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真空泡茶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00270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0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真空泡茶杯,其特征是由杯盖、茶仓、真空不锈钢杯体和杯底构成;以杯盖顶部的透明玻璃顶片形成对所述茶仓的可视化结构;茶仓的内壁为滤网,以滤网形成对真空不锈钢杯体中茶叶的过滤结构;杯盖和茶仓之间以及茶仓和真空不锈钢杯体之间为螺纹连接;以杯底中的软性塑料底托形成对所述真空泡茶杯的缓冲减震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杯中的茶叶独立在杯体中并与塑料材质完全隔离,从而保证茶汤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盛水器皿,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式真空泡茶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泡茶杯的密封结构大多采用口部端面封水,该结构在高气压下会产生漏气漏水现象,低气压下不易打开的情况;且其滤网大多是分离式的,可以拆卸,但容易丢失。而且现有技术中的泡茶杯包含塑料部分,其与茶叶接触容易影响茶汤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携式真空泡茶杯,以期能让杯中的茶叶独立在杯体中并与塑料材质完全隔离,从而保证茶汤的品质。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便携式真空泡茶杯的结构特点是由杯盖、茶仓、真空不锈钢杯体和杯底构成;所述杯盖由外盖和内盖组成,所述外盖的顶面为透明结构;在所述内盖中设置有中空的不锈钢装饰件,在所述不锈钢装饰件的顶面设置有透明玻璃顶片,以所述透明玻璃顶片形成所述杯盖对所述茶仓的可视化结构;所述茶仓的内壁为滤网;以所述滤网形成对所述真空不锈钢杯体中茶叶的过滤结构;在所述茶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连接体,设置所述连接体的外侧壁和所述内盖的内侧壁为螺纹结构,以所述连接体的外侧壁和所述内盖的内侧壁之间的配合结构形成所述杯盖和茶仓之间的螺纹连接结构;在所述真空不锈钢杯体中设置有不锈钢杯体内胆;所述不锈钢杯体内胆的外侧壁与所述真空不锈钢杯体的内侧壁之间为真空结构;设置所述真空不锈钢杯体的杯口处外侧壁和所述连接体的内侧壁为螺纹结构,以所述真空不锈钢杯体的杯口处外侧壁和所述连接体的内侧壁之间的配合结构形成所述茶仓和所述真空不锈钢杯体杯口处之间的螺纹连接结构;在所述不锈钢杯体内胆的底部压接有所述杯底,在所述不锈钢杯体内胆底面与所述杯底的上表面之间为真空结构;在所述杯底中设置有软性塑料底托,以所述软性塑料底托形成对所述真空泡茶杯的缓冲减震结构。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真空泡茶杯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透明玻璃顶片的外侧壁和不锈钢装饰件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顶盖密封圈;在所述不锈钢装饰件的外侧面与所述茶仓的端面之间设置有杯盖密封圈;在所述茶仓的连接体外侧面和所述不锈钢杯体内胆的端面之间设置有连接体密封圈。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技术将真空泡茶杯设计为三段式结构,顶部是杯盖,中间为茶仓,下部为真空不锈钢杯体,从而可以使得茶汤和茶叶存储于茶仓中的更为良好的环境中。2、本技术杯盖顶部采用透明玻璃顶片作为可视窗口,可以直接看到茶仓内部,且透明玻璃顶片采用阶梯式设计,并在透明玻璃视窗的边缘采用密封圈包覆,与杯盖不锈钢装饰件紧密配合,从而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3、本技术杯盖内部设计有螺纹,使其与茶仓部分的连接牢固可靠;同样,茶仓部分与不锈钢真空杯体的连接也是采用螺纹连接,从而达到连接顺畅,牢固可靠的效果。4、本技术通过在茶仓内部设置独立的不锈钢滤网,可以将茶叶完全储存于茶仓内部,不与其他任何塑料件接触,从而更好的保证了茶汤的品质。5、本技术杯体采用不锈钢(SUS304)材质,抽真空处理,可以在冷天起到持久保温的效果,而且在杯体的底部,装配有软性材料底托,能有效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6、本技术密封方式采用侧壁封水,能有效防止在高气压下漏气漏水,低气压情况下不易打开的情况。7、本技术从结构设计方面考虑了防止滤网拆卸后易丢失,所以将滤网牢固的装配在连接体上,能有效的防止丢失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外盖;2内盖;3顶盖密封圈;4透明玻璃顶片;5杯盖密封圈;6不锈钢装饰件;7连接体;8滤网;9连接体密封圈;10不锈钢杯体内胆;11软性塑料底托;【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真空泡茶杯是由杯盖A、茶仓B、真空不锈钢杯体C和杯底D构成;杯盖A的材料由PP、不锈钢SUS304、食品用硅胶以及玻璃组成;杯盖A由外盖I和内盖2组成,外盖I的顶面为透明结构;在内盖2中设置有中空的不锈钢装饰件6,在不锈钢装饰件6的顶面设置有透明玻璃顶片4,以透明玻璃顶片4形成杯盖A对茶仓B的可视化结构;从而能清楚的看到茶仓B内部;具体实施中,透明玻璃顶片4的外侧壁和不锈钢装饰件6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顶盖密封圈3 ;茶仓B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如图1所示,下半部分比上半部分窄小的,设置茶仓B的下半部份内壁为滤网8 ;即下半部份的内侧壁和底部都是过滤网;而茶仓B的顶部是敞口结构,用于放入茶叶;以滤网8形成对真空不锈钢杯体C中茶叶的过滤结构;在茶仓B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连接体7,设置连接体7的外侧壁和内盖2的内侧壁为螺纹结构,以连接体7的外侧壁和内盖2的内侧壁之间的配合结构形成杯盖A和茶仓B之间的螺纹连接结构;具体实施中,在不锈钢装饰件6的外侧面与茶仓B的端面之间设置有杯盖密封圈5 ;茶仓B的材料由PP、SUS304、食品用硅胶组成;而杯体C的主要材料为不锈钢(SUS304);从而将茶水完全置于不锈钢、食品用硅胶和玻璃中,不接触任何塑料部分。当然,杯体部分可以使用其他材质代替,如玻璃、紫砂、陶瓷等。杯体采用双层不锈钢(SUS304)真空保温设计;在真空不锈钢杯体C中设置有不锈钢杯体内胆10 ;不锈钢杯体内胆10的外侧壁与真空不锈钢杯体C的内侧壁之间为真空结构;设置真空不锈钢杯体C的杯口处外侧壁和连接体7的内侧壁为螺纹结构,以真空不锈钢杯体C的杯口处外侧壁和连接体7的内侧壁之间的配合结构形成茶仓B和真空不锈钢杯体C杯口处之间的螺纹连接结构;具体实施中,在茶仓B的连接体7外侧面和不锈钢杯体内胆10的端面之间设置有连接体密封圈9 ;在不锈钢杯体内胆10的底部压接有杯底D,使得杯体C和杯底D能够强有力的扣在一起;在不锈钢杯体内胆10底面与杯底D的上表面之间为真空结构;在杯底D中设置有软性塑料底托11,以软性塑料底托11形成对真空泡茶杯的缓冲减震结构。【主权项】1.一种便携式真空泡茶杯,其特征是由杯盖(A)、茶仓(B)、真空不锈钢杯体(C)和杯底⑶构成;所述杯盖㈧由外盖⑴和内盖⑵组成,所述外盖⑴的顶面为透明结构;在所述内盖(2)中设置有中空的不锈钢装饰件¢),在所述不锈钢装饰件(6)的顶面设置有透明玻璃顶片(4),以所述透明玻璃顶片(4)形成所述杯盖(A)对所述茶仓(B)的可视化结构; 所述茶仓(B)的内壁为滤网(8);以所述滤网(8)形成对所述真空不锈钢杯体(C)中茶叶的过滤结构;在所述茶仓(B)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连接体(7),设置所述连接体(7)的外侧壁和所述内盖⑵的内侧壁为螺纹结构,以所述连接体(7)的外侧壁和所述内盖(2)的内侧壁之间的配合结构形成所述杯盖(A)和茶仓(B)之间的螺纹连接结构; 在所述真空不锈钢杯体(C)中设置有不锈钢杯体内胆(10);所述不锈钢杯体内胆(10)的外侧壁与所述真空不锈钢杯体(C)的内侧壁之间为真空结构;设置所述真空不锈钢杯体(C)的杯口处外侧壁和所述连接体(7)的内侧壁为螺纹结构,以所述真空不锈钢杯体(C)的杯口处外侧壁和所述连接体(7)的内侧壁之间的配合结构形成所述茶仓(B)和所述真空不锈钢杯体(C)杯口处之间的螺纹连接结构; 在所述不锈钢杯体内胆(10)的底部压接有所述杯底(D),在所述不锈钢杯体内胆(10)底面与所述杯底(D)的上表面之间为真空结构;在所述杯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真空泡茶杯,其特征是由杯盖(A)、茶仓(B)、真空不锈钢杯体(C)和杯底(D)构成;所述杯盖(A)由外盖(1)和内盖(2)组成,所述外盖(1)的顶面为透明结构;在所述内盖(2)中设置有中空的不锈钢装饰件(6),在所述不锈钢装饰件(6)的顶面设置有透明玻璃顶片(4),以所述透明玻璃顶片(4)形成所述杯盖(A)对所述茶仓(B)的可视化结构;所述茶仓(B)的内壁为滤网(8);以所述滤网(8)形成对所述真空不锈钢杯体(C)中茶叶的过滤结构;在所述茶仓(B)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连接体(7),设置所述连接体(7)的外侧壁和所述内盖(2)的内侧壁为螺纹结构,以所述连接体(7)的外侧壁和所述内盖(2)的内侧壁之间的配合结构形成所述杯盖(A)和茶仓(B)之间的螺纹连接结构;在所述真空不锈钢杯体(C)中设置有不锈钢杯体内胆(10);所述不锈钢杯体内胆(10)的外侧壁与所述真空不锈钢杯体(C)的内侧壁之间为真空结构;设置所述真空不锈钢杯体(C)的杯口处外侧壁和所述连接体(7)的内侧壁为螺纹结构,以所述真空不锈钢杯体(C)的杯口处外侧壁和所述连接体(7)的内侧壁之间的配合结构形成所述茶仓(B)和所述真空不锈钢杯体(C)杯口处之间的螺纹连接结构;在所述不锈钢杯体内胆(10)的底部压接有所述杯底(D),在所述不锈钢杯体内胆(10)底面与所述杯底(D)的上表面之间为真空结构;在所述杯底(D)中设置有软性塑料底托(11),以所述软性塑料底托(11)形成对所述真空泡茶杯的缓冲减震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良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君子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