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通信设备的多芯通信电源用软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6634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3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通信设备的多芯通信电源用软电缆,包括:铝芯、两个电力铜导线、两个数据铜导线和人字骨架;两个数据铜导线各自均包覆有屏蔽绝缘层;外护套层包覆于所述阻燃层外表面,绝缘发泡层、单面铝箔层和内护套层分别位于人字骨架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腔体内;屏蔽绝缘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1,3-丁二烯,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邻苯二甲酸异癸酯,聚噻吩,硅氧烷,气相法白炭黑,铜粉,聚乙烯蜡,钛白粉,4,4′双(α,α二甲基苄基)二苯胺,过氧化二异丙苯,三聚氰酸三烯丙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低频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改善了串音和信号衰减的同时,也提高了基料的交联强度,具有较佳拉伸、撕裂的强度物理机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电缆,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通信设备的多芯通信电源用软电缆
技术介绍
在我们现有的综合布线系统中,一般使用4对普通数字缆进行上网、数据传输等、 使用市话电缆进布线可进行电话、语音等的传输、使用普通同轴电缆进行网络电视、高清电 视的收看等,以上电缆在布线的时候,需要在同一管路集中布线而相互影响、相互干扰。 由于电缆的上述结构和布线的局限,因此随着电磁辐射和电容耦合在低频率时的 影响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各电缆的电气性能,导致各电缆综合布线到户后,家庭的上网 速度、电话通话质量、高清画面的清晰度等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且由于各电缆都是相 互独立的单元,常年累月的发温、发烫后,容易导致各电缆外皮相互粘连等,最终导致破皮、 甚至漏电、燃烧,最终引发火灾。解决综合布线系统中对低频屏蔽效果电磁波的反射和吸 收,以及串音和衰减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通信设备的多芯通信电源用软电缆,该多芯通信 电源用软电缆提高了低频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改善了串音和信号衰减的同时,也提高了 基料的交联强度,具有较佳拉伸、撕裂的强度物理机械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通信设备的多芯通信电 源用软电缆,包括:铝芯、两个电力铜导线、两个数据铜导线和人字骨架; 所述铝芯包覆一铜层,此铜层外表面包覆有绝缘发泡层; 所述两个数据铜导线各自均包覆有屏蔽绝缘层,一单面铝箔层包覆两个此屏蔽绝缘层 外表面; 所述两个电力铜导线各自均包覆有绝缘层,此两个绝缘层平行放置且呈" 0 "字型放 置,一内护套层外覆于此两个绝缘层表面; 所述绝缘发泡层、单面铝箔层和内护套层分别位于人字骨架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腔体 内; 聚酯带层包覆所述绝缘发泡层、单面铝箔层、内护套层和填充绳表面; 双面铝箔层包覆所述聚酯带层外表面; 阻燃层包覆于所述双面铝箔层外表面; 一外护套层包覆于所述阻燃层外表面; 所述屏蔽绝缘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1,3-丁二烯 100 份, 苯乙烯 54~58份,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28~32份, 氯化聚乙烯 25~30份, 邻苯二甲酸异癸酯 10~12份, 聚噻吩 16~18份, 硅氧烷 6~8份, 气相法白炭黑 20~25份, 铜粉 6~9份, 聚乙烯蜡 1~2份, 钛白粉 1.8~2份, 4,4'双(α,α二甲基苄基)二苯胺 1~1. 2份, 过氧化二异丙苯 0. 5~1份, 三聚氰酸三烯丙酯 2. 6~3份, 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3. 2~4份; 所述外护套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聚氯乙稀树脂 100份,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 40~60份, 环氧大豆油 6~10份, 钙锌复合稳定剂 4~6份, 聚乙烯蜡 0. 5~2份, 碳酸钙 8~15份。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上述方案中,所述阻燃层和双面铝箔层之间设有由若干个铝镁合金丝编织形成的金属 屏蔽层。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专利技术应用于通信设备的多芯通信电源用软电缆,其采用特定配方1,3-丁 二烯100份,苯乙烯54~58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8~32份,氯化聚乙烯(CPE) 25~30份形成合适的黏度、极性有利于气相法白炭黑20~25份,铜粉6~9份的分散、减小导 电橡胶的体电阻率,对低频屏蔽效果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作用增大;其次,其特定配方基料 含有聚噻吩16~18份,克服了由于添加铜粉6~9份导致的机械强度降低,提高了基料的交联 强度,使得拉伸强度大于12MPa,具有较佳拉伸、撕裂的强度物理机械性能;其次,其结合绝 缘发泡层、单面铝箔层和内护套层分别位于人字骨架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腔体内,进一步减 少低频下线对之间的干扰,从而改善电缆近端串扰(NEXT)性能。 2.本专利技术应用于通信设备的多芯通信电源用软电缆,其配方中1,3-丁 二烯100份,苯乙烯54~58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8~32份,氯化聚乙烯(CPE) 25~30份,气相法白炭黑20~25份,铜粉6~9份中添加过氧化二异丙苯0. 5~1份,邻苯二甲 酸异癸酯1〇~12份,三聚氰酸三烯丙酯2. 6~3份,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3. 2~4份;可大大加 快硫化速度,提高交联密度,改善硫化胶的耐温性能,避免了由于添加气相法白炭黑20~25 份,铜粉5~10份产生类似海绵状孔隙,从而提高了物理机械和力学性能;其次,聚乙烯蜡 1~2份,钛白粉1.8~2份,4,f双(α,α二甲基苄基)二苯胺1~1.2份,有利于改善铜粉与 1,3- 丁二烯100份,苯乙烯54~58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8~32份,氯化聚乙烯25~30 份的相溶性,扩展了吸收频率的带宽且提高了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其次,其外护套层通过配 方含量选择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热稳定性相对现有的聚氯乙烯电缆料的热稳定性有了明显 的提尚。【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通信设备的多芯通信电源用软电缆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铝芯;2、电力铜导线;3、数据铜导线;4、人字骨架;5、铜层;6、绝 缘发泡层;7、屏蔽绝缘层;8、单面铝箔层;9、绝缘层;10、内护套层;11、聚酯带层;12、双面 铝箔层;13、阻燃层;14、外护套层;15、金属屏蔽层。【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应用于通信设备的多芯通信电源用软电缆,包括:铝芯1、两个电力 铜导线2、两个数据铜导线3和人字骨架4 ; 所述铝芯1包覆一铜层5,此铜层5外表面包覆有绝缘发泡层6陈虹校的专利技术点; 所述两个数据铜导线3各自均包覆有屏蔽绝缘层7, 一单面铝箔层8包覆两个此屏蔽绝 缘层7外表面; 所述两个电力铜导线2各自均包覆有绝缘层9,此两个绝缘层9平行放置且呈字 型放置,一内护套层10外覆于此两个绝缘层9表面; 所述绝缘发泡层6、单面铝箔层8和内护套层10分别位于人字骨架16的第一、第二和 第三腔体内; 聚酯带层11包覆所述绝缘发泡层6、单面铝箔层8、内护套层10和填充绳4表面; 双面铝箔层12包覆所述聚酯带层11外表面; 阻燃层13包覆于所述双面铝箔层12外表面; 一外护套层14包覆于所述阻燃层13外表面; 所述屏蔽绝缘层7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表1【主权项】1. 一种应用于通信设备的多芯通信电源用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铝芯(1)、两个 电力铜导线(2)、两个数据铜导线(3)和人字骨架(4); 所述铝芯(1)包覆一铜层(5 ),此铜层(5 )外表面包覆有绝缘发泡层(6 ); 所述两个数据铜导线(3)各自均包覆有屏蔽绝缘层(7),一单面铝箔层(8)包覆两个此 屏蔽绝缘层(7)外表面; 所述两个电力铜导线(2)各自均包覆有绝缘层(9),此两个绝缘层(9)平行放置且呈 字型放置,一内护套层(10)外覆于此两个绝缘层(9)表面; 所述绝缘发泡层(6)、单面铝箔层(8)和内护套层(10)分别位于人字骨架(16)的第一、 第二和第三腔体内; 聚酯带层(11)包覆所述绝缘发泡层(6)、单面铝箔层(8)、内护套层(10)和人字骨架 (4)表面; 双面铝箔层(12)包覆所述聚酯带层(11)外表面; 阻燃层(13)包覆于所述双面铝箔层(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通信设备的多芯通信电源用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铝芯(1)、两个电力铜导线(2)、两个数据铜导线(3)和人字骨架(4);所述铝芯(1)包覆一铜层(5),此铜层(5)外表面包覆有绝缘发泡层(6);所述两个数据铜导线(3)各自均包覆有屏蔽绝缘层(7),一单面铝箔层(8)包覆两个此屏蔽绝缘层(7)外表面;所述两个电力铜导线(2)各自均包覆有绝缘层(9),此两个绝缘层(9)平行放置且呈“∞”字型放置,一内护套层(10)外覆于此两个绝缘层(9)表面;所述绝缘发泡层(6)、单面铝箔层(8)和内护套层(10)分别位于人字骨架(16)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腔体内;聚酯带层(11)包覆所述绝缘发泡层(6)、单面铝箔层(8)、内护套层(10)和人字骨架(4)表面;双面铝箔层(12)包覆所述聚酯带层(11)外表面;阻燃层(13)包覆于所述双面铝箔层(12)外表面;一外护套层(14)包覆于所述阻燃层(13)外表面;所述屏蔽绝缘层(7)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1,3‑丁二烯                                   100份,苯乙烯                                      54~58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28~32份,氯化聚乙烯(CPE)                          25~30份,邻苯二甲酸异癸酯                            10~12份,聚噻吩                                      16~18份,硅氧烷                                      6~8份,气相法白炭黑                                20~25份,铜粉                                        6~9份,聚乙烯蜡                                    1~2份,钛白粉                                      1.8~2份,4,4′双(α,α二甲基苄基)二苯胺               1~1.2份,过氧化二异丙苯                              0.5~1份,三聚氰酸三烯丙酯                            2.6~3份,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3.2~4份;所述外护套层(14)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氯乙烯树脂                               100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                         40~60份,环氧大豆油                                 6~10份,钙锌复合稳定剂                             4~6份,聚乙烯蜡                                   0.5~2份,碳酸钙                                     8~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春良吕秀云王惠兵陈夏裕高飞杨晓平王月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