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9186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9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显示功能层;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邻近显示功能层一侧的多个触控电极块;多条触控信号线,每条触控信号线与一个触控电极块对应设置;设置在所述触控电极块膜层上方并电性绝缘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其中,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为触控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组、驱动芯片;其中,背光模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远离显示功能层的一侧;所述驱动芯片用于显示驱动和触控驱动,提升了制备工艺兼容性、产品良率以及触控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触控显示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显示装置的功能并不仅仅局限于接收视频信号而后进行显示,现今的显示装置还集成有触控功能,即能够根据操作者对显示装置的触控操作信息,输入控制指令。目前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按照结构可以分为:外挂式触控屏、覆盖表面式触控屏以及内嵌式触控屏。其中,内嵌式触控屏将触控屏的触控电极内嵌在液晶显示屏内部,可以减薄模组整体的厚度,又可以大大降低触控屏的制作成本,受到各大面板厂家青睐。现有的内嵌式触控屏为节省工艺流程,一般将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电极,但触控时间会压缩占用显示时间,所以公共电极和触控电极分时复用的结构难以适应显示面板的高分辨率以及大尺寸的发展趋势。但传统的公共电极与触控电极不复用的结构,一般是将触控电极设置在彩膜基板靠近液晶层的一侧,但由于彩膜基板上的膜层大多是有机物,有机物与触控电极的结合力较弱,容易剥离,并且在刻蚀触控电极图案时,容易对彩膜基板的有机膜层造成破坏,工艺兼容性差,因此量产良率低。此外,由于采用彩膜基板侧作为触控侧,触控位置与触控电极之间的距离较远,触控灵敏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以实现提升制备工艺兼容性、产品良率以及触控灵敏度。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显示功能层;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邻近显示功能层一侧的多个触控电极块;多条触控信号线,每条触控信号线与一个触控电极块对应设置;设置在所述触控电极块膜层上方并电性绝缘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其中,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为触控侧。进一步的,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列的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一个薄膜晶体管以及和一个所述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触控电极块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所在膜层下方。进一步的,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触控电极块同层或异层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薄膜晶体管为顶栅结构或底栅结构。进一步的,当所述薄膜晶体管为底栅结构时,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和所述基板之间的遮光层。进一步的,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遮光层同层设置,且相互电性绝缘。进一步的,所述触控信号线与同层设置的所述遮光层在同一制作工艺中,由同种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扫描线,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数据线或扫描线平行,且电性绝缘。进一步的,所述触控信号线在所述阵列基板内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数据线或扫描线在所述阵列基板内的正投影内。进一步的,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同层,或不同层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触控电极块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像素单元的数量。进一步的,所述触控电极块具有开槽,所述薄膜晶体管在所述阵列基板内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开槽在所述阵列基板内的正投影内。进一步的,所述触控电极块具有开槽,所述像素单元的透光区域在所述阵列基板内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开槽在所述阵列基板内的正投影内。进一步的,所述触控电极块具有开槽,所述像素单元在所述阵列基板内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开槽在所述阵列基板内的正投影内。进一步的,所述触控电极块形状与所述像素单元的排列图形相同。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组、驱动芯片;其中,所述背光模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远离显示功能层的一侧;所述驱动芯片用于显示驱动和触控驱动。进一步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外围的静电屏蔽电路,所述静电屏蔽电路一端接地设置,一端连接驱动芯片,另一端通过各触控信号线连接对应的触控电极块,非触控时段时,所述驱动芯片控制所述静电屏蔽电路导通,以屏蔽静电。进一步的,所述静电屏蔽电路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接地设置,薄膜晶体管的漏极通过各触控信号线连接对应的公共电极块,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驱动芯片。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在阵列基板的衬底基板上形成多个触控电极块和多条触控信号线,每条触控信号线与一个触控电极块对应设置,且电连接; 形成电性绝缘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在所述阵列基板的远离衬底基板一侧设置彩膜基板;在所述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设置显示功能层;其中,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为触控侧。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阵列基板邻近显示功能层一侧的衬底基板上设置多个触控电极块,多条触控信号线,每条触控信号线与一个触控电极块对应设置,在所述触控电极块膜层上方设置电性绝缘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并将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为触控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彩膜基板制备工艺与触控电极制备工艺不兼容的问题,提升了产品良率以及触控的灵敏度。【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电极块与触控信号线同层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电极块开槽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电极块开槽结构示意图;图12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显示功能层;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邻近显示功能层一侧的多个触控电极块;多条触控信号线,每条触控信号线与一个触控电极块对应设置;设置在所述触控电极块膜层上方并电性绝缘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其中,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为触控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