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束线装置的接线端子保护盖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4063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有束线装置的接线端子保护盖,其通过将现有的尼龙扎带扎线方式改为直接在接线端子的保护盖上实现,保护盖除了确保接线端子的插头和插座配合牢固,同时在尾部增加束线装置固定导线,束线装置采用错位压接导线的方式固定导线,将导线的震动旋转点由接线端转移至束线装置处导线的外皮上,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接线端部的铜芯不会由于震动而断裂,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带有束线装置的接线端子保护盖的零件数少,需要的操作空间小,操作简单、省时效率高,而且可多次拆卸重复使用,维护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气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束线装置的接线端子保护至ΠΠ O
技术介绍
:交通行业中,接线端子经常会受到振动和冲击,为了保证电源或信号不受干扰,接线端子的导线在连接后通常需要捆扎并固定,防止由于振动和冲击而发生的铜丝断裂或信号中断;目前,导线捆扎的主要方式用扎带捆绑导线并将其固定在设备或接线端子上。传统的扎带捆扎导线的方式虽然简单,但是操作相对复杂,且效率低;另外,当接线端子自身不带束线结构,而且设备上固定导线的位置离接线端子较远时,多股细线的裸露铜丝在靠近接线端处由于持续的晃动,仍然有断裂或信号中断的风险。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束线装置的接线端子保护盖,其通过将现有的尼龙扎带扎线方式改为直接在接线端子的保护盖上实现,保护盖除了确保接线端子的插头和插座配合牢固,同时在尾部增加束线装置固定导线。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束线装置的接线端子保护盖,其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后延伸形成的束线装置,所述主体部包括顶壁以及自顶壁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形成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在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的的外壁面上分别成型有卡爪,所述卡爪的下末端分别向内凸起形成有—扣部,所述卡爪的上末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一按压部,所述束线装置包括固定部以及与固定部铰接于一起的铰接部,所述固定部包括与主体部相连的连接部以及自连接部的右末端向下延伸形成的延伸部,在所述延伸部的下末端形成有一卡扣台,所述铰接部包括与固定部的左末端相连的且能够沿着固定部的左末端铰链转动的压线部,在所述压线部的末端形成有一与卡扣台卡扣于一起的卡钩部。进一步地,所述按压部位于顶壁上方。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端子保护盖采用工业阻燃级绝缘材料。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带有束线装置的接线端子保护盖由一个塑料壳体组成,其中壳体采用工业阻燃级绝缘材料,既具有造型多样性,耐冲击的性能,同时又具有安全绝缘的电气性能,既美观又安全可靠;(2).本技术带有束线装置的接线端子保护盖中的束线装置采用错位压接导线的方式固定导线,将导线的震动旋转点由接线端转移至束线装置处导线的外皮上,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接线端部的铜芯不会由于震动而断裂;(3).本技术带有束线装置的接线端子保护盖的零件数少,需要的操作空间小,操作简单、省时效率高,而且可多次拆卸重复使用,维护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带有束线装置的接线端子保护盖的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带有束线装置的接线端子保护盖的另一结构图;图3为图1所示带有束线装置的接线端子保护盖安装于接线端子和导线外侧的结构图。其中:1-主体部;10_顶壁;11_左侧壁;12_右侧壁;2_束线装置;20_固定部;200_连接部;201_延伸部;202_卡扣台;21_铰接部;210_压线部;211_卡钩部;3-卡爪;30_卡扣部;31_按压部;4_导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带有束线装置的接线端子保护盖采用工业阻燃级绝缘材料,其包括主体部I及自主体部I向后延伸形成的束线装置2,主体部I包括顶壁10以及自顶壁10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形成的左侧壁11和右侧壁12,在左侧壁11和右侧壁12的的外壁面上分别成型有卡爪3,卡爪3的下末端分别向内凸起形成有一卡扣部30,卡爪3的上末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一位于顶壁10上方的按压部31。束线装置2包括固定部20以及与固定部20铰接于一起的铰接部21,固定部20为L形状,其包括与主体部I相连的连接部200以及自连接部200的右末端向下延伸形成的延伸部201,在延伸部201的下末端形成有一卡扣台202,铰接部21包括与固定部20的左末端相连的且能够沿着固定部20的左末端铰链转动的压线部210,在压线部210的末端形成有一能够与卡扣台202卡扣于一起的卡钩部211。请参照图1和图2并结合图3所示,本技术带有束线装置的接线端子保护盖在装配的时候,用手捏住卡爪3上的按压部31将卡爪3从上往下安装,将卡爪3底部的卡扣部30与接线端子(未标示)装配固定,同时将已经与接线端子连接好的导线4履平,并将履平好的导线放置于延伸部201的左侧,然后向下转动压线部210,在将铰链部21上的卡钩部211与固定部20上的卡扣台202卡扣配合后,即完成导线的束线过程。拆卸的时候,只需要利用起子等工具将铰链部21上的卡钩部211释放脱离卡扣台202,再用手按压卡爪3上的按压部31,即可将卡爪3下方的卡扣部30与接线端子相分隔开,然后整体向上提起整个保护盖即可。本技术带有束线装置的接线端子保护盖中的束线装置采用错位压接导线的方式固定导线,将导线的震动旋转点由接线端转移至束线装置处导线的外皮上,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接线端部的铜芯不会由于震动而断裂。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带有束线装置的接线端子保护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I)及自主体部(I)向后延伸形成的束线装置(2),所述主体部(I)包括顶壁(10)以及自顶壁(10)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形成的左侧壁(11)和右侧壁(12),在所述左侧壁(11)和右侧壁(12)的的外壁面上分别成型有卡爪(3),所述卡爪(3)的下末端分别向内凸起形成有一卡扣部(30),所述卡爪(3)的上末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一按压部(31),所述束线装置(2)包括固定部(20)以及与固定部(20)铰接于一起的铰接部(21),所述固定部(20)包括与主体部(I)相连的连接部(200)以及自连接部(200)的右末端向下延伸形成的延伸部(201),在所述延伸部(201)的下末端形成有一卡扣台(202),所述铰接部(21)包括与固定部(20)的左末端相连的且能够沿着固定部(20)的左末端铰链转动的压线部(210),在所述压线部(210)的末端形成有一与卡扣台(202)卡扣于一起的卡钩部(2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束线装置的接线端子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31)位于顶壁(10)上方。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束线装置的接线端子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保护盖采用工业阻燃级绝缘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带有束线装置的接线端子保护盖,其通过将现有的尼龙扎带扎线方式改为直接在接线端子的保护盖上实现,保护盖除了确保接线端子的插头和插座配合牢固,同时在尾部增加束线装置固定导线,束线装置采用错位压接导线的方式固定导线,将导线的震动旋转点由接线端转移至束线装置处导线的外皮上,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接线端部的铜芯不会由于震动而断裂,且本技术带有束线装置的接线端子保护盖的零件数少,需要的操作空间小,操作简单、省时效率高,而且可多次拆卸重复使用,维护成本低。【IPC分类】H01R13-46, H01R13-72【公开号】CN204538313【申请号】CN201520194579【专利技术人】车敏 【申请人】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 菲尼克斯电气(南京)研发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公开日】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束线装置的接线端子保护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1)及自主体部(1)向后延伸形成的束线装置(2),所述主体部(1)包括顶壁(10)以及自顶壁(10)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形成的左侧壁(11)和右侧壁(12),在所述左侧壁(11)和右侧壁(12)的的外壁面上分别成型有卡爪(3),所述卡爪(3)的下末端分别向内凸起形成有一卡扣部(30),所述卡爪(3)的上末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一按压部(31),所述束线装置(2)包括固定部(20)以及与固定部(20)铰接于一起的铰接部(21),所述固定部(20)包括与主体部(1)相连的连接部(200)以及自连接部(200)的右末端向下延伸形成的延伸部(201),在所述延伸部(201)的下末端形成有一卡扣台(202),所述铰接部(21)包括与固定部(20)的左末端相连的且能够沿着固定部(20)的左末端铰链转动的压线部(210),在所述压线部(210)的末端形成有一与卡扣台(202)卡扣于一起的卡钩部(2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敏
申请(专利权)人: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菲尼克斯电气南京研发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