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0444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1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所述装置为粗纱机,所述粗纱机沿着须条喂入方向依次排列有导条架、后罗拉喇叭口、相配合的后罗拉和后皮辊、集束喇叭口、相配合的中罗拉和中皮辊、相配合的前罗拉和前皮辊、输出罗拉、假捻器和锭翼,所述装置还包括伺服电机,所述后罗拉与所述伺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后皮辊为异型皮辊,沿着所述异型皮辊的轴向方向,所述异型皮辊包括同轴但直径不同的相邻的A段和B段,其中A段的直径保持不变,B段的直径比A段小2~3mm等。采用这种方法生产出的段彩粗纱,沿粗纱的轴向方法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变化,再经过传统的细纱工序,可生产出色彩丰富多彩的纱线,满足市场差别化、个性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
技术介绍
段彩纱是一种新型的复合纱线,是近几年来在环锭纺细纱机上通过设备改造,生 产实现的具有段彩风格的新型纱线,有别于一般的花式纱线,段彩纱呈现不规则独特的花 色效果,在纱线轴向不仅有粗细变化,而且有不连续分布交替出现的花式色彩。段彩纱线既 具有色彩性,又具有结构性;既富有层次变化,又富有立体感,被广泛用于服装面料、装饰面 料,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但是细纱段彩纱生产操作复杂,效率低下,生产 成本较高,限制了其推广及应用。 粗纱工序是细纱工序的前道工序,也是纺纱生产的关键工序。其生产流程是,将末 并条经导条架喂入喇叭口,再后罗拉、集合器、中罗拉、前罗拉、集束喇叭口、输出罗拉进行 牵伸,再经锭冀的加捻与卷绕,制成风格单一,且只有一种颜色的粗纱。采用此粗纱,经传统 细纱工序生产出的纱线,风格与色彩单一,沿轴向方向不具有颜色的变化。 然后,随着人们对时尚化、个性化的着装需求,花式纱线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传 统粗纱工序生产的单一颜色粗纱,已经难于满足花式纱线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粗纱风格 和颜色单一,从而造成下一步工序细纱阶段生产操作复杂、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和难于 满足花式纱线生产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所述装置为粗纱机,所述粗纱机沿着须条喂入方向依 次排列有导条架,后罗拉喇叭口、相配合的后罗拉及后皮辊、集束喇叭口、相配合的中罗拉 及中皮辊、相配合的前罗拉及前皮辊、输出罗拉、假捻器和锭翼。 所述装置还包括伺服电机,所述后罗拉与所述伺服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后皮辊为异型皮辊,沿着所述异型皮辊的轴向方向,所述异型皮辊包括同轴 但直径不同的相邻的A段和B段,其中A段的直径保持不变,B段的直径比A段小2~3_, 且所述B段的长度为所述异型皮辊总长度的40 %~80%。 采用本技术中的装置生产段彩粗纱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一根粗纱A和一 根须条B同时分别经粗纱机后罗拉喇叭口喂入后罗拉;然后经集束喇叭口后,牵伸加捻形 成;所述粗纱A经双后罗拉喇叭口喂入异型罗拉的A段,所述须条B经后罗拉喇叭口喂入异 型罗拉的B段。A段的直径为现有技术中后皮辊的直径,B段的直径相对于A段减小2~ 3mm 〇 优选地,所述导条架上设有粗纱吊锭。使用时,所述粗纱A挂置在粗纱吊锭上。 优选地,所述后罗拉喇叭口为双孔喇叭口,所述双孔喇叭口包括大孔喂入通道和 小孔喂入通道。 优选地,所述大孔喂入通道的中心与所述后皮辊的B段的中心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小孔喂入通道的中心与所述后皮辊的A段的中心相对应。 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大孔喂入通道和所述小孔喂入通道是指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双孔喇叭 口,双孔喇叭口的两个孔大小不一样,较大的孔形成的通道为大孔喂入通道,较小的孔形成 的通道为小孔喂入通道。 优选地,沿着所述异型皮辊的轴向方向,所述B段的长度为所述异型皮辊总长度 的 50%~70%。 优选地,沿着所述异型皮辊的轴向方向,所述B段的长度为所述异型皮辊总长度 的 60%~70%。 本技术中的粗纱机装置为对现有技术中粗纱机进行改造形成,其不同点在于 采用如上述所述的异型皮辊,且所述后罗拉由伺服电机传动。这种结构和生产方法保证了 本技术中段彩粗纱生产中粗纱A通过异型皮辊的A段间歇喂入并被后罗拉和后皮辊的 A段握持拉伸,须条B通过异型皮辊的B段,由于B段的直径小,B段与后罗拉之间形成一定 的间隙,须条B并未被拉伸,实现滑溜连续喂入,然后粗纱A和须条B共同经集束喇叭口后 进入牵伸区进行牵伸并进入加捻区进行加捻。 由伺服电机传动的后罗拉,粗纱A在段彩粗纱上分布规律和含量可以通过伺服电 机控制箱PLC界面中的传动模式、节长、节距、传动比等参数设定来控制。 采用本技术中装置进行粗纱纺制时,所述粗纱A与所述须条B的颜色为不同 颜色。 采用本技术中上述所述的装置制备的段彩粗纱,所述段彩粗纱中粗纱A间断 的附着在所述须条B上。 所述段彩粗纱的定量为2. 0~8. 0g/10m,捻系数为60~150。 本专利技术的段彩粗纱生产方法,区别于现有的传统粗纱生产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生 产的段彩粗纱,再经传统的细纱工序,可生产出具有色彩变化的段彩纱线,满足了差别化、 个性的市场需求。【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中段彩粗纱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如 下:八:粗纱八出:须条8; 1为粗纱吊锭;2为须条B的棉条筒;3和4为喂入粗纱A的导条架、5为喂入须条 B的导条架;6为后罗拉喇叭口; 7为后皮辊;8为集束喇叭口;9为中罗拉;10为前罗拉; 11为输出罗拉;12为假捻器;13为锭翼;14为段彩粗纱。 图2为段彩粗纱装置生产时的传动图,其中图2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A:粗纱A; 8:须条8; 6为后罗拉喇叭口;7为后皮辊;15为伺服电机;8为集束喇叭口; 9为中罗拉;10为前罗拉;11为输出罗拉;14为段彩粗纱。 图3为段彩粗纱双孔喇叭口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61为小孔喂入通道;62为大孔喂入通道。 图4为后罗拉示意图,其中图4中附图标记如下: 71为后皮辊A段;72为后皮辊B段。 图5为段彩粗纱纵向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中附图标记如下: A为粗纱A,B为须条B。【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 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 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 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所述装置为粗纱机,所述粗纱机沿着 须条喂入方向依次排列有导条架3、4、5,后罗拉喇叭口 6、相配合的后罗拉及后皮辊7、集束 喇叭口 8、相配合的中罗拉9及中皮辊、相配合的前罗拉10及前皮辊、输出罗拉11、假捻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所述装置为粗纱机,所述粗纱机沿着须条喂入方向依次排列有导条架、后罗拉喇叭口、相配合的后罗拉及后皮辊、集束喇叭口、相配合的中罗拉及中皮辊、相配合的前罗拉及前皮辊、输出罗拉、假捻器和锭翼,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伺服电机,所述后罗拉与所述伺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后皮辊为异型皮辊,沿着所述异型皮辊的轴向方向,所述异型皮辊包括同轴但直径不同的相邻的A段和B段,其中A段的直径保持不变,B段的直径比A段小2~3mm,且所述B段的长度为所述异型皮辊总长度的40%~8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初朱翠云何卫民宋祖龙蔡致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