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广杨专利>正文

摩托车尾箱箱盖的自动弹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8582 阅读:4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无需任何附加动作即可实现摩托车尾箱箱盖自动打开的自动弹开装置。该装置为两根中间圈数为1~10圈的钢质拉力弹簧,其中一拉力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尾箱上盖的根部,另一端安装在尾箱箱体同侧的内壁上,另一拉力弹簧对称地安装在尾箱的另一侧,其中每根拉力弹簧的弹簧直径在Φ3mm-Φ25mm范围内,使用线径在Φ0.5mm-Φ4mm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使用者开启摩托车尾箱时,实现箱盖的自动弹开,生产时,弹开的角度可根据上述方案中的所述的参数范围内调整,极大程度地方便了使用者。(*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配件
,特指一种摩托车尾箱箱盖的自动弹开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摩托车尾箱是通过连接在箱体和箱盖之间的的简易线绳来控制箱盖打开的角度,此种结构存在的缺点是线绳使用一段时间后易断裂,操作不当时易夹手,使用者使用时必须用手掀开上盖,才能将物品取出或放入箱内,不能实现尾箱的自动弹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无需任何附加动作即可实现摩托车尾箱箱盖自动打开的自动弹开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该装置为两根中间圈数为1~10圈的钢质拉力弹簧,其中一拉力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尾箱上盖的根部,另一端安装在尾箱箱体同侧的内壁上,另一拉力弹簧对称地安装在尾箱的另一侧,其中每根拉力弹簧的弹簧直径在Φ3MM-Φ25MM范围内,使用线径在Φ0.5MM-Φ4MM范围内。本技术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使用者开启摩托车尾箱时,可实现箱盖的自动弹开,生产时,弹开的角度可根据上述方案中的所述的参数范围内调整,极大程度地方便了使用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使用两根中间圈数为3圈的65号锰钢质拉力弹簧1和2,其中一拉力弹簧1的一端通过销钉固定在尾箱上盖3的根部,另一端用同样的方式固定在尾箱箱体同侧的内壁上,另一拉力弹簧2对称地安装在尾箱的另一侧,其中每根拉力弹簧的弹簧直径为Φ12MM,线径为Φ1.8MM。尾箱上盖的自动弹开角度为80度。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摩托车尾箱箱盖的自动弹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两根中间圈数为1~10圈的钢质拉力弹簧(1、2),其中一拉力弹簧(1)的一端安装在尾箱上盖(3)的根部,另一端安装在尾箱箱体同侧的内壁上,另一拉力弹簧(2)对称地安装在尾箱的另一侧,其中每根拉力弹簧的弹簧直径在Φ3MM-Φ25MM范围内,使用线径在Φ0.5MM-Φ4MM范围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无需任何附加动作即可实现摩托车尾箱箱盖自动打开的自动弹开装置。该装置为两根中间圈数为1~10圈的钢质拉力弹簧,其中一拉力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尾箱上盖的根部,另一端安装在尾箱箱体同侧的内壁上,另一拉力弹簧对称地安装在尾箱的另一侧,其中每根拉力弹簧的弹簧直径在Φ3mm-Φ25mm范围内,使用线径在Φ0.5mm-Φ4mm范围内。本技术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使用者开启摩托车尾箱时,实现箱盖的自动弹开,生产时,弹开的角度可根据上述方案中的所述的参数范围内调整,极大程度地方便了使用者。文档编号B62J9/00GK2889847SQ20062005416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5日专利技术者陈广杨 申请人:陈广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摩托车尾箱箱盖的自动弹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两根中间圈数为1~10圈的钢质拉力弹簧(1、2),其中一拉力弹簧(1)的一端安装在尾箱上盖(3)的根部,另一端安装在尾箱箱体同侧的内壁上,另一拉力弹簧(2)对称地安装在尾箱的另一侧,其中每根拉力弹簧的弹簧直径在Φ3MM-Φ25MM范围内,使用线径在Φ0.5MM-Φ4MM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杨
申请(专利权)人:陈广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