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遮阳板的挂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0706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1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遮阳板的挂钩,包括与车体钣金固接的挂钩本体,和自所述挂钩本体向远离其自身的一侧延伸并迂回的弯钩,所述弯钩内壁设有弹性凸起部,安装缺口形成于所述弯钩与所述弹性凸起部之间的空隙,汽车遮阳板的转轴自所述安装缺口装入所述弯钩与所述弹性凸起部围成的容置空间内,且所述弹性凸起部与所述转轴抵靠。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弹性凸起部与转轴之间的弹性抵靠,自适应性的调整两者之间的配合间隙,改善其过盈量较大或较小时,配合品质低的缺陷,并降低了配合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遮阳板的挂钩
技术介绍
汽车遮阳板的挂钩用于连接遮阳板,并实现遮阳板的旋转,如图1-2所示,遮阳板挂钩I’包括挂钩本体11’和安装底座12’两部分,安装底座12’上设有螺钉安装孔121’和定位销122’,实现其与车体钣金的固定,挂钩本体11’设有容腔111’,其内包覆遮阳板转轴,且容腔111’留有安装缺口 112’,以实现遮阳板的安装和拆卸。上述的结构中,容腔111’的内壁与遮阳板转轴的配合面大于1/2圆周,两者为过盈配合,且过盈量的大小直接影响配合品质,当过盈量较大,卡入和拔出的操作力较大;当过盈量较小,遮阳板无法正常翻转,因此,增加了配合难度,且配合品质较难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遮阳板的挂钩,可降低两者之间的配合难度,提高配合品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遮阳板的挂钩,包括与车体钣金固接的挂钩本体,和自所述挂钩本体向远离其自身的一侧延伸并迂回的弯钩,所述弯钩内壁设有弹性凸起部,安装缺口形成于所述弯钩与所述弹性凸起部之间的空隙,汽车遮阳板的转轴自所述安装缺口装入所述弯钩与所述弹性凸起部围成的容置空间内,且所述弹性凸起部与所述转轴抵靠。优选地,所述弹性凸起部包括嵌装于所述弯钩内壁的弹片,所述安装缺口形成于所述弹片与所述弯钩之间的空隙,且所述弹片与所述转轴抵靠。优选地,所述弹性凸起部包括与所述弯钩为一体式结构的挡块,所述挡块的一端与所述弯钩的内壁相连接,另一端悬空,所述安装缺口形成于所述挡块与所述弯钩之间的空隙,且所述挡块与所述转轴抵靠。优选地,所述挡块与所述弯钩相连接的一端为薄壁结构。优选地,所述挡块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设于所述挡块靠近所述安装缺口的一端。优选地,所述挡块还设有导向筋,所述转轴沿所述导向筋滑入所述容置空间内。优选地,所述弯钩的内壁还设有多个凸起,各所述凸起沿所述转轴的周向分布,且各所述凸起与所述转轴抵靠。优选地,所述挂钩本体设有包括倒刺状卡脚和膨胀卡扣,所述倒刺状卡脚和所述膨胀卡扣均与车体钣金卡接。优选地,所述挂钩本体还设有减重孔。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遮阳板的挂钩,包括与车体钣金固接的挂钩本体,和自所述挂钩本体向远离其自身的一侧延伸并迂回的弯钩,所述弯钩内壁设有弹性凸起部,安装缺口形成于所述弯钩与所述弹性凸起部之间的空隙,汽车遮阳板的转轴自所述安装缺口装入所述弯钩与所述弹性凸起部围成的容置空间内,且所述弹性凸起部与所述转轴抵靠。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弹性凸起部与转轴之间的弹性抵靠,自适应性的调整两者之间的配合间隙,改善其过盈量较大或较小时,配合品质低的缺陷,并降低了配合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挂钩的轴测图1 ;图2为现有技术的挂钩的轴测图1I ;图3为本技术的挂钩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1 ;图4为本技术的挂钩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1I ;图5为本技术的挂钩的一个实施例与遮阳板的转轴的配合处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A部位的放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图1-2中:1’ -遮阳板挂钩;11’ -挂钩本体;12’ -安装底座;121’ -螺钉安装孔;122’ -定位销;111’ -容腔;112’ -安装缺口。图3-6中:100-挂钩;10_挂钩本体;11_倒刺状卡脚;12_膨胀卡扣;121_中心孔;13-减重孔;20_弯钩;21_挡块;211-导向面;212_导向筋;22_薄壁结构;23_凸起;30_安装缺口 ;40_容置空间;50_车体钣金;60_转轴;70_连接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结合图3-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遮阳板的挂钩100,包括与车体钣金50固接的挂钩本体1,和自挂钩本体1向远离其自身的一侧延伸并迂回的弯钩20,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弯钩20内壁设有弹性凸起部,安装缺口 30形成于弯钩20与弹性凸起部之间的空隙,汽车遮阳板的转轴自安装缺口 30装入弯钩20与弹性凸起部围成的容置空间40内,且弹性凸起部与转轴抵靠。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弹性凸起部与转轴之间的弹性抵靠,自适应性的调整两者之间的配合间隙,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当过盈量较大或较小时,导致配合品质低的缺陷,并降低了配合难度。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弹性凸起部可采用如下实施例一:弹性凸起部包括嵌装于弯钩20的内壁的弹片,安装缺口 30形成于弹片与弯钩20之间的空隙,且弹片与转轴抵靠。此方案中,弹片嵌装于弯钩20的内壁,弹片拱起并与转轴抵靠,实现转轴在安装位置处的固定。然而,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加工工艺,弹性凸起部优选如下实施例二:即弹性凸起部包括与弯钩20为一体式结构的挡块21,挡块21的一端与弯钩20的内壁相连接,另一端悬空,安装缺口 30形成于挡块与弯钩20之间的空隙,且挡块21与转轴抵靠。此方案中,悬臂结构的挡块21可提供与实施例一同等的抵靠力,保证弯钩20内壁与转轴的紧密贴合,同时,较实施例一相比更优的是,实施例二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以及连接结构的设置,通过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加工工艺,制造简单。且更优地,在挡块21与弯钩20相连接的部位采用薄壁结构22,薄壁结构22处的材料较少,可进一步增大挡块21相对于弯钩20的变形量,在保证挡块21与弯钩20的连接刚度和强度的基础上,可适应转轴直径的范围更大,其装配工艺性能更佳。为了方便转轴的安装,挡块21还设有导向面211,导向面211设于挡块21靠近安装缺口 30的一端。此方案减小了转轴与挡块21安装时的摩擦力,降低了转轴的安装难度。进一步地,挡块21上还设有导向筋212,转轴沿导向筋212滑入预定的安装位置。此方案可使转轴沿此导向筋212滑动,以到达预设的安装位置,避免安装错位等缺陷。本技术提供的挂钩,优选在弯钩20的内壁上还设有多个凸起23,各凸起23沿转轴的周向分布,且各凸起23与转轴抵靠。凸起23的设置可减小弯钩20内壁与转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力,降低遮阳板翻转时的阻力。挂钩100与车体钣金50的连接结构优选卡接,具体地,挂钩本体10设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倒刺状卡脚11和膨胀卡扣12,倒刺状卡脚11和膨胀卡扣12设于挂钩本体10远离弯钩20的一侧,且两者沿竖直方向分布,安装时,将倒刺状卡脚11和膨胀卡扣12卡接于车体钣金50即可,卡接方案,安装效率高。然而,为了进一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优选增加设置连接螺钉70,当卡入车体钣金50后,连接螺钉70穿过膨胀卡扣12的中心孔121,并与车体钣金50螺接,此方案采用卡接与螺钉连接相结合的方案,可保证挂钩100与车体钣金50的连接更加可靠。较现有技术中的仅采用螺钉连接相比,效果更优。同时,连接螺钉70隐减于挂钩100内,可提尚内饰件的品质,提尚驾乘人员的舒适性。进一步地,挂钩本体10还设有减重孔13,减重孔13可减轻挂钩20的重量,用于实现整车的轻量化。且优选地,减重孔13设有三个,三个减重孔13分别与倒刺状卡脚11和膨胀卡扣12相邻并沿竖直方向分布,且三个减重孔13中的一者与挡块21的位置相对,此减重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遮阳板的挂钩,包括与车体钣金固接的挂钩本体,和自所述挂钩本体向远离其自身的一侧延伸并迂回的弯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钩内壁设有弹性凸起部,安装缺口形成于所述弯钩与所述弹性凸起部之间的空隙,汽车遮阳板的转轴自所述安装缺口装入所述弯钩与所述弹性凸起部围成的容置空间内,且所述弹性凸起部与所述转轴抵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长宏秦昀李朔李永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