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75635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6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是用于锅炉的一种外接燃烧设备。包含燃烧室和通风系统,燃烧室设有可与外接锅炉相连的喷火管;喷火管包含内、外两层,并两层之间形成环形腔,喷火管内层分布有喷气孔;通风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鼓风机、分风箱和配风管,所述配风管包括通过分风箱分别与燃烧室、灰膛及喷火管相连的多根配风管。本装置使用可再生的生物质为燃料,火力强筋、燃烧清洁,可以与现有燃煤锅炉的炉膛对接,实现将传统的燃煤锅炉改烧生物质燃料的便捷改造方式,减少煤资源的消耗及燃煤烟气的排放,为中小型锅炉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以生物质为燃料的生物质燃烧装置,用于与锅炉炉膛对接而将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火焰喷入锅炉的炉膛内,属燃烧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企业大多采用传统的燃煤锅炉,而煤燃烧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由于燃煤烟气的净化处理成本过高,目前仍有很多中小企业的燃煤锅炉因环保设施不完善,燃煤烟气排放指标很难达标,从而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另一方面,农业生产中产生大量废弃的茎、叶、草、根等生物质因难辟有效利用途径,每年收获后的农田“烧荒”现象随处可见。近年来,用废弃的生物质制成颗粒型燃料已开发成功,如将生物质代替煤用于锅炉燃料,可避免燃煤烟气的污染,但企业现有的燃煤锅炉改烧生物质燃料尚存在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成型(颗粒型)的生物质为燃料的生物质燃烧装置,它可与传统的锅炉对接,并将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火焰喷入传统的锅炉的炉膛内,使传统燃煤锅炉转化为生物质燃烧炉。本技术生物质燃烧装置,包含燃烧室和通风系统,燃烧室设有加料口,燃烧室下方设有炉箅和灰膛,所述燃烧室设有可与外接锅炉相连的喷火管;所述喷火管包含内、夕卜两层,并内、外两层之间形成环形腔,喷火管内层分布有喷气孔;所述通风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鼓风机、分风箱和配风管,所述配风管包括通过分风箱分别与燃烧室、灰膛及喷火接管相连的多根配风管。所述燃烧室的加料口连有一个绞龙管,绞龙管通过电机驱动向燃烧室的加料口送料。所述绞龙管始端连有料斗。所述绞龙管末端与分风箱之间连有配风管。所述燃烧室的炉箅上方设有点火口及其门,灰膛设有清灰口及其门。所述鼓风机和绞龙管电机与一台控制器以电路连接,二者分别通过该控制器调节转速。本生物质燃烧装置可通过喷火接管与传统燃煤锅炉的炉膛对接使用。生物质燃烧装置通过多根配风管的合理配风,使生物质燃料得以充分燃烧,达到清洁燃烧的目的,产生的高温烟气(即火焰)通过喷火管喷出并进入锅炉(即原有的燃煤锅炉)的炉膛内,即原有的燃煤锅炉炉膛中无需加入煤或任何燃料,而能借助于生物质燃烧装置正常生产水蒸汽和热水,以此达到以生物质替代煤为燃料的目的,不仅节省了煤资源,而且避免了燃煤中大量有害成分的排放,使排放指标达到环保标准要求。采用本生物质燃烧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燃烧效率高,效果良好。将它与传统燃煤锅炉配合使用,无需对燃煤锅炉本身结构进行改造,从而解决了燃煤锅炉改造的难题,降低了改造成本,同时为节能减排作出了贡献。特别适合于企业、事业、洗浴场所等单位已有的中小型燃煤锅炉节能减排的改造。【附图说明】图1是本生物质燃烧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 一燃烧室,2—点火口 /门,3-1—喷火管外层,3-2—喷火管内层,4 一喷气孔,5—环形腔,6—喷火配风管,7—炉箅,8—灰膛,9 一清灰口 /门,10—灰膛配风管,11 一燃烧室配风管,12—分风箱,13—绞龙配风管,14 一鼓风机,15—变速电机,16—绞龙管,17 一料斗,18—控制器,19 一锅炉。【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是本技术生物质燃烧装置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生物质燃烧装置的结构。如图1,本生物质燃烧装置的燃烧室I下部设有炉箅7和灰膛8,灰膛8设置清灰口及其门9。绞龙管16下端(即始端)与变速电机相连,绞龙管上端(即末端)插入燃烧室I的进料口,绞龙管16与料斗17相连,绞龙管16在变速电机15驱动下,以螺旋进料方式向燃烧室I送料。燃烧室I的炉箅7上方设有点火口 2并设有门,燃烧室I的右侧设有喷火管,它由喷火管内层3-2和喷火管外层3-1组成,内、外两层之间形成环形腔5,喷火管内层3-2分布有喷气孔4。鼓风机14、分风箱12和各配风管组成了通风系统;其中分风箱12与燃烧室I之间连有燃烧室配风管11、分风箱12与灰膛8之间连有灰膛配风管10,分风箱12与绞龙管16的末端之间连有绞龙配风管13,分风箱12与喷火管的环形腔5之间连有喷火配风管6。控制器18与变速电机15和鼓风机14之间分别通过电路连接,可以根据燃烧温度变化控制变速电机15及鼓风机14的运行或停运。图1表示,本生物质燃烧装置通过喷火管与外接锅炉(传统的燃煤锅炉)19的炉膛壁面相连接。本生物质燃烧装置工作时,先向料斗17中加入生物质成型燃料,同时通过点火口2向燃烧室I中加入一些薪柴,然后将薪柴点燃;关闭点火口 2的门和清灰口 9的门。之后启动控制器18,调节好变速电机15的转速;通过绞龙管16将生物质成型燃料输送至燃烧室I内;调节好鼓风机14转速,向分风箱12中供风。通过燃烧室配风管11、喷火配风管6、灰膛配风管10和绞龙配风管13分别向燃烧室I内、喷火管(经环形腔5)内、灰膛8内和绞龙管16 (末端)内供风。随着各路配风和生物质燃料的不断加入,燃烧室I内火力逐渐加强,燃烧状况良好。在喷气孔4喷射气流的作用下,生物质燃烧生成的高温烟气向喷火管方向流动,并通过喷火管向锅炉19的炉膛内喷火(见图1箭头方向),锅炉19的炉膛温度激升,开始工作。根据燃烧温度的变化,控制器18自动控制变速电机15和鼓风机14的运行或适时停止,使炉锅炉19维持正常的工作状态,生产蒸汽和热水。燃烧中产生的灰分可以打开清灰口 9的门,将灰清除掉。【主权项】1.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包含燃烧室和通风系统,燃烧室设有加料口,燃烧室下方设有炉箅和灰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设有可与外接锅炉相连的喷火管;所述喷火管包含内、外两层,并内、外两层之间形成环形腔,喷火管内层分布有喷气孔;所述通风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鼓风机、分风箱和配风管,所述配风管包括通过分风箱分别与燃烧室、灰膛及喷火管相连的多根配风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加料口连有一个绞龙管,绞龙管通过电机驱动向燃烧室送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管始端连有料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管末端与分风箱之间连有配风管。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生物质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炉箅上方设有点火口及其门,灰膛设有出灰口及其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质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和绞龙管电机与一台控制器以电路连接,二者分别通过该控制器调节转速。【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是用于锅炉的一种外接燃烧设备。包含燃烧室和通风系统,燃烧室设有可与外接锅炉相连的喷火管;喷火管包含内、外两层,并两层之间形成环形腔,喷火管内层分布有喷气孔;通风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鼓风机、分风箱和配风管,所述配风管包括通过分风箱分别与燃烧室、灰膛及喷火管相连的多根配风管。本装置使用可再生的生物质为燃料,火力强筋、燃烧清洁,可以与现有燃煤锅炉的炉膛对接,实现将传统的燃煤锅炉改烧生物质燃料的便捷改造方式,减少煤资源的消耗及燃煤烟气的排放,为中小型锅炉节能减排作出贡献。【IPC分类】F23B40-00【公开号】CN204494372【申请号】CN201520059294【专利技术人】高俊华, 张亮, 赵利华 【申请人】辽宁合百意生物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申请日】2015年1月2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包含燃烧室和通风系统,燃烧室设有加料口,燃烧室下方设有炉箅和灰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设有可与外接锅炉相连的喷火管;所述喷火管包含内、外两层,并内、外两层之间形成环形腔,喷火管内层分布有喷气孔;所述通风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鼓风机、分风箱和配风管,所述配风管包括通过分风箱分别与燃烧室、灰膛及喷火管相连的多根配风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俊华张亮赵利华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合百意生物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