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电热水袋电连接使用的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电热水袋的电路(1)包括插座(XS),其特征在于,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2)包括插头(XP),该插头(XP)包括用于与插座(XS)插合的两个插极,两个插极分别电连接市电的两个相,还包括直流电机(M),以及提供直流电的市电降压整流电路(8),该市电降压整流电路(8)的市电电连接部分与插头(XP)串联或并联。使用时,插头与插座插合后,既可将电动加热装置固定在电热水袋上,如果市电电连接部分与插头两者并联,同时也可为电热水袋的电路电连接市电;如果两者串联,同时也可为电热水袋的电路和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电连接市电。为此本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连接简单操控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与电热水袋电连接使用的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所述电热水袋包括电热水袋的电路,所述电热水袋的电路包括插座。电热水袋,俗称还包括贮水式电暖宝、电暖袋等。
技术介绍
电热水袋可以用于对身体的各个部位加热保暖。目前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其一,如通过发热元件如发热管或发热网对普通液体或利于加热的液体实施电液分离式加热,当到达预定温度后由如温控开关切断电源,这种电热水袋相对安全不易漏电,但加热较慢;其二,如通过电极直接与导电溶液通电产生电磁回路加热,当到达预定温度后由如温控开关切断电源,这种电热水袋相对加热较快,但易漏电,值得注意的是,鉴于安全性考虑,电极式加热的电热水袋已经逐渐被禁用于人体取暖。但是无论上述哪种类型的电热水袋,都存在不能均匀地对所有液体加热的缺陷,特别是通过发热元件对液体实施电液分离式加热的电热水袋,该缺陷更为明显。加热时,如果实施手动摇匀,不仅麻烦,还会因带电使用而产生安全隐患,如漏电或损坏部件等。为了实现电热水袋在加热过程中,能够自动、方便、安全地对其内所有的液体均匀地加热,可与其配套使用一种电动加热装置,通过振动或摆动等机械运动方式辅助完成。为此对现有的电热水袋与配套使用的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作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值得探索和研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电热水袋电连接使用的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使电热水袋与电动加热装置在配套使用时方便操控;本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既可单独应用制造成电动加热装置销售,也可将电热水袋与应用有本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的电动加热装置同时制造销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与电热水袋电连接使用的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所述电热水袋包括电热水袋的电路,所述电热水袋的电路包括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加热装置包括所述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所述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包括插头,该插头包括用于可与所述插座插合的两个插极,所述插头的两个插极分别可电连接市电的两个相,还包括为所述电动加热装置提供动力的直流电机,以及用于为所述直流电机提供直流电的市电降压整流电路,该市电降压整流电路包括市电电连接部分,所述市电电连接部分与所述插头串联或并联;当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插合后,可用于将所述电动加热装置固定在所述电热水袋上或/和为所述电热水袋的电路电连接市电。使用时,插头与插座插合后,既可将电动加热装置固定在电热水袋上,如果市电电连接部分与插头两者并联,同时也可为电热水袋的电路电连接市电;如果市电电连接部分与插头两者串联,同时也可为电热水袋的电路和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电连接市电。上述插头包括第一、二插极,所述插座与之对应包括第一、二座极;所述电热水袋的电路还包括温控开关和发热元件,所述温控开关、发热元件串接后分别与所述插座XS的第一、二座极S1、S2电连接,所述发热元件受所述温控开关的控制;所述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还包括用于与市电电连接的市电第一电连接点和市电第二电连接点,所述市电第一电连接点和市电第二电连接点分别电连接所述插头的第一、二插极。上述市电电连接部分与所述插头并联;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插合后,所述市电降压整流电路的市电电连接部分与所述温控开关、所述发热元件都构成并联电路,所述市电降压整流电路的市电电连接部分不受所述温控开关的控制。上述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还包括用于控制直流电机是否通电的手动开关,该手动开关与所述直流电机串联。上述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直流电机是否通电的第二发光二极管,该第二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直流电机并联;或/和所述电热水袋的电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发热元件是否通电的第一发光二极管,该第一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发热元件并联。上述市电电连接部分与所述插头串联;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插合后,所述市电降压整流电路的市电电连接部分、所述温控开关和所述发热元件三者构成串联电路,其中所述市电降压整流电路的市电电连接部分和所述发热元件同步受所述温控开关的控制,进而同时控制所述发热元件和所述直流电机是否通电。上述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和所述电热水袋的电路是否通电的第二发光二极管,该第二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直流电机并联;或/和所述电热水袋的电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发热元件是否通电的第一发光二极管,该第一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发热元件并联。上述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包括电源插的电路与动力装置的电路;所述动力装置的电路包括所述直流电机和插头,所述电源插的电路包括所述市电降压整流电路、市电第一电连接点和市电第二电连接点;所述电源插的电路与动力装置的电路之间采用用于延长距离或/和实现柔性连接的延长电线电连接。这样在使用中,可以仅将动力装置固定在电热水袋上,既可以减轻动力装置的自身重量以获得更大的振动或摆动力,同时又能减少对电热水袋的压力以防电热水袋的部件被压坏。上述电源插的电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市电第一电连接点和市电第二电连接点是否电连接市电的第三发光二极管,该第三发光二极管通过串接电阻降压限流后分别与所述市电第一电连接点和市电第二电连接点电连接。上述市电降压整流电路包括由电源变压器或电容降压与桥式整流器构成,或也可由开关电源电路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与电热水袋电连接使用的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包括插头,该插头包括用于与插座插合的两个插极,插头的两个插极分别电连接市电的两个相,还包括为电动加热装置提供动力的直流电机,以及用于为直流电机提供直流电的市电降压整流电路,该市电降压整流电路包括市电电连接部分,市电电连接部分与插头串联或并联。使用时,插头与插座插合后,既可将电动加热装置固定在电热水袋上,如果市电电连接部分与插头两者并联,同时也可为电热水袋的电路电连接市电;如果市电电连接部分与插头两者串联,同时也可为电热水袋的电路和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电连接市电。为此本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连接简单操控方便。具体制造时,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既可单独应用制造成电动加热装置销售,也可将电热水袋与应用有本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的电动加热装置同时制造销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与电热水袋电连接使用的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具体应用到电动加热装置,且电动加热装置位于电热水袋之上,两者位于未插合状态时的透视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与电热水袋电连接使用的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4是图3所示的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具体应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电热水袋电连接使用的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所述电热水袋(11)包括电热水袋的电路(1),所述电热水袋的电路(1)包括插座(XS),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加热装置(21)包括所述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2),所述电动加热装置的电路(2)包括插头(XP),该插头(XP)包括用于可与所述插座(XS)插合的两个插极,所述插头(XP)的两个插极分别可电连接市电的两个相,还包括为所述电动加热装置(21)提供动力的直流电机(M),以及用于为所述直流电机(M)提供直流电的市电降压整流电路(8),该市电降压整流电路(8)包括市电电连接部分,所述市电电连接部分与所述插头(XP)串联或并联;当所述插头(XP)与所述插座(XS)插合后,可用于将所述电动加热装置(21)固定在所述电热水袋(11)上或/和为所述电热水袋的电路(1)电连接市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碧海,
申请(专利权)人:鲍碧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