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1521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2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触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撕膜结构包括本体与粘胶。本体包括连接部、握持部与变形部。握持部用以被夹膜装置夹持。变形部连接于连接部与握持部之间,变形部具有拉伸性及屈曲性,以容许连接部与握持部之间之距离改变。粘胶位于连接部,粘胶粘贴膜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撕膜结构能够在撕膜的过程中,触控面板不会被推力推动或拉力拉扯而导致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撕膜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日新月异的发展,通过触控面板以操控电子产品的操作模式也逐渐变得普及。而且,由于仅以触控面板就能直接操控电子产品,其简单操作、容易使用的特性,也深受使用者的欢迎。相应地,市场对电子产品的触控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在触控面板的贴合制程中,为了防止触控面板表面的透明电极层沾污或刮伤,通常会在触控面板设有透明电极层的一侧上贴附一层保护膜。在进行后续贴合制程的时候,再将保护膜撕除。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保护膜在撕除过程中,容易造成触控面板的偏移,从而影响后续制程中的贴合精度。因此,如何改善撕膜贴合所造成的偏移情况,有效提升贴合制程中的精度,是业界一个重要的研发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撕膜结构,其在撕膜的过程中,可使触控面板不会被推力推动或拉力拉扯而导致偏移,从而改善后续贴合制程中触控面板与其他电子组件(如显示面板)的贴合精度。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一种撕膜结构包括本体与粘胶。本体包括连接部、握持部与变形部。握持部用以被夹膜装置夹持。变形部连接于连接部与握持部之间,变形部具有拉伸性,以容许连接部与握持部之间之距离改变。粘胶位于连接部,粘胶粘贴膜件。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本体为单一片材结构。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变形部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第一部分连接连接部。第二部分连接握持部。第三部分连接于第一部分之一端与第二部分相对之另一端,使得变形部呈Z字型,其中当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时,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两两相互远离,以容许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之距离改变。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当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向彼此移动时,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两两相互靠近,以容许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之距离改变。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三部分之宽度一致。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的连接处构成倒角。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连接处构成倒角。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粘胶之宽度朝变形部逐渐缩小。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粘胶呈三角形,且所述粘胶的其中一个内角朝向所述变形部。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粘胶呈梯形,且所述粘胶的梯形上底较其梯形下底靠近所述变形部。本技术上述的实施方式与已知现有技术相较,至少具有以下优点:(I)由于撕膜结构的变形部具有拉伸性及屈曲性,因此,在撕膜的过程中,不论是夹膜装置相对膜件所贴附的网版箱先移动、网版箱相对夹膜装置先移动、或是夹膜装置与网版箱同时移动,触控面板均不会被推力推动或拉力拉扯而导致偏移,从而改善后续贴合制程中触控面板与其他电子组件(如显示面板)的贴合精度。(2)变形部呈Z字型可节省掉Z字型中中空部分的材料,使得制造本体的材料得以有效减少,从而有效降低撕膜结构的材料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依照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之撕膜结构的上视图。图2为图1之撕膜结构的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不之。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词汇(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其通常的意涵,其意涵系能够被熟悉此领域者所理解。更进一步的说,上述之词汇在普遍常用之字典中之定义,在本说明书的内容中应被解读为与本技术相关领域一致的意涵。除非有特别明确定义,这些词汇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涵。请参照图1,其为依照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之撕膜结构100的上视图。如图1所示,一种撕膜结构100包括本体110与粘胶120。本体110包括连接部111、握持部112与变形部113。握持部112用以被夹膜装置200(图1未示)夹持。变形部113连接于连接部111与握持部112之间。更具体地说,变形部113包括第一部分113a、第二部分113b与第三部分113c。第一部分113a连接连接部111。第二部分113b连接握持部112。第三部分113c连接于第一部分113a之一端与第二部分113b相对之另一端,使得变形部113呈Z字型,其中当第一部分113a与第二部分113b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时,第一部分113a、第二部分113b与第三部分113c两两相互远离,以容许第一部分113a与第二部分113b之间之距离D2改变,从而使变形部113具有拉伸性,亦即容许连接部111与握持部112之间之距离Dl改变。另一方面,当第一部分113a与第二部分113b向彼此移动时,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两两相互靠近,以容许第一部分113a与第二部分113b之间之距离D2改变,从而使变形部113具有屈曲性,亦即容许连接部111与握持部112之间之距离Dl改变。综上,由于变形部113具有拉伸性及屈曲性,从而可以容许连接部111与握持部112之间之距离Dl改变。再者,变形部113呈Z字型除了可让变形部113具有拉伸性及屈曲性外,更可节省掉Z字型中中空部分的材料,使得制造本体110的材料得以有效减少,从而有效降低撕膜结构100的材料成本。粘胶120位于连接部111,粘胶120粘贴膜件300 (图1未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体110为单一片材结构,亦即连接部111、握持部112与变形部113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请参照图2,其为图1的撕膜结构100的应用示意图。如图2所示,夹膜装置200夹持撕膜结构100的握持部112,而撕膜结构100的粘胶120粘贴膜件300。在本实施方式中,膜件300可贴附于触控面板310上,而膜件300可为保护膜,触控面板310设置在网版箱(图中未示)上,并且可以通过网版箱向上移动,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当膜件300要被撕离触控面板310时,由于撕膜结构100的粘胶120粘贴膜件300,夹膜装置200会藉由拉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撕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包括:连接部;握持部,用以被夹膜装置夹持;以及变形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握持部之间,所述变形部具有拉伸性及屈曲性,以容许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握持部之间之距离改变;以及粘胶,位于所述连接部,所述粘胶粘贴膜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贤斌连仕源毕彤宇赖洪福
申请(专利权)人: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