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坚果加工工序中的勾切式裂壳装置,落料底板平贴于横板的底面,固定板纵向贯穿横板的顶面和底面,位于横板顶面之上的固定板部分水平串接有一根拉杆,拉杆的一端头与弧形弯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弧形弯杆的顶端则固定连接有勾片,一对限位辊平行立置于横板的顶面之上;位于横板底面下方的固定板部分水平串接有一根顶杆,顶杆的一端头固定于落料底板的后侧边;位于横板底面下方的固定板部分与落料底板的后侧边之间还连接有多个弹簧,下料管设置于第一落料孔的正上方;拉杆与顶杆之间先后作反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便、加工省时又省力、加工数量多、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坚果加工工序中的勾切式裂壳 目.0
技术介绍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食用适量的坚果有益于人体健康,但是有些坚果的外壳非常坚硬,这就使得坚果果肉的获得变的不便,人们往往采取最传统的方式,有的用锤子将坚果直接砸开,有的是人工用刀在坚果外壳上割口子,这两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容易造成意外伤害,而且还会存在加工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加工坚果所存在的费时、费力、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坚果加工工序中的勾切式裂壳装置,它通过机械操作方式直接在坚果的外壳上开切裂口,它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便、加工省时又省力、加工数量多、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坚果加工工序中的勾切式裂壳装置,它是由横板、固定板、拉杆、弧形弯杆、勾片、顶杆、落料底板、多个弹簧、一对限位辊、下料管组成,其结构特征在于,横板上开设有第一落料孔,落料底板平贴于横板的底面,落料底板的前侧能阻挡住第一落料孔,落料底板的后侧开设有第二落料孔;固定板纵向贯穿横板的顶面和底面,位于横板顶面之上的固定板部分水平串接有一根拉杆,拉杆的一端头与弧形弯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拉杆的另一端头则连接至气缸;弧形弯杆的顶端则固定连接有勾片,一对限位辊平行立置于横板的顶面之上,该对限位辊之间的间隙能对移动中的弧形弯杆进行卡位;位于横板底面下方的固定板部分水平串接有一根顶杆,顶杆的一端头固定于落料底板的后侧边,顶杆的另一端头则连接至气缸;位于横板底面下方的固定板部分与落料底板的后侧边之间还连接有多个弹簧;下料管设置于第一落料孔的正上方;拉杆与顶杆之间先后作反向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便、加工省时又省力、加工数量多、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局部组合连接结构俯视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坚果加工工序中的勾切式裂壳装置,它是由横板1、固定板2、拉杆3、弧形弯杆4、勾片5、顶杆6、落料底板7、多个弹簧8、一对限位辊A、下料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横板I上开设有第一落料孔11,落料底板7平贴于横板I的底面,落料底板7的前侧能阻挡住第一落料孔11,落料底板7的后侧开设有第二落料孔71 ;固定板2纵向贯穿横板I的顶面和底面,位于横板I顶面之上的固定板2部分水平串接有一根拉杆3,拉杆3的一端头与弧形弯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拉杆3的另一端头则连接至气缸;弧形弯杆4的顶端则固定连接有勾片5,一对限位辊A平行立置于横板I的顶面之上,该对限位辊A之间的间隙能对移动中的弧形弯杆4进行卡位;位于横板I底面下方的固定板2部分水平串接有一根顶杆6,顶杆6的一端头固定于落料底板7的后侧边,顶杆6的另一端头则连接至气缸;位于横板I底面下方的固定板2部分与落料底板7的后侧边之间还连接有多个弹簧8 ;下料管设置于第一落料孔11的正上方;拉杆3与顶杆6之间先后作反向移动。【主权项】1.一种用于坚果加工工序中的勾切式裂壳装置,它是由横板(1)、固定板(2)、拉杆(3)、弧形弯杆(4)、勾片(5)、顶杆(6)、落料底板(7)、多个弹簧(8)、一对限位辊(A)、下料管组成,其特征在于, 横板(I)上开设有第一落料孔(11),落料底板(7 )平贴于横板(I)的底面,落料底板(7 )的前侧能阻挡住第一落料孔(11),落料底板(7)的后侧开设有第二落料孔(71); 固定板(2)纵向贯穿横板(I)的顶面和底面,位于横板(I)顶面之上的固定板(2)部分水平串接有一根拉杆(3),拉杆(3)的一端头与弧形弯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拉杆(3)的另一端头则连接至气缸; 弧形弯杆(4)的顶端则固定连接有勾片(5),一对限位辊(A)平行立置于横板(I)的顶面之上,该对限位辊(A)之间的间隙能对移动中的弧形弯杆(4)进行卡位; 位于横板(I)底面下方的固定板(2)部分水平串接有一根顶杆(6),顶杆(6)的一端头固定于落料底板(7)的后侧边,顶杆(6)的另一端头则连接至气缸; 位于横板(I)底面下方的固定板(2)部分与落料底板(7)的后侧边之间还连接有多个弹費(8); 下料管设置于第一落料孔(11)的正上方; 拉杆(3)与顶杆(6)之间先后作反向移动。【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坚果加工工序中的勾切式裂壳装置,落料底板平贴于横板的底面,固定板纵向贯穿横板的顶面和底面,位于横板顶面之上的固定板部分水平串接有一根拉杆,拉杆的一端头与弧形弯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弧形弯杆的顶端则固定连接有勾片,一对限位辊平行立置于横板的顶面之上;位于横板底面下方的固定板部分水平串接有一根顶杆,顶杆的一端头固定于落料底板的后侧边;位于横板底面下方的固定板部分与落料底板的后侧边之间还连接有多个弹簧,下料管设置于第一落料孔的正上方;拉杆与顶杆之间先后作反向移动。本技术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便、加工省时又省力、加工数量多、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IPC分类】A47J43-26【公开号】CN204500429【申请号】CN201520199576【专利技术人】冯贵华 【申请人】冯贵华【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申请日】2015年4月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坚果加工工序中的勾切式裂壳装置,它是由横板(1)、固定板(2)、拉杆(3)、弧形弯杆(4)、勾片(5)、顶杆(6)、落料底板(7)、多个弹簧(8)、一对限位辊(A)、下料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横板(1)上开设有第一落料孔(11),落料底板(7)平贴于横板(1)的底面,落料底板(7)的前侧能阻挡住第一落料孔(11),落料底板(7)的后侧开设有第二落料孔(71);固定板(2)纵向贯穿横板(1)的顶面和底面,位于横板(1)顶面之上的固定板(2)部分水平串接有一根拉杆(3),拉杆(3)的一端头与弧形弯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拉杆(3)的另一端头则连接至气缸;弧形弯杆(4)的顶端则固定连接有勾片(5),一对限位辊(A)平行立置于横板(1)的顶面之上,该对限位辊(A)之间的间隙能对移动中的弧形弯杆(4)进行卡位;位于横板(1)底面下方的固定板(2)部分水平串接有一根顶杆(6),顶杆(6)的一端头固定于落料底板(7)的后侧边,顶杆(6)的另一端头则连接至气缸;位于横板(1)底面下方的固定板(2)部分与落料底板(7)的后侧边之间还连接有多个弹簧(8);下料管设置于第一落料孔(11)的正上方;拉杆(3)与顶杆(6)之间先后作反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贵华,
申请(专利权)人:冯贵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