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自行车座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893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弹性自行车座垫,其是由塑料底板、泡棉层及表层所构成的座垫,其特色在于座垫后缘两侧采略为向上的弯弧延伸,而形成两侧的支承部,该支承部的弧形可配合骑乘者的臀部弧度,而让骑乘者臀部舒适的坐在座垫上骑乘自行车,又在两侧支承部的前缘与座垫前端间形成一接近直角的弯弧缘,而可让骑乘者在骑乘时,双腿可顺畅的摆动,达到更为舒适的实用性功效。(*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性自行车座垫,其主要是在自行车的座垫两侧延伸出向上弯弧的支承部,又在支承部的前缘与座垫前端间形成一接近直角的弯弧缘,而可让骑乘者的臀部能够舒适的骑乘于座垫上,又在该座垫的下方,将组装杆设置在座垫近中央的位置,如此即使两侧支承部呈一悬空的状态,而可发挥极佳的弹性作用,让骑乘者在骑乘时更为舒适。自行车座垫的结构由早期至今已有多代的改革,一方面是因为新材料的发展及采用,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结构设计上的改良,在自行车的发展史中,最早期而较实用的自行车座垫应是以硬质皮面作表层材质,而在下方设以固定式的支撑,该种结构完全不具柔软度,且无法提供任何缓冲作用,其早已为相关业者所淘汰;在较进步的设计中,则是以复数条的弹簧配合座垫、框构成座垫的架构,同时在表层采用布质等软质材质铺盖,如此即可获至较为舒适的触感,惟该种设计在耐用性上不佳,同时其表层材质的清洁上亦造成使用者的困扰,而仍有改进的必要,当然在自行车座垫的发展过程中,亦曾见有在座垫下方支架后侧设置两弹簧,以提供适切缓冲力量,或是在框架与表面材质之间设置海棉层,而提供较佳的触感,其均在市场上风行过一段时间,惟在新产品的汰旧换新之下,该类座垫均已不复见。目前市面上所见到的各类型自行车座垫均是在塑料材料发展完成后被设计出来的,由于材料的更新,让此类自行车座垫的生产组装更趋简易,而可配合产生线作大量生产,而可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又由于塑料材料的特性,又可供使用者长期使用,在清洗上亦相当方便,其确具进步性。惟就现有的此类自行车座垫结构作分析可知,各大小厂商所生产的自行车座垫均顺应着流行的造型设计,而未能就骑乘者实际骑乘时所需的功能性需求作改良,因而强迫使用者仅能够在厂商所生产的雷同产品中作择优采用,甚至于在无从选择的状况下,而牵就现有的产品结构。就现有的自行车座垫形状观之,其造型均大同小异,而基本造型即如台湾专利第七五三○三九○三号“鹰式自行车座垫(二)”、第七五三○二九五○号“脚踏车座垫”及第七六三○二四五八号“脚踏车座垫”般,采一细长型的设计,同时在其底面以塑料制的底板与组装杆配合,藉以组装在座垫立管顶端,此种设计仅能够由底板表面所铺设的泡棉层及表层材质来提供较佳的触感,而其硬质的底板则完全未能提供任何避震或缓冲的作用,此即造成骑乘者相当的不适。倘由另一角度来加以分析可知,前述三件专利案中所示的自行车座垫“形状”均大同小异,亦即在骑乘者坐于其上时,必然是让该座垫夹设在臀部的中央,此即与一般人采坐姿时的受力位置完全不同,尤其是在臀部近中央位置并没有肌肉的护持,而会让座垫直接压迫到骨骼,此更会在受到震动时造成对使用者的伤害,此实为现有自行车座垫设计未尽完善所造成的问题。本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自行车座垫,其是在座垫后缘两侧采略为向上的弯弧延伸,而形成两侧的支承部,又该支承部的弧形可配合骑乘者的臀部弧度,而让骑乘者的臀部舒适的坐在座垫上骑乘自行车,而可获致极佳的实用性功效。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自行车座垫,其在两侧支承部的前缘与座垫前端间形成一接近直角的弯弧缘,而可让骑乘者在骑乘时,双腿可顺畅的摆动,达到更为舒适的实用性功效。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自行车座垫,其将组装杆设置在座垫近中央的位置,如此即使两侧支承部呈一悬空的状态,而可发挥极佳的弹性作用,让骑乘者在骑乘时更为舒适。本技术提供一种弹性自行车座垫,其是由塑料底板配合其上铺设的泡棉层及表皮层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座垫后缘两侧采略为向上的弯弧延伸,而形成两侧的支承部,又在两侧支承部的前缘与座垫前端间形成一接近直角的弯弧缘。藉此,可让骑乘者的臀部舒适的乘座在座垫支承部上,并让双腿由弯弧缘处伸出而可方便骑乘自行车。前述的弹性自行车座垫,其特征在于座垫组装杆设置在座垫近中央的下方位置,使两侧支承部呈一悬空的状态。藉此,当受到震荡时,可使该座垫两侧的支承部发挥极佳的弹性作用,让骑乘者在骑乘时更为舒适。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供骑乘者乘座时的后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支承部受力产生摆荡时的后侧示意图。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由此图中可以看出本技术所提供的弹性自行车座垫具有一与众不同的“形状”,在该座垫10后缘两侧采用略为向上的弯弧延伸,而形成两侧的支承部20,该支承部20的弧形可配合骑乘者的臀部弧度,而让骑乘者臀部舒适的坐在座垫10上骑乘自行车,又在两侧支承部20的前缘与座垫10前端30间形成一接近直角的弯弧缘40,而可让骑乘者在骑乘时,双腿可顺畅的摆动,达到更为舒适的实用性功效。配合图2中所示的本技术俯视示意图来看,可以清晰的看出本技术的座垫10形状与一般现有截然不同,其在座垫10后侧向两侧延伸出有较宽的支承部20,又在该支承部20的前缘与座垫10前端30间形成一接近直角的弯弧缘40,该弯弧缘40可以让骑乘者方便的摆动双腿,以便舒适的骑乘自行车。再由图3中所示来看,其为本技术供骑乘者乘座时的后侧示意图,由于本技术的座垫10后缘设置有较宽的支承部20,因而可让骑乘者臀部舒适的乘座其上,又本技术的支承部20具有略向上翘起的弯弧弧度,更可让使用者在乘座时更为服贴,而可获致稳定的乘座效果。配合图4中所示的本技术的支承部20受力产生摆荡时的后侧示意图来看,当可清晰的了解本技术为一种“弹性”自行车座垫,由于本技术是在座垫10两侧延伸出向上弯弧的支承部20,又将组装杆50设置在座垫10近中央的下方位置,如此即使两侧支承部20呈一悬空的状态,当自行车受到震荡时,即可使该座垫10两侧的支承部20发挥极佳的弹性作用,让骑乘者在骑乘时更为舒适。由以上的说明可知,本技术的特色是在于其座垫10整体的“形状”设计,其材质可采现有的塑料底板,同时在该底板上铺设泡棉层及表皮层,而提供较佳的触感,又配合本技术与众不同的造型,而可让骑乘者舒适的乘座其上,即使作长途骑乘亦不易造成疲劳,同时亦不会对骑乘者臀部内侧造成摩擦而造成疼痛,其确具进步性与实用性,又藉由本技术两侧支承部20的特殊设计,可以提供一份适切的弹性,在自行车行驶中因路面不良而产生震荡时,本技术的支承部20又可发挥其弹性,而提供一份缓冲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弹性自行车座垫,其是由塑料底板配合其上铺设的泡棉层及表皮层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座垫后缘两侧采略为向上的弯弧延伸,而形成两侧的支承部,又在两侧支承部的前缘与座垫前端间形成一接近直角的弯弧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自行车座垫,其特征在于座垫组装杆设置在座垫近中央的下方位置,使两侧支承部呈一悬空的状态。专利摘要一种弹性自行车座垫,其是由塑料底板、泡棉层及表层所构成的座垫,其特色在于座垫后缘两侧采略为向上的弯弧延伸,而形成两侧的支承部,该支承部的弧形可配合骑乘者的臀部弧度,而让骑乘者臀部舒适的坐在座垫上骑乘自行车,又在两侧支承部的前缘与座垫前端间形成一接近直角的弯弧缘,而可让骑乘者在骑乘时,双腿可顺畅的摆动,达到更为舒适的实用性功效。文档编号B62J1/00GK216506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自行车座垫,其是由塑料底板配合其上铺设的泡棉层及表皮层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座垫后缘两侧采略为向上的弯弧延伸,而形成两侧的支承部,又在两侧支承部的前缘与座垫前端间形成一接近直角的弯弧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瑞罗依德坎伯
申请(专利权)人:盖瑞罗依德坎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CA[加拿大]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