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关跃奇专利>正文

主从式双滚筒绞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1833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3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从式双滚筒绞线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前滚筒和后滚筒,两个滚筒表面均具有螺旋圆弧凹槽;前滚筒通过前滚筒轴、圆柱滚子轴承、前滚筒轴承座安装于滚筒前座和滚筒后座之间;后滚筒通过后滚筒轴、圆柱滚子轴承、后滚筒轴承座与前滚筒并列安装于所述滚筒前座和滚筒后座之间;前滚筒轴位于滚筒前座的轴端伸出并与动力设备联接;前滚筒和后滚筒之间上部设有与前滚筒轴和后滚筒轴平行的定位支撑杆,定位支撑杆的两端通过螺母、垫圈固定于滚筒前座和滚筒后座之间;滚筒后座的侧边设有支座,支座上连接有左半支架和右半支架,左半支架和右半支架的中间设有支承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减少拉绳磨损、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机动绞磨机上的主从式双滚筒绞线 目.0
技术介绍
野外作业因无电、道路崎岖,所使用的机械装置都希望其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省力。在野外架线作业过程中需要将电线等拉到一定高度,并形成一定的张力,此项作业采用的设备为机动绞磨机。机动绞磨机主要由动力设备、换向装置、减速器、绞线装置组成,是一种主要用于实现电力输送架线、林业部门伐木时将所伐树木从山上放下山的装置。该装置是利用动力设备(汽、柴油机)产生主动力,利用人力牵引将电线等拉到一定高度,并形成一定的张力;或将所伐树木从山上放到山下。目前,所用机动绞线设备的绞线滚筒多采用单筒锥形结构或双驱双筒结构。单筒锥形结构其拉绳无序排列且绳间相互挤压,人工拉线时工人劳动强度大。双筒结构全部采用等直径前后滚筒同时驱动,主从动齿轮相互干涉,形成附加阻力,加剧传动齿轮磨损;且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减少拉绳磨损、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的主从式双滚筒绞线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主从式双滚筒绞线装置,它包括前滚筒和后滚筒,两个滚筒表面均具有螺旋圆弧凹槽;前滚筒通过前滚筒轴、圆柱滚子轴承、前滚筒轴承座安装于滚筒前座和滚筒后座之间;后滚筒通过后滚筒轴、圆柱滚子轴承、后滚筒轴承座与前滚筒并列安装于所述滚筒前座和滚筒后座之间;所述前滚筒轴位于滚筒前座的轴端伸出并与动力设备的减速器输出轴联接;所述前滚筒和后滚筒之间上部设有与前滚筒轴和后滚筒轴平行的定位支撑杆,定位支撑杆的两端通过螺母、垫圈固定于滚筒前座和滚筒后座之间;所述滚筒后座的侧边设有支座,支座上连接有左半支架和右半支架,左半支架和右半支架的中间设有支承轴。具体的,所述位于滚筒前座和滚筒后座内的前滚筒轴承座外侧分别设有前盖和后座左封盖;所述位于滚筒前座和滚筒后座内的后滚筒轴承座外侧分别设有前座封盖和后座右封盖;所述圆柱滚子轴承的内侧均设有挡圈。具体的,所述前滚筒半径大于后滚筒半径,所述前滚筒与后滚筒的表面螺旋圆弧凹槽轴向错位半个凹槽的宽度。本技术的绞线双滚筒采用单驱式(主从式)并排同向滚动带圆弧凹槽的双圆柱滚筒结构;即只用一输入轴将来自减速器方向的输出扭矩传输给主动滚筒,从动滚筒由牵引绳带动旋转,由减速器方向输入传动扭矩。大滚筒为主动滚筒,通过牵引绳带动小滚筒转动,并实现牵引。本装置由前滚筒轴输入动力(扭矩),将动力通过前滚筒上的圆弧凹槽将动力传递给缠绕在滚筒上的钢丝绳,钢丝绳一方面带动后滚筒旋转,另一方面将动力输出,实现做功。前、后滚筒圆弧凹槽轴向错位半个凹槽实现拉绳有序排列。通过前、后滚筒圆弧凹槽与拉绳间的摩擦阻力可大幅降低人工牵绳拉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的滚筒与拉绳接触面采用圆弧结构,解决了目前锥形单筒正反向绞线过程中因拉绳间相互挤压造成拉绳磨损问题,同时在相同缠绕圈数及滚筒直径不增大的情况下将大幅增加绞绳与滚筒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2)在给拉绳相同拉力情况下可大幅增加其绞线张力,降低拉线工人的劳动强度。(3)采用主从式(单)驱动模式因取消了两筒上的传动齿轮,从而解决了目前普遍采用双驱动双滚筒啮合齿轮互相干涉问题。(4)每套装置至少减少了三个齿轮,用一根过渡齿轮轴,可节约成本300多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参见图1、图2、图3,本实施例包括前滚筒13和后滚筒12,从图1、图3中可见,两个滚筒表面均具有螺旋圆弧凹槽,前滚筒13半径大于后滚筒12半径,前滚筒13与后滚筒12的表面螺旋圆弧凹槽轴向错位半个凹槽的宽度。前滚筒13通过前滚筒轴11、圆柱滚子轴承8、前滚筒轴承座15安装于滚筒前座14和滚筒后座6之间;后滚筒12通过后滚筒轴10、圆柱滚子轴承8、后滚筒轴承座7与前滚筒13并列安装于滚筒前座14和滚筒后座6之间;前滚筒轴11位于滚筒前座14的轴端伸出并与动力设备的减速器输出轴联接;前滚筒13和后滚筒12之间上部设有与前滚筒轴11和后滚筒轴10平行的定位支撑杆24,定位支撑杆24的两端通过螺母22、垫圈23固定于滚筒前座14和滚筒后座6之间;滚筒后座6的侧边设有支座21,支座21上连接有左半支架3和右半支架2,左半支架3和右半支架2的中间设有支承轴I。从图1中可见,位于滚筒前座14和滚筒后座6内的前滚筒轴承座15外侧分别设有前盖17和后座左封盖5 ;位于滚筒前座14和滚筒后座6内的后滚筒轴承座7外侧分别设有前座封盖16和后座右封盖4 ;圆柱滚子轴承8的内侧均设有挡圈9。图1中,18,19,20分别表示垫圈、螺栓、螺母。【主权项】1.一种主从式双滚筒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滚筒和后滚筒,两个滚筒表面均具有螺旋圆弧凹槽;前滚筒通过前滚筒轴、圆柱滚子轴承、前滚筒轴承座安装于滚筒前座和滚筒后座之间;后滚筒通过后滚筒轴、圆柱滚子轴承、后滚筒轴承座与前滚筒并列安装于所述滚筒前座和滚筒后座之间;所述前滚筒轴位于滚筒前座的轴端伸出并与动力设备的减速器输出轴联接;所述前滚筒和后滚筒之间上部设有与前滚筒轴和后滚筒轴平行的定位支撑杆,定位支撑杆的两端通过螺母、垫圈固定于滚筒前座和滚筒后座之间;所述滚筒后座的侧边设有支座,支座上连接有左半支架和右半支架,左半支架和右半支架的中间设有支承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主从式双滚筒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滚筒前座和滚筒后座内的前滚筒轴承座外侧分别设有前盖和后座左封盖;所述位于滚筒前座和滚筒后座内的后滚筒轴承座外侧分别设有前座封盖和后座右封盖;所述圆柱滚子轴承的内侧均设有挡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主从式双滚筒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滚筒半径大于后滚筒半径,所述前滚筒与后滚筒的表面螺旋圆弧凹槽轴向错位半个凹槽的宽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主从式双滚筒绞线装置。本技术包括前滚筒和后滚筒,两个滚筒表面均具有螺旋圆弧凹槽;前滚筒通过前滚筒轴、圆柱滚子轴承、前滚筒轴承座安装于滚筒前座和滚筒后座之间;后滚筒通过后滚筒轴、圆柱滚子轴承、后滚筒轴承座与前滚筒并列安装于所述滚筒前座和滚筒后座之间;前滚筒轴位于滚筒前座的轴端伸出并与动力设备联接;前滚筒和后滚筒之间上部设有与前滚筒轴和后滚筒轴平行的定位支撑杆,定位支撑杆的两端通过螺母、垫圈固定于滚筒前座和滚筒后座之间;滚筒后座的侧边设有支座,支座上连接有左半支架和右半支架,左半支架和右半支架的中间设有支承轴。本技术能减少拉绳磨损、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IPC分类】B66D1-26【公开号】CN204508658【申请号】CN201520130723【专利技术人】关跃奇, 关汗青 【申请人】关跃奇【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申请日】2015年3月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从式双滚筒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滚筒和后滚筒,两个滚筒表面均具有螺旋圆弧凹槽;前滚筒通过前滚筒轴、圆柱滚子轴承、前滚筒轴承座安装于滚筒前座和滚筒后座之间;后滚筒通过后滚筒轴、圆柱滚子轴承、后滚筒轴承座与前滚筒并列安装于所述滚筒前座和滚筒后座之间;所述前滚筒轴位于滚筒前座的轴端伸出并与动力设备的减速器输出轴联接;所述前滚筒和后滚筒之间上部设有与前滚筒轴和后滚筒轴平行的定位支撑杆,定位支撑杆的两端通过螺母、垫圈固定于滚筒前座和滚筒后座之间;所述滚筒后座的侧边设有支座,支座上连接有左半支架和右半支架,左半支架和右半支架的中间设有支承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跃奇关汗青
申请(专利权)人:关跃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