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起长专利>正文

自行车挂篮定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711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行车挂篮定向装置,由护圈挂钩(5)、三角支架(7)组成,其主要特征是护圈挂钩(5)和三角支架(7)用护圈挂钩固定套(10)和三角支架固定套(11)直接固定在车架(6)的上下两端,挂篮(9)的上侧挂于护圈挂钩(5)上,挂篮(9)的底部放置在三角支架(7)的支杆(17)上用二个卡片分两点固定,挂篮(9)的重心和运动方向与车架(6)一致,不随自行车的龙头左右摆动,自行车骑行或停放时平稳安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挂篮定向装置。中国是拥有自行车最多的国家,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已进入千家万户,为了载物方便,人们常在自行车前放置一个挂篮,挂篮的上部与自行车龙头的灯架钩挂连接,挂篮的底部由二根平行的支架杆支撑,挂篮与自行车的龙头固定成一体,自行车行走时,挂篮随自行车龙头左右摇摆,这种方法安装的自行车挂篮有碍于自行车行走的稳定与安全,尤其在路面不好,挂篮装有重物时就更为明显,轻便站架的自行车停放时,还有左倾站不稳的现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自行车挂篮定向装置,使挂篮不随自行车龙头左右摇摆,重心不易偏斜,自行车骑行或停放时平稳。本技术自行车挂篮定向装置,其挂篮的支撑件是在改造原自行车灯架和支杆的基础上制成的(一)即改去原来自行车的灯架安装固定在前叉龙头的弹碗盖上与前叉龙头一起转动,变成为灯架安装固定在车架前叉轴套的上端头,与前叉龙头的转动相脱离,同车架成固定一体,同时将原灯架上圈护前刹车拉杆的空档,沿刹车拉杆随龙头转动的范围进行扩大,使刹车拉杆在空档内左右活动不受阻碍,经过改制后的灯架更名为护圈挂钩;(二)将原挂篮底部的二根平行支杆改制成三角支架,三角支架的两个角伸至挂篮底部成为二个支撑点,另一个角安装固定在车架前叉轴套的下端;(三)护圈挂钩和三角支架用固定套直接固定在车架前叉轴套上下两端头,组成自行车挂篮定向装置,然后将挂篮安装在护圈挂钩和三角支架上,由于该装置与自行车车架直接连成一体,挂篮不随自行车龙头左右摇摆,重心不易偏斜,自行车骑行或停放时就较平稳安全。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一个实施例,对本技术详加说明之。说明书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自行车挂篮定向装置总装结构图。图中1-锁紧盖帽;2-止动垫圈;3-弹碗盖帽;4-上弹碗;5-护圈挂钩;6-车架;7-三角支架;8-下弹碗;9-挂篮;10-护圈挂钩固定套;11-三角支架固定套。图2-护圈挂钩结构图。图中12-挂钩;13-圈边;14-刹车拉杆活动空档;15-连接圈;10-护圈挂钩固定套;16-护圈挂钩弹碗插口。图3-三角支架结构图。图中17-支杆;18-连接圈;19-三角支架弹碗插口;11-三角支架固定套。图4-上、下弹碗结构图。图中20-根部插块。(一)自行车挂篮定向装置的装配结构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护圈挂钩固定套(10)外径与车架(6)上端内径紧配合,护圈挂钩(5)通过护圈挂钩固定套(10)固定在车架(6)的上端,上弹碗(4)的根部插块(20)与护圈挂钩弹碗插口(16)插接落位固定,弹碗盖帽(3)套盖在上弹碗(4)上,止动垫圈(2)套压在弹碗盖帽(3)上,锁紧盖帽(1)旋紧套压在止动垫圈(2)上;三角支架固定套(11)的外径与车架(6)下端内径紧配合,三角支架(7)通过三角支架固定套(11)固定在车架(6)的下端,下弹碗(8)的根部插块(20)与三角支架弹碗插口(19)插接落位固定;上述装配完成后,将挂篮(9)的上侧挂于挂钩(12)上,挂篮(9)底部安置在三角支架(7)的支杆(17)上用二个卡片分二点固定,前后刹车拉杆穿过护圈挂钩(5)的刹车拉杆活动空档(14),其余零配件按自行车装配方法安装。(二)自行车挂篮定向装置的配件结构说明如图1、图2所示,护圈挂钩(5)是用1.5-2.5mm钢板制作,护圈形如桃子,是一个以连接圈(15)为圆心的偏心圆,其最大半径55mm,最小半径30mm,挂钩(12)位于偏心圆外顶端,是中间开有等腰三角形窗口的30×45mm的长方块,圈边(13)除挂钩(12)段外均卷成5×7mm的直角边,刹车拉杆活动空档(14)是10-20mm宽的外偏内不偏的圆弧空档,连接圈(15)内径与上弹碗(4)根部外径相等;护圈挂钩固定套(10)高10-30mm圆柱形,壁厚1.5-2.5mm,护圈挂钩固定套(10)上部10mm处开有4个护圈挂钩弹碗插口(16),此插口用于与上弹碗(4)的根部插块(20)插接落位配合安装,护圈挂钩固定套(10)外经与车架(6)的上端内径紧配合。如图1、图3所示,三角支架(7)的支杆(17)是等腰三角形,以连接圈(18)为顶点,其腰边长12mm,底边长20mm,支杆(17)顶部与连接圈(18)焊接,三角支架(7)采用4-6号钢丝制作,连接圈(18)所用材料、尺寸与护圈挂钩(5)上的连接圈(15)相同,三角支架固定套(11)所用材料、尺寸与护圈挂钩固定套(10)相同,三角支架弹碗插口(19)与护圈挂钩弹碗插口(16)结构、尺寸、材料相同,三角支架弹碗插口(19)与下弹碗(8)的根部插块(20)插接配合安装,三角支架固定套(11)外径与车架(6)的下端内径紧配合。如图1、图4所示,上弹碗(4)下弹碗(8)均是在原车弹碗的根部均匀开4个10mm宽的插块(20)。图1中的止动垫圈(2)系用0.5-1mm的薄钢板制作,内圆上留有止动齿,垫圈内径与连接圈(15)、(18)的内径一致,垫圈宽5mm。本技术自行车挂篮定向装置,由于直接同车架固定,使挂篮的重心和运动方向同车架一致,而不随自行车龙头左右摆动,大大改善了自行车骑行和停放的不稳定性,又由于本装置与挂篮分三点固定,三个支撑点构成一个立体三角型,使得挂篮在该装置中支撑稳定,再由于整个装置集中在车架前面一团,使整个装置的结构显得紧凑,对车容车貌影响很小。本装置构件易于生产,适合于各种类型自行车上配置使用,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挂篮定向装置,由护圈挂钩(5)、三角支架(7)组成,其特征在于护圈挂钩(5)和三角支架(7)用护圈挂钩固定套(10)和三角支架固定套(11)紧配合固定在车架(6)上下两端,上弹碗(4)、下弹碗(8)的根部插块(20)分别与护圈挂钩弹碗插口(16)和三角支架弹碗插口(19)插接落位固定,挂篮(9)的上侧挂于挂钩(12)上,挂篮(9)底部放置在三角支架(7)的支杆(17)上用二个卡片分二点固定。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挂篮定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护圈挂钩(5)的护圈是一个以连接圈(15)为圆心的偏心圆,挂钩(12)是位于偏心圆外顶端卷成的中间开有等腰三角形窗口的长方块,圈边(13)除挂钩(12)段外均卷成直角边,刹车拉杆活动空档(14)是外偏内不偏的圆弧空档,护圈挂钩固定套(10)上部开有护圈挂钩弹碗插口(16),连接圈(15)内径与上弹碗(4)的根部外径相等。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挂篮定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三角支架(7)的支杆(17)是等腰三角形,支杆(17)顶角与三角支架固定套(11)和连接圈(18)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自行车挂篮定向装置,由护圈挂钩(5)、三角支架(7)组成,其主要特征是护圈挂钩(5)和三角支架(7)用护圈挂钩固定套(10)和三角支架固定套(11)直接固定在车架(6)的上下两端,挂篮(9)的上侧挂于护圈挂钩(5)上,挂篮(9)的底部放置在三角支架(7)的支杆(17)上用二个卡片分两点固定,挂篮(9)的重心和运动方向与车架(6)一致,不随自行车的龙头左右摆动,自行车骑行或停放时平稳安全。文档编号B62J11/00GK2249713SQ9521038公开日1997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5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5日专利技术者沈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挂篮定向装置,由护圈挂钩(5)、三角支架(7)组成,其特征在于:护圈挂钩(5)和三角支架(7)用护圈挂钩固定套(10)和三角支架固定套(11)紧配合固定在车架(6)上下两端,上弹碗(4)、下弹碗(8)的根部插块(20)分别与护圈挂钩弹碗插口(16)和三角支架弹碗插口(19)插接落位固定,挂篮(9)的上侧挂于挂钩(12)上,挂篮(9)底部放置在三角支架(7)的支杆(17)上用二个卡片分二点固定。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挂篮定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护圈挂钩(5)的护圈是一个以连接圈(15)为圆心的偏心圆,挂钩(12)是位于偏心圆外顶端卷成的中间开有等腰三角形窗口的长方块,圈边(13)除挂钩(12)段外均卷成直角边,刹车拉杆活动空档(14)是外偏内不偏的圆弧空档,护圈挂钩固定套(10)上部开有护圈挂钩弹碗插口(16),连接圈(15)内径与上弹碗(4)的根部外径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起长
申请(专利权)人:沈起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