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芫鋐专利>正文

煞车碟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6778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4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煞车碟盘,包含:一外盘,概呈环圈状并定义一轴向方向,该外盘内环缘形成有复数个间隔排列且朝中轴延伸的连接桥,该连接桥自由端具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轴向穿设一穿设孔;一内盘,该内盘同轴设置于该外盘中央而与该外盘位于同一平面上,该内盘外环缘设有复数个间隔排列的凹入部,该复数个凹入部分别与该复数个凸出部相对应,该凸出部恰好嵌设于该凹入部中以避免该内盘相对该外盘转动,该凹入部与该凸出部之间形成一间隙;复数个定位件,各该定位件穿设于该穿设孔以限制该外盘与该内盘沿轴向方向相对移动;其中,该外盘与该内盘在轴向上完全不重叠;藉此可提供绝热效果良好且结构强度佳的浮动式煞车碟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煞车碟盘,尤指一种浮动式煞车碟盘。
技术介绍
已知煞车碟盘多为单片式,其外圈供卡钳夹持进行煞车动作,而中央部分供与花毂连结同动,然而,此类结构中煞车产生的高热会经由碟盘传递至花毂而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出现了一种两件式组合煞车碟盘,是包含供与花毂连结的一内盘与供卡钳夹持的一外盘,外盘中央开有开孔供内盘设置,两者之间以多个定位件固定,藉以减少煞车产生高热传导至花毂,其中,有一类的外盘与内盘彼此部份相叠并以定位件同时穿过该外盘与内盘,如中国台湾专利451855、I318188、M473983、M473984等所述者,此类结构必须于外盘与内盘分别穿孔,且外盘与内盘接触面积仍相当大,绝热效果不佳,此外,内、外盘仅靠定位件来彼此固定,结构强度较弱。除此之外,另有一种浮动式碟盘,如中国台湾专利335113、I404643、M243588、M271985、M306566、M386212、M409216、M451445等所揭者,同样具有内、外盘,但结合的方式是于内、外盘分别设有一凹陷处或U形部,并将两者的凹陷处彼此相对共同围构一穿孔,再以定位件穿于穿孔固定,此类结构虽较上段所述的结构具有较好的绝热效果,但由于定位件夹于内、外盘之间,热量还是可能经由定位件传递至内盘,此外,为避免内、外盘相对旋转,凹陷处或U形部必须特别设计而彼此卡合,一旦有尺寸上的误差就可能造成无法使用,并且,长久使用后,凹陷处的外缘可能会严重磨损,影响结构强度与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煞车碟盘,保有浮动式煞车碟盘的优点,又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煞车碟盘,它包含:一外盘,概呈环圈状而于其中央形成一穿孔,该穿孔定义一中轴,该中轴定义一轴向方向,该外盘具有一内环缘,该内环缘围构该穿孔,该外盘的内环缘形成有复数个间隔排列的连接桥,各该连接桥朝该穿孔的中轴方向径向延伸形成,该连接桥较远离该外盘内环缘的一端具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轴向穿设一穿设孔,该凸出部与该外盘的内环缘之间具有径向上的一预定距离;一内盘,该内盘同轴设置于该外盘的穿孔而与该外盘位于同一平面上,该内盘中间部分具有一花毂连结部,该内盘并具有一外环缘,该外环缘设有复数个间隔排列的凹入部,该复数个凹入部分别与该复数个凸出部相对应,该凹入部是轴向贯穿该内盘,该凹入部形状与该凸出部概呈对应使该凸出部恰好嵌设于该凹入部中以避免该内盘相对该外盘转动,该凹入部与该凸出部之间形成一间隙;复数个定位件,各该定位件穿设于该穿设孔以限制该外盘与该内盘沿轴向方向相对移动;其中,该外盘与该内盘在轴向上完全不重叠。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桥概呈Y字形而包含与该外盘内环缘连接的二脚部与该凸出部。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盘包含一外环部、复数个桥部与该花毂连结部,各该桥部自该外环部的内环缘相对于该凹入部的位置朝该花毂连结部延伸而连接于该外环部与该花毂连结部之间。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各所述定位件包含一第一定位组件与一第二定位组件,该第一定位组件具有一杆部与位于该杆部其中一端的头部,该第一定位组件以该杆部穿过该穿设孔后与该第二定位组件结合,使该第一定位组件的头部与该第二定位组件分别位于该外盘的相对两侧,且该第一定位组件的头部与该第二定位组件皆大于该凹入部与该凸出部而得以遮蔽该凹入部与该凸出部。本技术有益效果是:因凸出部整个嵌设于凹入部中,故可有效防止内、外盘相对旋转,且在制动传导上较为确实,又不易因长久使用而磨损甚至失去限位效果;另一方面,外盘与内盘在轴向上未重叠,可提高绝热效果,且定位件仅穿过外盘而未穿过内盘,故定位件完全未接触内盘,可避免热量经定位件传导至内盘,换句话说,外盘与内盘之间仅仅隔着一间隙而已,能有效藉由此 间隙散热并防止热量继续传至内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正面图。图3A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图4A是图4的部分放大图。附图标号:10:外盘;11:内环缘;12:穿孔;13:连接桥;131:脚部;132:凸出部;1321:穿设孔;20:内盘;21:花毂连结部;22:外环部;221:外环缘;2211:凹入部;23:桥部;30:定位件;31:第一定位组件;311:杆部;312:头部;32:第二定位组件;40: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技术可能的实施态样,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所欲保护的范畴,先予叙明。请参考图1至图4A,本技术提供煞车碟盘,包含一外盘10、一内盘20与复数个定位件30。该外盘10概呈环圈状而于其中央形成一穿孔12,该穿孔12定义一中轴,该中轴定义一轴向方向,该外盘10具有一内环缘11,该内环缘11围构该穿孔12,该外盘10的内环缘11形成有复数个间隔排列的连接桥13,各该连接桥13朝该穿孔12的中轴方向径向延伸形成,该连接桥13较远离该外盘内环缘11的一端具有一凸出部132,该凸出部132轴向穿设一穿设孔1321,该凸出部132与该外盘10的内环缘11之间具有径向上的一预定距离。于本实施例中,该连接桥13概呈Y字形而包含与该外盘内环缘11连接的二脚部131与该凸出部132。该内盘20同轴设置于该外盘10的穿孔12而与该外盘10位于同一平面上,该内盘20中间部分具有一花毂连结部21(例如供花毂设置的穿孔等),该内盘20并具有一外环缘221,该外环缘221设有复数个间隔排列的凹入部2211,该复数个凹入部2211分别与该复数个凸出部132相对应,该凹入部2211是轴向贯穿该内盘20,该凹入部2211形状与该凸出部132概呈对应使该凸出部132 恰好嵌设于该凹入部2211中以避免该内盘20相对该外盘10转动,该凹入部2211与该凸出部132之间形成一间隙40。其中,该外盘10与该内盘20在轴向上完全不重叠。于本实施例中,该内盘20包含一外环部22、复数个桥部23与该花毂连结部21,各该桥部23自该外环部22的内环缘相对于该凹入部2211的位置朝该花毂连结部21延伸而连接于该外环部22与该花毂连结部21之间。各该定位件30穿设于该穿设孔1321以限制该外盘10与该内盘20沿轴向方向相对移动。于本实施例中,各该定位件30包含一第一定位组件31与一第二定位组件32,该第一定位组件31具有一杆部311与位于该杆部311其中一端的头部312,该第一定位组件31以该杆部311穿过该穿设孔1321后与该第二定位组件32结合,使该第一定位组件31的头部312与该第二定位组件32分别位于该外盘10的相对两侧,且该第一定位组件31的头部312与该第二定位组件32皆大于该凹入部2211与该凸出部132而得以遮蔽该凹入部2211与该凸出部132。藉由上述结构,因凸出部整个嵌设于凹入部中,故可有效防止内、外盘相对旋转,且在制动传导上较为精确,又不易因长久使用而磨损甚至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煞车碟盘,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外盘,概呈环圈状而于其中央形成一穿孔,该穿孔定义一中轴,该中轴定义一轴向方向,该外盘具有一内环缘,该内环缘围构该穿孔,该外盘的内环缘形成有复数个间隔排列的连接桥,各该连接桥朝该穿孔的中轴方向径向延伸形成,该连接桥较远离该外盘内环缘的一端具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轴向穿设一穿设孔,该凸出部与该外盘的内环缘之间具有径向上的一预定距离;一内盘,该内盘同轴设置于该外盘的穿孔而与该外盘位于同一平面上,该内盘中间部分具有一花毂连结部,该内盘并具有一外环缘,该外环缘设有复数个间隔排列的凹入部,该复数个凹入部分别与该复数个凸出部相对应,该凹入部是轴向贯穿该内盘,该凹入部形状与该凸出部概呈对应使该凸出部恰好嵌设于该凹入部中以避免该内盘相对该外盘转动,该凹入部与该凸出部之间形成一间隙;复数个定位件,各该定位件穿设于该穿设孔以限制该外盘与该内盘沿轴向方向相对移动;其中,该外盘与该内盘在轴向上完全不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煞车碟盘,其特征在于,它包含:
一外盘,概呈环圈状而于其中央形成一穿孔,该穿孔定义一中轴,该中轴
定义一轴向方向,该外盘具有一内环缘,该内环缘围构该穿孔,该外盘的内环
缘形成有复数个间隔排列的连接桥,各该连接桥朝该穿孔的中轴方向径向延伸
形成,该连接桥较远离该外盘内环缘的一端具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轴向穿设
一穿设孔,该凸出部与该外盘的内环缘之间具有径向上的一预定距离;
一内盘,该内盘同轴设置于该外盘的穿孔而与该外盘位于同一平面上,该
内盘中间部分具有一花毂连结部,该内盘并具有一外环缘,该外环缘设有复数
个间隔排列的凹入部,该复数个凹入部分别与该复数个凸出部相对应,该凹入
部是轴向贯穿该内盘,该凹入部形状与该凸出部概呈对应使该凸出部恰好嵌设
于该凹入部中以避免该内盘相对该外盘转动,该凹入部与该凸出部之间形成一
间隙;
复数个定位件,各该定位件穿设于该穿设孔以限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芫鋐
申请(专利权)人:温芫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