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爱民专利>正文

一种妇产科手术产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17253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2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妇产科手术产床,包括底座、床板、靠板、腿板和万向轮;床板的左端通过设置的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靠板;在靠板的下表面连接有升降电动推杆,升降电动推杆与靠板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控制按钮通过控制线与气缸连接;在床板的两侧设置有扶手;所述床板的右端内设有空腔,空腔内滑动安装有腿板,在腿板的右端设置有与腿板垂直的踏板;所述床板以及靠板的下方设置有减震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按钮来调节靠板的角度,为产妇提供最佳的施力位置,调节腿板伸入到空腔内的长度,使踏板与产妇的脚接触,手术过程中产妇手扶在扶手上,起到支撑作用,方便施力;减震弹簧能有效避免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颠簸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妇产科手术产床
技术介绍
分娩对女性来说是人生一件大事,不仅是女性生理发生改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经历一次严峻的精神、心理和体能的考验,多数产妇普遍存在着怕产痛、怕难产、怕畸形的“三怕”心理,由此产生焦虑、不安和恐惧,这些不良情绪容易引起大脑表层功能紊乱,而导致子宫颈口不易扩张或扩张不足,延长分娩过程,甚至引发难产,因此研制出更加舒适和实用的产床对于孕妇来说已经变得更加的迫切,这不仅仅提高了产妇的舒适度,同时也提高了孩子的出生率,降低了生产过程中产生危险的概率;好的产床能够帮助产妇顺利的生下孩子,也能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保证产妇和孩子的平安,传统的产床不能满足使用者的多种需求,不便于产妇施力,大大增加了产妇在顺产中的困难,给医务人员的工作造成了一定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产妇提供最佳的施力位置,方便施力,具有减震功能的妇产科手术产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妇产科手术产床,包括底座、床板、靠板、腿板和万向轮;所述床板设置在底座的上方,床板的左端通过设置的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靠板,靠板绕第二转轴转动,靠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头枕,头枕通过螺丝紧固在靠板上;在靠板的下表面连接有升降电动推杆,升降电动推杆与靠板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升降电动推杆上设有气缸,气缸的下端通过铰链铰接在底座上,在床板的侧面上安装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通过控制线与气缸连接;在床板的两侧设置有扶手,扶手上套设有防滑套;所述床板的右端内设有空腔,空腔内滑动安装有腿板,在空腔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外通孔,外通孔均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腿板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内通孔,内通孔与外通孔的直径相等,且内通孔与外通孔在同水平面上,在腿板的右端设置有与腿板垂直的踏板;所述床板以及靠板的下方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底座的下方滑动设置有储物盒;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进一步的:所述靠板的长度为床板长度的一半。进一步的:所述腿板伸入到空腔内的长度为200?500mm。进一步的:所述外通孔两两之间的距离为10?15mm。进一步的:所述踏板的高度为100?200mm。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弹簧的厚度为10?3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控制按钮来调节靠板的角度,将产妇的上半身抬起,在分娩过程中,靠板对后背起到支撑作用,方便产妇施力,为产妇提供最佳的施力位置,调节腿板伸入到空腔内的长度,使踏板与产妇的脚接触,在用固定销将腿板固定,手术过程中产妇手扶在扶手上,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双手握紧扶手,起到支撑作用,方便施力,使其配合医生完成生产;靠板上方设有头枕,便于对产妇头部进行固定;减震弹簧能有效避免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颠簸感。【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妇产科手术产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床板,3-靠板,4-减震弹簧,5-升降电动推杆,6-第一转轴,7-头枕,8-第二转轴,9-扶手,10-腿板,11-内通孔,12-外通孔,13-踏板,14-储物盒,15-较链,16-万向轮,17-控制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妇产科手术产床,包括底座1、床板2、靠板3、腿板10和万向轮16 ;所述床板2设置在底座I的上方,床板2的左端通过设置的第二转轴8转动连接有靠板3,靠板3绕第二转轴8转动,使靠板3能够改变其与水平面的倾斜角,靠板3的长度为床板2长度的一半,靠板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头枕7,头枕7通过螺丝紧固在靠板3上,使头枕7固定,避免其掉落;在靠板3的下表面连接有升降电动推杆5,升降电动推杆5与靠板3通过第一转轴6转动连接,升降电动推杆5上设有气缸,使其推动升降电动推杆5,气缸的下端通过铰链15铰接在底座I上,升降电动推杆5推动靠板3,改变靠板3的倾斜角度,为产妇提供一个最佳的施力位置,在床板2的侧面上安装有控制按钮17,控制按钮17通过控制线与气缸连接,通过控制按钮17控制升降电动推杆5,以此来调节倾斜角,方便产妇自己调节,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在床板2的两侧设置有扶手9,扶手9上套设有防滑套,增大手掌与扶手9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打滑;所述床板2的右端内设有空腔,空腔内滑动安装有腿板10,腿板10伸入到空腔内的长度为200?500mm,在空腔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外通孔12,外通孔12均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两两之间的距离为10?15mm,所述腿板10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内通孔11,内通孔11与外通孔12的直径相等,且内通孔11与外通孔12在同水平面上,腿板10通过内通孔11与外通孔12重合,并且插入固定销,便可以将腿板10固定不动,调节起来非常方便快捷,且调节结构接单,容易实现,在腿板10的右端设置有与腿板10垂直的踏板13,踏板13的高度为100?200mm ;所述床板2以及靠板3的下方设置有减震弹簧4,减震弹簧4能有效避免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颠簸感,减震弹簧4的厚度为10?30mm,节省空间和成本;所述底座I的下方滑动设置有储物盒14,储物盒14内装填有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垃圾,避免垃圾乱扔而影响手术室环境卫生;所述底座I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6,使手术产床便于移动及清洗。手术床在使用时,通过控制按钮17来调节靠板3的角度,将产妇的上半身抬起,在分娩过程中,靠板对后背起到支撑作用,方便产妇施力,为产妇提供最佳的施力位置,调节腿板10伸入到空腔内的长度,使踏板13与产妇的脚接触,在用固定销将腿板10固定,手术过程中产妇手扶在扶手9上,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双手握紧扶手9,起到支撑作用,方便施力,使其配合医生完成生产;靠板3上方设有头枕,便于对产妇头部进行固定;减震弹簧4能有效避免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颠簸感。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主权项】1.一种妇产科手术产床,包括底座(I)、床板(2)、靠板(3)、腿板(10)和万向轮(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2)设置在底座(I)的上方,床板(2)的左端通过设置的第二转轴(8)转动连接有靠板(3),靠板(3)绕第二转轴(8)转动,靠板(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头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妇产科手术产床,包括底座(1)、床板(2)、靠板(3)、腿板(10)和万向轮(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2)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床板(2)的左端通过设置的第二转轴(8)转动连接有靠板(3),靠板(3)绕第二转轴(8)转动,靠板(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头枕(7),头枕(7)通过螺丝紧固在靠板(3)上;在靠板(3)的下表面连接有升降电动推杆(5),升降电动推杆(5)与靠板(3)通过第一转轴(6)转动连接,升降电动推杆(5)上设有气缸,气缸的下端通过铰链(15)铰接在底座(1)上,在床板(2)的侧面上安装有控制按钮(17),控制按钮(17)通过控制线与气缸连接;在床板(2)的两侧设置有扶手(9),扶手(9)上套设有防滑套;所述床板(2)的右端内设有空腔,空腔内滑动安装有腿板(10),在空腔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外通孔(12),外通孔(12)均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腿板(10)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内通孔(11),内通孔(11)与外通孔(12)的直径相等,且内通孔(11)与外通孔(12)在同水平面上,在腿板(10)的右端设置有与腿板(10)垂直的踏板(13);所述床板(2)以及靠板(3)的下方设置有减震弹簧(4);所述底座(1)的下方滑动设置有储物盒(14);所述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杨爱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