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直流输电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8471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8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直流输电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所述混合直流输电拓扑结构包括:第一换流站由两组晶闸管换流器串联组成;第二换流站由两组电压源型换流器串联组成;第一换流站或第二换流站或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中换流器串联后的正负两端的同一个位置分别装有一个开关元件,同时在正负两端同一位置再分别通过一个开关元件并联交叉接线到对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降低直流系统的直流功率;并将直流电流降至零;改变开关元件的状态,反转直流系统的电压极性;在直流电压极性反转后两极形成一个整体运行,或两端换流站的串联换流器交叉形成新的两极直流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兼具传统直流造价低以及柔性直流控制灵活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直流输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直流输电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分为两种类型:基于晶闸管技术的传统直流输电系统(LCC-HVDC);基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技术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Flexible-HVDC)。传统直流输电系统(LCC-HVDC)成本低,损耗小,运行技术成熟,目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直流输电系统绝大部分都是LCC-HVDC系统,但传统直流输电系统(LCC-HVDC)存在逆变侧易换相失败,对交流系统的依赖性强,吸收大量无功,换流站占地面积大等缺点。而新一代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Flexible-HVDC)则具有能够实现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解耦控制、可以向无源网络供电、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不存在换相失败故障等优点,但也存在成本高昂,无法有效的处理直流侧故障等缺陷。因此结合传统直流输电和柔性直流输电的混合直流输电将具有工程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一端为基于晶闸管技术的LCC-HVDC,一端为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电压源型换流器,目前混合两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拓扑结构主要有如图1所示的对称单极接线的混合两端直流输电系统和图2所示的对称双极接线的混合两端直流输电系统,图1或图2中的电压源型换流器与LCC-HVDC的位置可以互换。该系统结合了传统直流输电损耗小、运行技术成熟以及柔性直流输电可以向无源网络供电、不会发生换相失败的优点,但也存在潮流方向不能改变的缺点。实际运行中随着电网装机容量,电网负荷以及上网电价的变化,可能会频繁进行直流功率的反转以便将电力潮流方向由一个电网改变到另一个电网。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均是由两端或多端换流器站及直流输电线路组成,其中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换流器称为整流器,而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换流器称为逆变器。一般将直流输电输送功率方向的变化称为潮流反转,也称为功率反送。当发生潮流反转时,两端的换流站的运行工况会发生变化,即原来的整流站将变为逆变运行,而原来的逆变站则变为整流状态。由于传统直流的换流器均采用晶闸管换流器,电流方向不能改变,潮流反转时只能改变电压极性,而电压源型换流器潮流反转时只能改变直流电流方向、不能改变直流电压极性,因此混合两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潮流一般不能改变,如果需要改变一般需要加装相关开关元件,改变电压源型换流器的极性,目前一般是在每个电压源型换流器端均加装相应开关元件以达到改变其电压极性的目的,如图2所示,在VSC换流器1正负两端加装开关元件S1,S2,S3,S4;在VSC换流器2正负两端加装开关元件S5,S6,S7,S8,这样对于双极直流输电系统就增加了系统投资成本。此外,目前也有方法提出通过采用拓扑结构较为复杂的电压源型换流器,通过相关的控制策略来实现电压源型换流器两端电压极性的反转,这样不仅成本增加,而且控制复杂,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直流输电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结合了基于晶闸管换流器和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直流输电拓扑的优点,在减少系统开关元件的同时可较为容易的实现双极直流的潮流反转,同时可有效减小潮流反转过程中对互联交流电网的影响。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混合直流输电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换流站由两组晶闸管换流器串联组成,其串联节点连接接地极或金属中线;第二换流站由两组电压源型换流器串联组成,其串联节点连接接地极或金属中线;第一换流站或第二换流站或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中换流器串联后的正负两端的同一个位置分别装有一个开关元件(S1,S4),同时在正负两端同一位置再分别通过一个开关元件(S2、S3)并联交叉接线到对端。上述方案中:第一换流站中装设有平波电抗器与直流滤波器。上述方案中: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通过第一输电线路和第二输电线路连接,或通过第一输电线路,第二输电线路和第三金属中性线路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晶闸管换流器为六脉动桥式电路,或者十二脉动桥式电路,或者双十二脉动桥式电路;所述电压源型换流器为两电平换流器,或三电平换流器,或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或混合多电平换流器HMC或级联式两电平换流器CTL。上述方案中:所述开关元件是指隔离刀闸或直流断路器或隔离刀闸与直流断路器两者的组合。上述方案中:在两组电压源型换流器串联后的正负两端均安装有平波电抗器,所述安装在正负两端同一个位置的开关元件(S1,S4)安装在平波电抗器与换流器之间,或者安装在直流输电线路与平波电抗器之间。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混合直流输电拓扑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降低两极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功率;步骤二:将两极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流降至零;步骤三:等待t1分钟后,断开正负两端的开关元件(S1,S4),同时闭合并联交叉接线到对端的开关元件(S2,S3),反转两极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压极性;或者断开并联交叉接线到对端的开关元件(S2,S3),同时闭合正负两端的开关元件(S1,S4),反转两极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压极性,t1取值范围:0~60;步骤四:两极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压极性反转后两极形成一个整体运行,或者两端换流站的串联换流器交叉形成新的两极直流运行。上述方案中:所述两端换流站的串联换流器交叉形成新的两极直流运行是指在直流电压极性反转前连接正极线的晶闸管换流器与在直流电压极性反转前连接负极线的电压源型换流器形成新的运行极,在直流电压极性反转前连接负极线的晶闸管换流器与在直流电压极性反转前连接正极线的电压源型换流器形成新的运行极。上述方案中:在操作系统直流电压极性反转前需断开电压源型换流器所连变压器一次侧交流断路器;或者不需断开电压源型换流器所连变压器一次侧交流断路器。上述方案中:潮流反转后两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发生改变;或者维持原控制模式不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拓扑结构兼具传统晶闸管换流器造价低、损耗低、可靠性强等优点,以及电压源型换流器控制灵活、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解耦控制、对交流系统依赖性低等优点;系统分为正负两极加强了直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并具备潮流反送功能。适用于大功率、长距离高压直流输电、孤岛送电等场合。2.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潮流反转方法可以在减少开关元件投资,不增加设备耐压,通流能力的同时较为容易的实现双极直流的潮流反转,同时可有效减小潮流反转过程中对互联交流电网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对称单极接线的混合两端直流输电系统示意图。图2是对称双极接线的混合两端直流输电系统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送端为晶闸管换流器,受端为电压源型换流器构成的高压双极直流输电结构图,其中受端换流站装有切换开关元件。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送端为电压源型换流器,受端为晶闸管换流器构成的高压双极直流输电结构图,其中送端换流站装有切换开关元件。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送端为晶闸管换流器,受端为电压源型换流器构成的高压双极直流输电结构图,其中两端换流站均装有切换开关元件。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送端为电压源型换流器,受端为晶闸管换流器构成的高压双极直流输电结构图,其中两端换流站均装有切换开关元件。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潮流反转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直流输电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换流站由两组晶闸管换流器串联组成,其串联节点连接接地极或金属中线;第二换流站由两组电压源型换流器串联组成,其串联节点连接接地极或金属中线;第一换流站或第二换流站或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中换流器串联后的正负两端的同一个位置分别装有一个开关元件(S1,S4),同时在正负两端同一位置再分别通过一个开关元件(S2、S3)并联交叉接线到对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直流输电拓扑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对的拓扑结构为:第一换流站由两组晶闸管换流器串联组成,其串联节点连接接地极或金属中线;第二换流站由两组电压源型换流器串联组成,其串联节点连接接地极或金属中线;第一换流站或第二换流站或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中换流器串联后的正负两端的同一个位置分别装有一个开关元件(S1,S4),同时在正负两端同一位置再分别通过一个开关元件(S2、S3)并联交叉接线到对端;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降低两极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功率;步骤二:将两极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流降至零;步骤三:等待t1分钟后,断开正负两端的开关元件(S1,S4),同时闭合并联交叉接线到对端的开关元件(S2,S3),反转两极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压极性;或者断开并联交叉接线到对端的开关元件(S2,S3),同时闭合正负两端的开关元件(S1,S4),反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强王永平王俊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