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粘接金属与非极性材料的热熔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粘接金属与非极性材料的热熔胶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热熔胶膜主要用于铝、不锈钢等金属材料与PE、PP等非极性材料的复合粘接。
技术介绍
金属与塑料直接粘接的应用越来越广,特别是金属板材与塑料板材的粘接,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电子行业、机械行业和建筑行业等。目前主要是通过环氧胶、聚氨酯胶等液体胶直接粘接,液体胶含有挥发性物质,容易污染环境,而且加工操作不方便。热熔胶不含溶剂,对环境无污染,加工操作方便快捷,有利于工厂大规模快速作业。专利CN103059792B介绍了一种用于粘接极性聚合物和金属材料的聚酯弹性体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于这种热熔胶具有强极性,它对于非极性材料的粘接性不强,而且其耐水性较差;专利CN101429413B介绍了一种金属与塑料粘接的双层复合热熔胶膜,但是这种热熔胶的上下双层膜之间的粘接性差,使得它对于金属与塑料的剥离强度较低;专利CN103756577A公布了一种PVC/金属粘接热熔胶膜及其制备方法,但是该热熔胶对于金属的粘接附着时效短且效果不稳定,容易从金属上脱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粘接金属与非极性材料的热熔胶膜,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配比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二聚酸型共聚酰胺25%‑35%,其熔体流动速率为45‑50 g/10min/160℃/2.16kg;聚烯烃弹性体30%‑40%,其熔体流动速率为6.8‑30g/10min/190℃/2.16kg;相容剂10%‑20%,该相容剂为接枝聚烯烃树脂和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混合物,且相容剂中接枝聚烯烃树脂与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5‑3:1;增粘剂11%‑27%;硅烷偶联剂0.3%‑1.0%;及抗氧剂0.7%‑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粘接金属与非极性材料的热熔胶膜,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配比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二聚酸型共聚酰胺25%-35%,其熔体流动速率为45-50g/10min/160℃/2.16kg;聚烯烃弹性体30%-40%,其熔体流动速率为6.8-30g/10min/190℃/2.16kg;相容剂10%-20%,该相容剂为接枝聚烯烃树脂和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混合物,且相容剂中接枝聚烯烃树脂与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5-3:1;所述接枝聚烯烃树脂选自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树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树脂、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其接枝率为0.9%-1.2%,熔体流动速率为0.8-6.0g/10min/190℃/2.16kg;所述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中丙烯酸含量为2.8-18%,其熔体流动速率为10-70g/10min/190℃/2.16kg;增粘剂11%-27%;硅烷偶联剂0.3%-1.0%;及抗氧剂0.7%-2.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粘接金属与非极性材料的热熔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聚酸型共聚酰胺的组分包括:二聚酸、一种C原子数为6-18的其他脂肪二元酸、己二胺、一种C原子数为4-10的其他脂肪二元胺和己内酰胺,且各组分之间的摩尔比分别为:二聚酸:其他脂肪二元酸=1:05-0.75;己二胺:其他脂肪二元胺=1:0.3-0.6;二聚酸和其他脂肪二元酸:己二胺和其他脂肪二元胺=1:1.01-1.032;二聚酸和其他脂肪二元酸:己内酰胺=1:0.5-0.7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粘接金属与非极性材料的热熔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脂肪二元酸选自己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或十八烷二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作祥,马星全,李哲龙,朱万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洋热熔粘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昆山天洋热熔胶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