻便灵活,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且插秧性能好的动力牵引力插秧机。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实施下列技术方案来达到:在带三角架的机架下部装设前轴、后轴以及环绕有传送带的前滚和后滚,前轴、后轴的两端分别设有前行走轮、后行走轮以及前传动轮、后传动轮,前滚的两端同轴安装与前传动轮相啮合的输秧轮。上述传送带的后端上部设有若干三角形开口的隔秧橱。在三角架上分别设有中段带分秧伞齿轮,两端装有传动链轮和插秧传动轮的分秧轴以及带若干U形弯、两端装有插秧轮的插秧轴,传动链轮通过链条与后传动轮相连接,插秧传动轮与插秧轮以齿啮合。在竖直方向设有若干根带V形弯的分秧-->杆,其中任一根的延长上部装有与分秧伞齿轮相啮合的传动伞齿轮,每根分秧杆下部对应于隔秧橱开口处各设有3~5叶的分秧转叶,各分秧杆的V形弯部由一横向连杆串接联动。对应于各插秧轴的U形弯处活动连接有下部带插秧指钳的插秧杆,其下部由套环支承定位。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下列技术措施获得更佳的效果:将与插秧杆相连接的呈S形对合指钳置于套筒内,而套筒则通过其上的套环连接在机架上;插秧杆采用二节螺纹或套合可调结构,以便调节插秧的深浅度。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A—A剖视图。附图3为本实新型实施例中插秧指钳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上部设有三角架1的机架2下部装设前轴3、后轴4以及环绕有铁皮传送带5的前滚6和后滚7,前、后轴3、4的两端分别设有带T字齿的前行走轮9、后行走轮10以及前传动轮11、后传动轮12,前滚6的两端还同轴装有与前传动轮11相啮合的输秧轮13。在传送带5的上部设有5个呈三角形开口的隔秧栅14,其前部为盛装秧苗的贮秧篮15。三角架1上分别架设中段带分秧伞齿轮16、两端装有传动链轮17和插秧传动轮18的分秧轴19以及带5个U形弯20、两端装有插秧轮21的插秧轴22。分秧轴19的一侧还设有一手动助力曲柄8,以便在启动或故障时助力。传动链轮17通过链条23与后传动轮12相连接,插秧传动轮18与插秧轮21相互啮合。在三角架1的下部竖直设立5根带V形弯32的分秧杆33,其中间的一根向上延伸并在头部装有与分秧伞齿轮16相啮合的传动伞齿轮24。每根分秧杆33的下部对应于各隔秧橱开口处各装有4叶的分秧转叶25,各V形弯32由一横向连杆26活动串接起来。在每根插秧轴22的U形弯20处活动连接有插秧杆27,其下部连接有穿在套筒29中的S形对合的指钳-->30,而套筒29又由固定在机架上的套环28支承定位。插秧杆27采用二节套合伸缩结构。在使用本技术装置时,由机器或畜力牵引前行,与前行走轮9同轴的前传动轮11通过齿啮合带动与前滚6同轴的输秧轮13转动,进而使传送带5向后部输送置于其上的秧苗,并被隔秧橱14拦阻于其三角形开口处。与此同时,与后行走轮10同轴的后传动轮12通过链条23带动传动链轮17转动,进而使与其同轴的插秧传动轮18和分秧伞齿轮16分别驱动插秧杆27上下运动和传动伞齿轮24及分秧杆33、转叶25转动,与其相对应的指钳30不断开合而转叶25不停地配合转动,完成其各自的插秧、分秧任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轻便灵活,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且插秧性能好等特点,尤其适合在江南的水稻田间操作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牵引式插秧机,包括机架、输秧机构、分秧机构和插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机架(2)下部装设前轴(3)、后轴(4)以及环绕有传送带(5)的前滚(6)和后滚(7),前、后轴(3)、(4)的两端分别装有前行走轮(9),后行走轮(10)以及前传动轮(11)、后传动轮(12),前滚(6)的两端同轴安装与前传动轮(11)相啮合的输秧轮(13),传送带(5)的后端上部设有若干三角形开口的隔秧栅(14),与机架(2)固定连接的三角架(1)上分别设有中段带分秧伞齿轮(16),两端装有传动链轮(17)和插秧传动轮(18)的分秧轴(19)以及带若干U形弯(20)、两端装有插秧轮(21)的插秧轴(22),传动链轮(17)通过链条(23)与后传动轮(12)相连接,插秧传动轮(18)与插秧轮(21)相啮合,下部竖直方向设置若干带有V形弯(32)的分秧杆(33),其中任一根的延长上部装有与分秧伞齿轮(16)相合的传动伞齿轮(24),分秧杆(33)的下部对应于隔秧栅(14)开口处装有3~5叶的分秧转叶(25),各分秧杆(33)的V形弯(32)由一横向连杆(26)串接联动,插秧轴(22)的各U形弯(20)处活动连接有下部带插秧指钳(30)的插秧杆(27),其下部由套环(28)支承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牵引式插秧机,包括机架、输秧机构、分秧机构和插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机架(2)下部装设前轴(3)、后轴(4)以及环绕有传送带(5)的前滚(6)和后滚(7),前、后轴(3)、(4)的两端分别装有前行走轮(9)、后行走轮(10)以及前传动轮(11)、后传动轮(12),前滚(6)的两端同轴安装与前传动轮(11)相啮合的输秧轮(13),传送带(5)的后端上部设有若干三角形开口的隔秧橱(14),与机架(2)固定连接的三角架(1)上分别设有中段带分秧伞齿轮(16)、两端装有传动链轮(17)和插秧传动轮(18)的分秧轴(19)以及带若干U形弯(20)、两端装有插秧轮(21)的插秧轴(22),传动链轮(17)通过链条(23)与后传动轮(12)相连接,插秧传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硕茂
申请(专利权)人:李硕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