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0968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1 0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图像形成部,其用含扁平颜料的色调剂在潜像载体上形成色调剂图像;和第二图像形成部,其用不含扁平颜料的色调剂在潜像载体上形成色调剂图像。第一图像形成部形成的色调剂图像和第二图像形成部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被顺序转印到色调剂图像承载体或记录介质。含扁平颜料的色调剂的每粒子的平均带电量小于不含扁平颜料的色调剂的每粒子的平均带电量。转印宽度被设置为大于含扁平颜料的色调剂的粒径,在转印宽度内,在第二图像形成部的潜像载体与色调剂图像承载体或记录介质之间发生转印。在第二图像形成部的潜像载体与色调剂图像承载体或记录介质之间流动的转印电流被设置为大于或等于形成电场所需的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日本第4820110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使用含有用于反射光的片状物质的金色色调剂。在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图像时,感光体上显影的金色色调齐_像和除了金色色调剂图像之外的、包括黄色或透明色的另一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在图像承载体上分层并定影。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按照颜料粒子的扁平面与记录介质的平面平行的取向来排布构成图像的扁平颜料粒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一图像形成部,该第一图像形成部用含有扁平颜料的色调剂在潜像载体上形成色调剂图像;和第二图像形成部,该第二图像形成部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的色调剂在潜像载体上形成色调剂图像。由所述第一图像形成部形成的色调剂图像和由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部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被顺序转印到色调剂图像承载体或记录介质。含有扁平颜料的所述色调剂的每粒子的平均带电量小于不含有扁平颜料的所述色调剂的每粒子的平均带电量。转印宽度(在该转印宽度内,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部的潜像载体与所述色调剂图像承载体或所述记录介质之间发生转印)被设置为大于含有所述扁平颜料的所述色调剂的粒径。在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部的潜像载体与所述色调剂图像承载体或所述记录介质之间流动的转印电流被设置为大于或等于形成电场所需的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含有扁平颜料的所述色调剂的平均粒径大于不含有扁平颜料的所述色调剂的平均粒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含有扁平颜料的所述色调剂的平均粒径是大约6 μ m至大约15 μ 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意一个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色调剂图像承载体是环形带,并且所述色调剂图像承载体的表面的中心面表面粗糙度平均值是大约0.5 μ m或更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意一个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作用在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部的潜像载体与所述色调剂图像承载体之间的转印负重(transfer load)被设置为大约IN或更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意一个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转印宽度被设置为大约5 μ m或更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至第六方面中任意一个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转印电流被设置为大约1.0 μ A或更大。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一图像形成部,该第一图像形成部用含有扁平颜料的色调剂在潜像载体上形成色调剂图像;和第二图像形成部,该第二图像形成部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的色调剂在潜像载体上形成色调剂图像。由所述第一图像形成部形成的色调剂图像和由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部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被顺序转印到色调剂图像承载体或记录介质。由Sm>SC表示的关系被满足,其中,当损失率由M2/M1 (其中,Ml是转印到所述色调剂图像承载体或所述记录介质的色调剂的质量,并且M2是转印到所述色调剂图像承载体并随后附着到下游侧的潜像载体的一部分色调剂的质量)表示时,Sm是含有所述扁平颜料的所述色调剂的损失率,并且Sc是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的所述色调剂的损失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面,提供了根据第八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色调剂的每粒子的平均带电量和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部的潜像载体与所述色调剂图像承载体或所述记录介质之间流动的转印电流中的至少一项被设置为满足Sm>Sc。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与含有扁平颜料的色调剂的每粒子的平均带电量大于不含有扁平颜料的色调剂的每粒子的平均带电量的情况、转印宽度小于含有扁平颜料的色调齐IJ的粒径的情况以及转印电流小于形成电场所需要的值的情况相比,可以以增强图像的金属光泽的取向来排布构成图像的扁平颜料粒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与含有扁平颜料的色调剂的平均粒径小于或等于不含有扁平颜料的色调剂的平均粒径的情况相比,可以以颜料粒子的扁平面与记录介质的平面平行的取向来排布构成图像的扁平颜料粒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与含有扁平颜料的色调剂的平均粒径小于5 μ m或大于16 μ m的情况相比,可以以颜料粒子的扁平面与记录介质的平面平行的取向来排布构成图像的扁平颜料粒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与色调剂图像承载体的表面的中心面表面粗糙度平均值(Sra)大于0.5 μ m的情况相比,可以以颜料粒子的扁平面与记录介质的平面平行的取向来排布构成图像的扁平颜料粒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与转印负重小于IN的情况相比,可以以颜料粒子的扁平面与记录介质的平面平行的取向来排布构成图像的扁平颜料粒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与转印宽度小于5μπι的情况相比,可以以增强图像的金属光泽的取向来排布构成图像的扁平颜料粒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与转印电流小于1.0μ A的情况相比,可以以增强图像的金属光泽的取向来排布构成图像的扁平颜料粒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与满足Sm < Sc (其中,Sm是含有扁平颜料的色调剂的损失率,并且Sc是不含有扁平颜料的色调剂的损失率)的情况相比,可以以增强图像的金属光泽的取向来排布构成图像的扁平颜料粒子。而且,当含有扁平颜料的色调剂粒子彼此交叠时,交叠的色调剂粒子处于使金属光泽变差的取向。通过满足Sm>Sc,去除了处于使金属光泽变差的取向的大量色调剂粒子。由此,增大了处于使金属光泽增强的取向的色调剂粒子的比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面,与色调剂的每粒子的平均带电量和第二图像形成部的潜像载体与色调剂图像承载体或记录介质之间流动的转印电流这两者被设置为满足Sm ( Sc的情况相比,可以以增强图像的金属光泽的取向来排布构成图像的扁平颜料粒子。【附图说明】将基于以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构成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图像形成部的构造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构成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色调剂图像形成部的构造的不意图;图4是示出转印到转印带的金属色色调剂粒子的一部分附着到感光鼓的情况的图;图5是示出一层金属色色调剂粒子的厚度较小并且扁平颜料粒子的反射面具有与纸张部件的平面平行排列而不彼此交叠的理想取向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该层金属色色调剂粒子的厚度较大并且扁平颜料粒子处于以下取向的示意图:该取向中,扁平颜料粒子的反射面随意面向与和纸张部件的平面平行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图7是用于计算动态指数(flop index)的表达式;图8A和图8B是示出如何测量转印宽度的图,其中,图8A示出金属色色调剂附着到感光鼓之前的状态,并且图8B示出金属色色调剂附着到感光鼓之后的状态;图9A是构成金属色色调剂粒子的扁平颜料粒子的平面图,并且图9B是扁平颜料粒子的侧面图;以及图1OA是示出一次转印后转印带上的色调剂的示意图,并且图1OB是示出通过下游侧的一次转印之后转印带上的色调剂和附着到感光鼓的色调剂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首先,将描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和操作。然后,将描述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一图像形成部,该第一图像形成部用含有扁平颜料的色调剂在潜像载体上形成色调剂图像;以及第二图像形成部,该第二图像形成部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的色调剂在潜像载体上形成色调剂图像,其中:由所述第一图像形成部形成的色调剂图像和由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部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被顺序转印到色调剂图像承载体或记录介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的所述色调剂的每粒子的平均带电量小于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的所述色调剂的每粒子的平均带电量;转印宽度被设置为大于含有所述扁平颜料的所述色调剂的粒径,在所述转印宽度内,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部的所述潜像载体与所述色调剂图像承载体或所述记录介质之间发生转印;并且在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部的潜像载体与所述色调剂图像承载体或所述记录介质之间流动的转印电流被设置为大于或等于形成电场所需的值。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岛崇晴池田美穗汤浅宏一郎原岛康充原瞳子柿岛彩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