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覃明文专利>正文

自动冷却恒温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17368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2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冷却恒温水壶,包括上下设置有开口的杯体(1)、加热盘(2)、底座(3)、电源输入端(32)、感温探头(7)、控制芯片(8)和控制面板(9),所述加热盘(2)固定安装在杯体(1)内,该加热盘(2)包括密封盘(21)和发热件(22),该密封盘(21)封堵杯体(1)下侧的开口,所述底座(3)固定安装在杯体(1)底部,该底座(3)上开有通气孔(3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盘(21)下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片(5),所述散热片(5)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却风扇(6),该冷却风扇(6)垂直安装。有益效果:能够实现自动加热与冷却,同时冷却效率高;结构紧凑,所需空间小;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壶,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冷却恒温水壶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水壶是一种常见的用品,但目前很多水壶都没有测温装置也没有快速降温功能,若壶中液体温度较高需要等待自然冷却,无法使用其他方法将壶中液体快速降温,特别在冲奶时需要用到合适温度的温水,给使用带来不便。专利申请号为200520091640.4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方便水壶,包括圆柱形壶体和壶盖,在壶体内设置有夹层,在壶体内安装带有数字显示的电子测温装置,电子测温装置透过夹层伸入壶体内层;在壶体的底部设有微型风扇和透气孔。当使用时,使用者把热水倒入壶体后,可通过数字显示了解液体温度;当需要降温时,可闭合风扇开关,使其旋转吹风,通过增大空气流量实心降温目的,空气从壶体底部的透气孔流出。但本专利公开的方便水壶降温效率不高,无法达到快速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加热降温且降温效率高的自动冷却恒温水壶。为了解决本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冷却恒温水壶,包括上下设置有开口的杯体、加热盘、底座、电源输入端、感温探头、控制芯片和控制面板,所述加热盘固定安装在杯体内,该加热盘包括密封盘和发热件,该密封盘封堵杯体下侧的开口,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杯体底部,该底座上开有通气孔,所述杯体、加热盘和底座形成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盘下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却风扇,该冷却风扇垂直安装,所述电源输入端与控制芯片连接后分别与控制面板、发热件和冷却风扇、感温探头连接。本技术通过在密封盘下侧固定散热片能够加快自动冷却恒温水壶中液体降温,而且将冷却风扇垂直安装在散热片内能够加速空气的流通提高散热效率,而且垂直设置冷却风扇结构更加合理空气流通效率更高。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密封盘中间区域向上凸起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的设置可以使密封盘此区域处于液体包裹范围内,为后续工作提供方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散热片为凸字形且与容纳腔对应。这种将散热片放入容纳腔的方式加大了散热片与密封盘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感温探头固定安装在容纳腔内。感温探头固定在容纳腔内测到的温度更加准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发热件为环形发热环且固定安装在密封盘底部。发热件设置为环形能够避免发热件过于接近感温探头而影响测到温度的准确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通气孔分别设置在冷却风扇两侧。通气孔设置在冷却风扇两侧可以形成一个空气流通的通路,加快降温速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水杯包括储水部和扣合部,该扣合部为储水部向内形成的凹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储水部、扣合部、密封盘和底座之间通过垫圈密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密封盘和底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控制芯片和控制面板设置在自动冷却恒温水壶的把手上。总的来说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能够实现自动加热与冷却,同时冷却效率高;2、结构紧凑,所需空间小;3、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自动冷却恒温水壶剖面图;图2本技术自动冷却水壶剖面局部放大图;其中:1 一杯体,11 一储水部,12—扣合部;2—加热盘,21—密封盘,22—发热件,23—容纳腔;3一底座,31 —通气孔,32 —电源输入端;4—垫圈;5—散热片;6—冷却风扇;7—感温探头;8—控制芯片;9一控制面板;10—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的自动冷却恒温水壶,包括上下设置有开口的杯体1、加热盘2、底座3、垫圈4、散热片5、冷却风扇6、感温探头7、控制芯片8、控制面板9和螺栓10。如图1和图2所示,水杯I为圆柱形,该水杯I底部向内凹陷即将整个水杯I分为上部的储水部11和向内凹陷形成的扣合部12 ;加热盘2固定安装在杯体I内,该加热盘2包括密封盘21和环形发热环22,该密封盘21封堵杯体I的储水部11下侧开口且固定在储水部11和扣合部12的交接处,密封盘21中间区域向上凸起形成容纳腔23,环形发热环22固定安装在密封盘21底部且环绕容纳腔23所在区域设置;底座3固定安装在杯体I底部与扣合部12形状相对应,该底座3与扣合部12卡合时使整个自动冷却温水装置为圆柱形,该底座3上开有便于空气流通的通气孔31,同时电源输入端32设置在底座3上,其中电源输入端32可以设置在底座3底面也可以设置在侧壁上,当然电源输入端32也可以通过外接电源线的方式实现;当底座3与杯体的扣合部12相互卡合时,杯体1、加热盘2和底座3形成空腔且储水部11、扣合部12、密封盘21和底座3之间通过垫圈4密封,密封盘21和底座3之间通过螺栓10固定;密封盘21下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片5,该散热片5为凸字形且与容纳腔23对应,感温探头7同样固定安装在容纳腔23内,散热片5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却风扇6,该冷却风扇6垂直安装,通气孔31分别设置在冷却风扇6两侧;电源输入端32与控制芯片8连接后分别与控制面板9、环形发热环22和冷却风扇6、感温探头7连接,其中控制芯片8和控制面板9设置在自动冷却恒温水壶的把手上。使用时,先将电源输入端32接上电源,按下控制面板9上的按钮后控制芯片8将启动环形发热环22开始对储水部11内的水进行加热,感温探头7将检测到的温度反馈给控制芯片8,当储水部11中的水沸腾后控制芯片8将启动冷却风扇6进行降温,当温度降到50度后冷却风扇6停止工作并对储水部中的水进行保温处理;当然可以通过感温探头7和控制芯片8的配合设定为其它操作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主权项】1.一种自动冷却恒温水壶,包括上下设置有开口的杯体(I)、加热盘(2)、底座(3)、电源输入端(32)、感温探头(7)、控制芯片(8)和控制面板(9),所述加热盘(2)固定安装在杯体(I)内,该加热盘(2 )包括密封盘(21)和发热件(22 ),该密封盘(21)封堵杯体(I)下侧的开口,所述底座(3)固定安装在杯体(I)底部,该底座(3)上开有通气孔(31),所述杯体(I )、加热盘(2)和底座(3)形成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盘(21)下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片(5),所述散热片(5)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却风扇(6),该冷却风扇(6)垂直安装,所述电源输入端(32)与控制芯片(8)连接后分别与控制面板(9)、发热件(22)和冷却风扇(6)、感温探头(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冷却恒温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盘(21)中间区域向上凸起形成容纳腔(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冷却恒温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5)为凸字形且与容纳腔(23)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冷却恒温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探头(7)固定安装在容纳腔(23)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冷却恒温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22)为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冷却恒温水壶,包括上下设置有开口的杯体(1)、加热盘(2)、底座(3)、电源输入端(32)、感温探头(7)、控制芯片(8)和控制面板(9),所述加热盘(2)固定安装在杯体(1)内,该加热盘(2)包括密封盘(21)和发热件(22),该密封盘(21)封堵杯体(1)下侧的开口,所述底座(3)固定安装在杯体(1)底部,该底座(3)上开有通气孔(31),所述杯体(1)、加热盘(2)和底座(3)形成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盘(21)下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片(5),所述散热片(5)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却风扇(6),该冷却风扇(6)垂直安装,所述电源输入端(32)与控制芯片(8)连接后分别与控制面板(9)、发热件(22)和冷却风扇(6)、感温探头(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果敏
申请(专利权)人:覃明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