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自散热铜母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219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6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自散热铜母线,属于电工铜母线技术领域。其包括铜母线本体,所述铜母线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两组对称的散热机构,所述铜母线本体的下表面为平面,每个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多个均匀排布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为矩形,且其上部为弧形结构,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铜母线本体一次挤压成型,所述散热机构之间的距离为20mm。所述散热翅片的宽度为5mm,所述散热翅片的高度为10mm,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的间距为7.5mm。每个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三个散热翅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制作方便,一体挤压成型,且考虑到散热机构及散热翅片之间的间距,不但可达到更佳的自散热效果,而且适用于各种安装环境,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自散热铜母线,属于电工母线

技术介绍
目前,铜母线在应用过程都存在母线本体过热现像,因此在母线运行过程中如何采取有效的散热措施,是一直在研宄解决的问题,普遍采取的降温方式有以下几种:1、外部吹风散热;安装空间有限,不方便安装,增加成本运行成本;2、铜母线设计成异形结构增加母线自身散热面积;尽管增加了铜母线的散热面积,但是这种结构安装空间有限,不易于安装,应用面很窄;3、对母线本体进行机械加工铣出散热块或在母线本体安装散热块,如在圆形或矩形铜母线表面加工散热块或安装散热块,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散热效果,但铜母线本身经过机加工使其表面加工散热块,自身产生加工应力,需要通过退火工艺来消除,增加了成本,能源浪费严重;在铜母线表面安装散热块操作繁琐,制作效率低,且不可避免地出现散热块松动现象,松动处电阻增加,会发生局部过热,影响母线导电性能。从应用效果来看,以上几种都无法达到自身散热的问题,并存在各种弊端。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有效自身散热的铜母线,是电力应用领域所急需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自身散热的铜母线,其不但增加散热面积,提升了散热效果,而且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可适用于各种安装环境。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自散热铜母线,包括铜母线本体,所述铜母线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两组对称的散热机构,所述铜母线本体的下表面为平面,每个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多个均匀排布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的截面为矩形,且其上部为弧形结构,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铜母线本体一次挤压成型,所述散热机构之间的距离为20mm。散热机构分布在铜母线本体的上表面的两侧,中间留有20mm的间隙,保证散热机构之间透气性,利于均匀散热,保证散热效果。所述散热翅片的宽度为5mm,所述散热翅片的高度为10mm,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的间距为7.5mm。散热翅片宽度及散热翅片之间间距的设置考虑了翅片之间的空间,保证了散热翅片之间的透气性,有利于均匀散热。每个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三个散热翅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种电力应用领域,铜母线本体的上表面设计两组对称的散热机构,而下表面保留光面设计,使得铜母线更方便安装固定,更适于各种安装环境;两组对称设计的散热机构及每个散热机构上设置多个均勾分布的散热翅片,充分考虑了散热机构及翅片之间的空间,保证散热机构及翅片的透气性,有利于达到最佳的自散热效果,使得铜母线本体的热量迅速通过散热翅片散热;铜母线本体与散热翅片一次挤压成型,更容易加工成型,无须后续机加工操作,加工更方便。总之,本技术加工制作简单,充分考虑散热翅片之间的空间,保证散热翅片之间的透气性,自散热效果好,安装方便,适于各种安装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面断面图;图中,1、铜母线本体;2、散热翅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效自散热铜母线,包括铜母线本体1,所述铜母线本体I的上表面设有两组对称的散热机构,所述铜母线本体的下表面为平面,每个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多个均匀排布的散热翅片2,所述散热翅片2的截面为矩形,且其上部为弧形结构,所述散热翅片2与所述铜母线本体I 一次挤压成型,所述散热机构之间的距离为20mm。散热机构分布在铜母线本体的上表面的两侧,中间留有20mm的间隙,保证散热机构之间透气性,利于均匀散热,保证散热效果。所述散热翅片2的宽度为5_,所述散热翅片的高度为10_,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的间距为7.5mm。散热翅片宽度及散热翅片之间间距的设置考虑了翅片之间的空间,保证了散热翅片之间的透气性,有利于均匀散热。每个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三个散热翅片。如图2铜母线的断面图所示,所述铜母线本体I厚度为20mm,宽度为120mm,铜母线本体I的上表面对称设计两组散热机构,下表面为平面设计,所述散热机构之间间距为20mm,每个所述散热机构都设有三个散热翅片2,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的间距为7.5mm,所述散热翅片宽度为5mm,高度为10mm,该设计充分考虑了散热的空间,达到最佳自散热效果,所述铜母线本体与散热翅片一次挤压成型,方便加工成型,无须后续机加工操作,同样截面积的铜母线对比,本技术铜母线的自散热效率可提升6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高效自散热铜母线,包括铜母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母线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两组对称的散热机构,所述铜母线本体的下表面为平面,每个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多个均匀排布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的截面为矩形,且其上部为弧形结构,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铜母线本体一次挤压成型,所述散热机构之间的距离为2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自散热铜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的宽度为5mm,所述散热翅片的高度为1mm,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的间距为7.5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自散热铜母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三个散热翅片。【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自散热铜母线,属于电工铜母线
其包括铜母线本体,所述铜母线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两组对称的散热机构,所述铜母线本体的下表面为平面,每个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多个均匀排布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为矩形,且其上部为弧形结构,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铜母线本体一次挤压成型,所述散热机构之间的距离为20mm。所述散热翅片的宽度为5mm,所述散热翅片的高度为10mm,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的间距为7.5mm。每个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三个散热翅片。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制作方便,一体挤压成型,且考虑到散热机构及散热翅片之间的间距,不但可达到更佳的自散热效果,而且适用于各种安装环境,适用范围广。【IPC分类】H01B5-00, H01B5-02【公开号】CN204496946【申请号】CN201520197451【专利技术人】赵钦海, 彭永聪, 曲绍文 【申请人】烟台佳恒铜业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申请日】2015年4月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自散热铜母线,包括铜母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母线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两组对称的散热机构,所述铜母线本体的下表面为平面,每个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多个均匀排布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的截面为矩形,且其上部为弧形结构,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铜母线本体一次挤压成型,所述散热机构之间的距离为2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钦海彭永聪曲绍文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佳恒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