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凯专利>正文

脚踏车遮雨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392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装于脚踏车上的遮雨篷,横框架为相铰接的三段,其中二段与套有滑套的竖框架铰接,固定卡上的支撑板与支撑杆铰接、且两者间穿有紧固件,固接在竖框架下端开有二通槽及一豁口的连接杆套于支撑杆上,紧固件穿于支撑杆及连接杆上,一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套、竖框架连接,横框架与滑套间铰接有骨架,横框架与骨架间连有压簧及曲柄和连杆,滑套及连接杆上分别设有拉杆及挂钉。本遮雨篷折叠充分,方便,通用性好。(*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于脚踏车上的遮雨篷。现有一些装于脚踏车上的遮雨篷,其横框架与竖框架相连,构成一固定的框架,框架整体无法折叠,给使用中带来不便。例如,脚踏车暂时停放时,无法折叠的遮雨篷设于车上,所占空间较大。再如,在不需遮阳(天转阴)或停雨时,附带其骑行,阻力较大。另有一些遮雨篷可进行折叠,但折叠的不够充分。而且,现有的各种固定于车梁上的脚踏车遮雨篷,其下部的支撑杆与固定卡间均为固接,两者间的角度不可调节,设置于平梁脚踏车上的遮雨篷,不适合设置于斜梁脚踏车(如三轮车、女式车)上。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充分,并可适合平梁、斜梁脚踏车上安装的脚踏车遮雨篷。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具有下述结构的脚踏车遮雨篷来实现的,该结构包括横框架、竖框架、支撑杆、固定卡及篷布,横框架与竖框架连接,支撑杆与固定卡相连,篷布绷在横框架上,固定卡上固设有支撑板,支撑杆铰接于支撑板上,支撑板上设有圆弧通槽,旋装有螺母的螺栓穿于支撑杆及支撑板的通槽上,竖框架的下端固接有一空腹的连接杆,连接杆套于支撑杆上,连接杆上开有二通槽及一豁口,旋装有螺母的螺栓穿于支撑杆及连接杆的通槽上;横框架由前段横框架、中段横框架、后段横框架三段相互铰接组成,前段横框架、中段横框架与竖框架铰接,竖框架上套有滑套,一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套、竖框架连接,前段横框架与滑套间铰接有前骨架,中段横框架上设有滑道,设于该滑道内的压簧的一端与中段横框架相连、另一端与滑套间铰接有后骨架,相铰接的曲柄和连杆铰连于后段横框架与后骨架间,滑套上连有拉杆,连接杆上固设有挂钉。向下拉动拉杆,滑套带动前骨架和后骨架,通过前、后骨架向竖框架的靠拢,即可将相互铰接的三段横框架向竖框架靠拢折叠(此时,压簧受压,拉簧受拉)。横框架收拢后,将拉杆挂在挂钉上,收拢的横框架就不会因压簧和拉簧的恢复力而自行打开。由于连接杆上开有豁口,故,竖框架可随其下端的连接杆以支撑杆上的螺栓为轴翻转,进而将收拢的遮雨篷放平。打开本遮雨篷的过程为立直竖框架,将其下端的连接杆与支撑杆固定,脱开挂钉上的拉杆,由压簧及拉簧的恢复力,通过前、后骨架及曲柄和连杆,即可将折叠的横框架撑开。另外,调整支撑杆与固定卡间的角度,即可保证安装于平梁车或斜梁车上的本遮雨篷,其横框架呈水平状。本技术折叠充分,收放方便,适合安装于平梁及斜梁车上,用于遮阳或遮雨。 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图1的俯视图;图3、图1的右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为较充分的示意本遮雨篷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图1-图3中拆去了绷在横框架上的篷布。参见图1,支撑板2与固定卡1间为固接,支撑杆6通过销3与支撑板2铰接,支撑板2上开有圆弧通槽4,穿于支撑杆6及支撑板2圆弧通槽4上的螺栓5使两者间固定。固定卡1用于固定在脚踏车的车梁上。为使本遮雨篷的高度可调,支撑杆6由相互插接的二段6a、6b组成,套在外部的一段支撑杆6a的壁上穿有螺钉7,二段支撑杆6a、6b由螺钉7固定。与竖框架13下端固接的连接杆9为空腹,其上开有二通槽10和一豁口8。连接杆9套于上段支撑杆6b上,螺栓11穿于上段支撑杆6b及连接杆9的通槽10上,使二者间固定。连接杆9上固设有挂钉12。竖框架13也为空腹,其上开有通槽14,滑套15套装在竖框架13上,在滑套15及竖框架13上分别固设有螺钉19和20,拉簧16的二端分别与二螺钉19、20相连。横框架由前段横框架18a、中段横框架18b后段横框架18c通过连接卡21、30相互铰接组成,前段横框架18a和中段横框架18b铰接于竖框架13的二侧,前骨架17铰接于前段横框架18a与滑套15间。中段横框架18b为空腹,其四侧均开有通槽22,中段横框架18b的内腔即为一滑道24,装于该滑道24内的压簧23一端连子中段横框架18b上、另一端与后骨架26的一端连接,后骨架26的另一端与滑套15铰接。相铰接的曲柄27和连杆28铰连于后段横框架18c与后骨架26间。后骨架26、曲柄27二者的铰接端穿过中段横框架18b上下侧的通槽22,铰接曲柄27和后骨架26的销轴25穿过中段横框架18b前后侧的通槽22,以保证中段横框架18b收拢时,后骨架26及曲柄27可沿通槽22滑动。图1所示的遮雨篷,其左侧为使用时的前方,向下拉动滑套15,即可使三段横框架18a、18b、18c向竖框架13收拢。须放平竖框架13及收拢的横框架18时,将连接杆9向上提升至上段支撑杆6b顶端不干扰其翻转的位置时,连接杆9即可通过其上的豁口8以螺栓11为轴向左侧翻转,实现将收拢的遮雨篷搁置于车把上。如图1所示,支撑杆6与固定卡1间呈垂直状,为本遮雨篷装于平梁脚踏车上的状态。若本遮雨篷装于斜梁脚踏车(女式车、或三轮车)上,将支撑杆6绕销3偏转,使其偏转的角度与斜梁的倾斜角度对应,即可保证遮雨篷的横框架呈水平状态。参见图2,前、中段横框架18a、18b通过连接卡21及铰接轴31铰接,铰接前、中段横框架18a、18b的连接卡21与固设于竖框架13上的横梁32固接,中段横框架18b内的压簧23一端连于铰接轴31上。铰接中、后段横框架18b、18c的二连接卡30间固连一横杆33以加强横框架18的强度。参见图3,旋装有螺母35的螺栓11穿过上段支撑杆6b及连接杆9上的通槽10,使二者间固定。旋装有螺母36的螺栓5穿过下段支撑杆6a及支撑板2,使二者间固定。滑套15上连有拉杆34,由拉杆34拉下滑套15,使遮雨篷收拢后,将其挂于固设在连接杆9上的挂钉12上,即可保证遮雨篷不会自行弹开。将拉杆34与挂钉12脱开,本遮雨篷即可由图1所示的压簧23和拉簧16的恢复力;自行弹开。权利要求1.脚踏车遮雨篷,它包括有横框架(18)、竖框架(13)、支撑杆(6)、固定卡(1)及篷布,横框架(18)与竖框架(13)连接,支撑杆(6)与固定卡(1)相连,篷布绷在横框架(18)上,其特征在于固定卡(1)上固设有支撑板(2),支撑杆(6)铰接于支撑板(2)上,支撑板(2)上设有圆弧通槽(4),旋装有螺母(36)的螺栓(5)穿于支撑杆(6)及支撑板(2)的圆弧通槽(4)上,竖框架(13)的下端固接有一空腹的连接杆(9),连接杆(9)套于支撑杆(6)上,连接杆(9)上开有二通槽(10)及一豁口(8),旋装有螺母(35)的螺栓(11)穿于支撑杆(6)及连接杆(9)的通槽(10)上,横框架(18)由前段横框架(18a)、中段横框架(18b)、后段横框架(18c)相互铰接组成,前段横框架(18a)、中段横框架(18b)与竖框架(13)铰接,竖框架(13)上套有滑套(15),一拉簧(16)的两端分别与滑套(15)、竖框架(13)连接,前段横框架(18a)与滑套(15)间铰接有前骨架(17),中段横框架(18b)上设有滑道(24),设于该滑道(24)内的压簧(23)的一端与中段横框架(18b)相连、另一端与滑套(15)间铰接有后骨架(26),相铰接的曲柄(27)和连杆(28)铰连于后段横框架(18c)与后骨架(26)间,滑套(15)上连有拉杆(34),连接杆(9)上固设有挂钉(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车遮雨篷,其特征在于支撑杆(6)由相互插接的二段(6a、6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脚踏车遮雨篷,它包括有横框架(18)、竖框架(13)、支撑杆(6)、固定卡(1)及篷布,横框架(18)与竖框架(13)连接,支撑杆(6)与固定卡(1)相连,篷布绷在横框架(18)上,其特征在于:固定卡(1)上固设有支撑板(2),支撑杆(6)铰接于支撑板(2)上,支撑板(2)上设有圆弧通槽(4),旋装有螺母(36)的螺栓(5)穿于支撑杆(6)及支撑板(2)的圆弧通槽(4)上,竖框架(13)的下端固接有一空腹的连接杆(9),连接杆(9)套于支撑杆(6)上,连接杆(9)上开有二通槽(10)及一豁口(8),旋装有螺母(35)的螺栓(11)穿于支撑杆(6)及连接杆(9)的通槽(10)上,横框架(18)由前段横框架(18a)、中段横框架(18b)、后段横框架(18c)相互铰接组成,前段横框架(18a)、中段横框架(18b)与竖框架(13)铰接,竖框架(13)上套有滑套(15),一拉簧(16)的两端分别与滑套(15)、竖框架(13)连接,前段横框架(18a)与滑套(15)间铰接有前骨架(17),中段横框架(18b)上设有滑道(24),设于该滑道(24)内的压簧(23)的一端与中段横框架(18b)相连、另一端与滑套(15)间铰接有后骨架(26),相铰接的曲柄(27)和连杆(28)铰连于后段横框架(18c)与后骨架(26)间,滑套(15)上连有拉杆(34),连接杆(9)上固设有挂钉(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凯
申请(专利权)人:郭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