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2361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5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装置包含一显示面板;一触控感测层位于显示面板上,触控感测层包含复数个电极图案,其中该些电极图案系由复数条金属线所组成;一盖板位于触控感测层上;一第一抗紫外光透明胶层位于盖板与触控感测层之间;以及一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位于触控感测层与显示面板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触控装置,特别是有关一种触控感测层具有金属网格薄膜的触控装置。
技术介绍
触控装置(Touch Panel)通常使用于手机、照相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显示屏幕,以便增进操控及讯号输入的便利性。举例来说,目前常见的智能型手机以及平板计算机系使用触控装置,让用户可直接通过屏幕面板输入信息,例如手写识别系统。氧化铟锡因具有优异的透明性质,常用于制备触控装置的触控感测层。但近年来相继发展了其他透明导电材料取代氧化铟锡,例如:奈米碳管薄膜、石墨烯薄膜、金属奈米线薄膜、或金属网格薄膜。其中,金属奈米线薄膜与金属网格薄膜系使用金属线来形成触控感测层上电极图案。但当触控装置暴露于阳光下时,阳光中的紫外光容易使金属线腐蚀变色,甚至产生断路,而使触控装置失去触控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其可吸收阳光中的紫外光,以保护触控感测层中的金属线。本技术之一态样系提供一种触控装置。触控装置包含一显示面板;一触控感测层位于显示面板上,触控感测层包含复数个电极图案,其中该些电极图案系由复数条金属线所组成;一盖板位于触控感测层上;一第一抗紫外光透明胶层位于盖板与触控感测层之间;以及一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位于触控感测层与显示面板之间。根据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该些金属线之材质为银、铜、铝、或其组合。根据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该些金属线之线宽为I至7微米。根据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该些金属线之线宽为I至5微米。根据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触控感测层包含一第一电极层、一第二电极层以及一抗氧化透明胶层。第一电极层包含一第一透明基板,以及复数个第一电极图案位于第一透明基板之一上表面。第二电极层包含一第二透明基板,以及复数个第二电极图案位于第二透明基板之一上表面。根据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触控感测层包含一第一电极层、一第二电极层以及一抗氧化透明胶层。第一电极层包含一第一透明基板,以及复数个第一电极图案位于第一透明基板之一下表面。第二电极层包含一第二透明基板,以及复数个第二电极图案位于第二透明基板之一下表面。根据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触控感测层包含一第一电极层、一第二电极层以及一抗氧化透明胶层。第一电极层包含一第一透明基板,以及复数个第一电极图案位于第一透明基板之一上表面。第二电极层包含一第二透明基板,以及复数个第二电极图案位于第二透明基板之一下表面。其中,抗氧化透明胶层系位于第二透明基板与第一电极图案之间。根据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触控感测层包含一第一电极层、一第二电极层以及一抗氧化透明胶层。第一电极层包含一第一透明基板,以及复数个第一电极图案位于第一透明基板之一下表面。第二电极层包含一第二透明基板,以及复数个第二电极图案位于第二透明基板之一上表面。其中,抗氧化透明胶层位于第一电极图案与第二电极图案之间,并电性绝缘该些第一电极图案与该些第二电极图案。根据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触控感测层包含一第一透明基板,具有相对的一上表面与一下表面。复数个第一电极图案设置于上表面,而复数个第二电极图案设置于下表面。根据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触控感测层包含一第一透明基板,具有相对的一上表面与一下表面。复数个第一电极图案与复数个第二电极图案均设置于上表面,其中第一电极图案包含一电桥。一绝缘层设置于电桥与第二电极图案之间,并电性绝缘第一电极图案与第二电极图案。【附图说明】为让本技术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之详细说明如下:第IA图绘示根据本技术部分实施方式之一种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第IB图为第IA图的触控感测层中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的示意图。第2图为触控感测层中的金属线在不同阳光照射时间下的电阻值;第3图绘示根据本技术其他部分实施方式之一种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第4图绘示根据本技术其他部分实施方式之一种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第5图绘示根据本技术其他部分实施方式之一种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第6A图绘示根据本技术其他部分实施方式之一种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第6B图为第6A图中触控感测层的示意图;第7A图绘示根据本技术其他部分实施方式之一种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以及第7B图为第7A图中触控感测层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之复数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请参阅第IA图,第IA图绘示根据本技术部分实施方式之一种触控装置的剖面不意图。如第IA图所不,一触控装置100包含一盖板110、一第一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20、一第一电极层130、一抗氧化透明胶层140、一第二电极层150、一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60以及一显示面板170,其中第一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20与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60包含抗紫外光剂。且第一电极层130、抗氧化透明胶层140与第二电极层150共同组成一触控感测层。第一电极层130包含一第一透明基板132、复数个第一电极图案134与复数条第一导线136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132的上表面。第二电极层150包含一第二透明基板152、复数个第二电极图案154与复数条第二导线156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152的上表面。其中,第一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20位于盖板110与第一电极层130之间,令使盖板110与第一电极层130达成稳定结合,且第一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20直接接触第一电极层130中的第一电极图案134 ;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160位于第二电极层150与显示面板170之间,令使第二电极层150与显示面板170达成稳定结合;而抗氧化透明胶层140位于第一电极层130与第二电极层150之间,令使第一电极层130与第二电极层150达成稳定结合。更清楚地说,抗氧化透明胶层140位于第二电极图案154与第一透明基板132之间。在本技术之部分实施例中,盖板110的材料可为玻璃、塑料或石英,但并不以此为限,盖板110系作为触控装置100的保护盖板,并且盖板110的上表面系触控装置100的触控接触面。在本技术之其他部分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70为一液晶显示面板或一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本技术之其他部分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基板132与第二透明基板152为一玻璃基板,其中玻璃基板可为钙钠玻璃或硅铝酸盐玻璃。请在参阅第IA图的同时参阅第IB图,第IB图为第IA图中触控结构层中第一电极层130与第二电极层150的示意图。如第IB图所示,第一电极层130包含复数个第一电极图案134沿着第一方向排列于第一透明基板132上,以及复数条第一导线136位于第一透明基板132上,并电性连接至第一电极图案134。而第二电极层150包含复数个第二电极图案154沿着第二方向排列于第二透明基板152上,以及复数条第二导线156位于第二透明基板152上,并电性连接至第二电极图案154。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电极图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装置,包含:一显示面板;一触控感测层位于该显示面板上,该触控感测层包含复数个电极图案,其中该些电极图案系由复数条金属线所组成;一盖板位于该触控感测层上;其中,一第一抗紫外光透明胶层位于该盖板与该触控感测层之间;以及一第二抗紫外光透明胶层位于该触控感测层与该显示面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炘陈丽娴洪婷婷梁龙梅
申请(专利权)人: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