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接装置、转接系统以及通话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4057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接装置、转接系统以及通话系统,其中转接装置包括:第一通信接口、第二通信接口、控制芯片以及电子签名设备接口;第一通信接口,连接网络侧;第二通信接口,连接终端;控制芯片包括第一传输接口、第二传输接口、第三传输接口以及处理器,第一传输接口连接第一通信接口,第二传输接口连接第二通信接口,第三传输接口连接电子签名设备接口;电子签名设备接口,从电子签名设备接收签到数据,并发送至第三传输接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转接装置、转接系统以及通话系统
技术介绍
在使用现有电话装置和通话系统下,电话使用者在运营商处提出注册申请,运营商审核通过以后分配一个网络端口和一个对应的号码给申请者并进行登记。之后,申请用户可以使用连接在这个网络端口的电话机拨打或接听电话。其他通过拨打用户分配的电话号码来联系他。针对于现有电话的通信系统和运行机制可以看出存在以下问题:1、用户注册以后,分配给申请者的端口和号码只能对应给该申请者。物理端口是固定的,但人是移动的,当他离开了这个电话的位置(例如换了办公位置、或者下班回家等情况)拨打这个固话号码将不能再找到他。物理端口号码与人是绑定的,不能随时变更。此种情况下当用户变更地址后又需要重新申请号码,又要将新号码通知其他人。其他人欲通过该固定电话找到该人,也往往需要记录下多个固定电话号码(新的办公电话、家庭座机等号码),非常不方便。2、当某一个物理端口和号码被分配到给某人以后,该号码对应的电话端口只可为此人所用。因为别人用这个号码只能拨出电话,但是该端口接听的只能是该号码主人的被叫电话。这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3、并且,在现有电话使用情况中,当你拨通对方的电话号码时,并不能直接确认该接听电话的人是否为本人,同样的当接听者接到来自某人的电话号码以后也不能确认该电话是否为本人所打。如果通话某一方出于恶意可以模仿进行诈骗,在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情况下,这样的固话装置与通话系统就不能够满足要求了。而且,现在电话监听现象日益严重,也对电话通话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接装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接系统;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话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转接装置,包括:第一通信接口、第二通信接口、控制芯片以及电子签名设备接口 ;第一通信接口,连接网络侧;第二通信接口,连接终端;控制芯片包括第一传输接口、第二传输接口、第三传输接口以及处理器,第一传输接口连接第一通信接口,第二传输接口连接第二通信接口,第三传输接口连接电子签名设备接口 ;电子签名设备接口,从电子签名设备接收签到数据,并发送至第三传输接口 ;第三传输接口,将签到数据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将签到数据发送至第一传输接口 ;第一传输接口,将签到数据发送至第一通信接口 ;第一通信接口,将签到数据发送至网络侧;接收来自网络侧的第一数据,将第一数据发送至第一传输接口 ;第一传输接口,将第一数据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将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二数据发送至第二传输接口 ;第二传输接口,将第二数据发送至第二通信接口 ;第二通信接口,将第二数据发送至终端;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三数据,将第三数据发送至第二传输接口 ;第二传输接口,将第三数据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将第三数据对应的第四数据发送至第一传输接口 ;第一传输接口,将第四数据发送至第一通信接口 ;第一通信接口,将第四数据发送至网络侧。此外,处理器,将第一数据发送至第三传输接口 ;第三传输接口,将第一数据发送至电子签名设备接口 ;从电子签名设备接口接收经由电子签名设备对第一数据进行解密后得到的第二数据,并将第二数据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将第三数据发送至第三传输接口 ;第三传输接口,将第三数据发送至电子签名设备接口 ;从电子签名设备接口接收经由电子签名设备对第三数据进行加密后得到的第四数据,并将第四数据发送至处理器。此外,控制芯片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第三传输接口,从电子签名设备接口接收传输密钥,并将传输密钥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将传输密钥发送至存储器;存储器保存传输密钥。此外,控制芯片还包括:加解密器;加解密器与存储器以及处理器相连;处理器,将第一数据发送至加解密器;将第三数据发送至加解密器;加解密器,对第一数据进行解密后得到第二数据,并将第二数据发送至处理器;对第三数据进行加密后得到第四数据,并将第四数据发送至处理器。此外,处理器,通过第一传输接口或者第二传输接口或者第三传输接口接收释放签到数据,将存储器中保存的传输密钥删除。此外,控制芯片为安全芯片。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转接系统,包括电子签名设备以及上述的转接装置;电子签名设备与转接装置的电子签名设备接口连接。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话系统,包括终端以及上述的转接系统。由上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接装置、转接系统以及通话系统,其中转接装置连接终端,并通过电子签名设备接口从电子签名设备接收签到数据,将签到数据通过第一通信接口发送至网络侧,使得用户只需要携带电子签名设备,将电子签名设备连接到任意终端上,便可以通过同一用户的ID(电子签名设备)使用不同的终端拨打或接听电话,实现了用户的ID的灵活移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系统框架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或位置。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转接装置以及基于该转接装置建立的转接系统和通话系统。现有的通话系统中固定电话机通过模拟用户线与程控电话交换机相连接,以用户线信令与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系统和呼叫处理程序相配合,使用户完成摘机、拨号、振铃、送音、通话和挂机等操作。本技术实施例中设置一个转接转接装置,该转接装置具有控制芯片,使得固定电话机可以通过该转接装置支持电子签名设备(也可称为智能密码设备),电子签名设备可以采用具有安全芯片的智能卡,通过无线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通信接口、第二通信接口、控制芯片以及电子签名设备接口;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连接网络侧;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连接终端;所述控制芯片包括第一传输接口、第二传输接口、第三传输接口以及处理器,所述第一传输接口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接口,所述第二传输接口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接口,所述第三传输接口连接所述电子签名设备接口;所述电子签名设备接口,从所述电子签名设备接收签到数据,并发送至所述第三传输接口;所述第三传输接口,将所述签到数据发送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签到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接口;所述第一传输接口,将所述签到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接口;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将所述签到数据发送至网络侧;接收来自所述网络侧的第一数据,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接口;所述第一传输接口,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接口;所述第二传输接口,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接口;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三数据,将所述第三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接口;所述第二传输接口,将所述第三数据发送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三数据对应的第四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接口;所述第一传输接口,将所述第四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接口;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将所述第四数据发送至所述网络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声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