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美燕专利>正文

充气避震、打气两用座垫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6626 阅读:3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充气避震、打气两用座垫杆,主要包含一外管与一内管,其中,所述的外管是一中空管体,其顶端螺设一导向套环,而底端设有一气座接头,以可选择连接堵气塞或接气管;内管插设在外管中,中央设一贯穿通道,内管顶端穿出定位套环,底端则设一单向阀,令气体经贯穿通道通过单向阀后进入外管内部的储气空间;凭借之,当外管底端装设堵气塞,所述的座垫杆底端将形成封闭状态以产生充气避震效果,而当装设接气管,所述的座垫底端将形成开放状态以可供作充气筒使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特别是指自行车上一种充气避簾、打气两用座垫杆。
技术介绍
目前坊间所见的脚踏车座垫杆与打气筒都是分开设置的独立个体。现有座垫 杆的传统避震方式主要是在座垫杆内部装设弹性元件,利用弹性元件的縮张弹力 以产生避展效果,后虽有充气式避震座垫杆问世,但由于充气式避震座垫杆只能 注入气体以补充气压并调节避震效果,而无法兼具打气功能,因此,为方便随时 可以帮轮胎打气,脚踏车骑士通常会另外准备一组打气筒,而脚踏车则会在骨架 的适当位置处特别设置打气筒专用的固定架,以供打气筒固定在脚踏车骨架上, 而可随车携带以备不时之需。但是,经本技术设计人仔细观察后发现,另外携带打气筒的作法不仅会增加脚踏车的配备与重量,更造成脚踏乍骑士的负担。有鉴于此,本技术设计人乃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经验,针对充气式座 垫杆的构造进行研发与改良,并在经过不断设计与改良后而有本技术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避震、打气两用座垫杆,主要具有可补充 气体以提节避震效果,以及可充当打气筒使用的优点与功效。为达致以上目的,木技术的充气避震、打气两用座垫杆主要包含一外管 与一内管,其中,所述的外管是一中空管体,其顶端螺设一导向套环,而底端设有一气座接头,所述的气座接头是可选择连接堵气塞或接气管;听述的内管是插 设在外管中,中央设一贯穿通道,内管顶端穿出定位套环,底端则设一单向阀, 令气体经贯穿通道通过单向阀后进入外管内部的储气空间;凭借之,当气座接头 装设堵气塞,所述的座垫杆底端将形成封闭状态以产生充气避震效果,而当装设 接气管,所述的座垫底端将形成开放状态以可作充气筒使用。据上所述的充气避震、打气两用座垫杆.其中,所述的定位套环内部与内管外环面之间是设有防漏垫圈,以确保气体无自定位套环外泄。据上所述的充气避震、打气两用座^:杆,其中,所述的定位套环顶端开口处 是可填塞一T型导向套,以导引内管上下滑动。据上所述的充气避震、打气两用座垫杆,其中,所述的内管顶端穿出定位套 环后是可直接连接座垫接头,且所述的座垫接头是设有连通贯穿通道的进气孔。据上所述的充气避震、打气两用座垫杆,其中,所述的内管顶端与座垫接头 之间是可设一座垫固定座,且所述的座^:固定座也设有连通贯穿通道与进气孔的 穿孔。据上所述的充气避震、打气两用座垫杆,其中,所述的内管底端的单向阀是 包含一本体,所述的本体是固设在内管底端,其内部是设有阶状流道,流道内依 序设有柱状活塞、弹性元件后螺设一固定件,所述的固定件中央设一透孔。据上所述的充气避震、打气两用座垫杆,其中,所述的气座接头中央是可设 一连接储气空间的内螺孔,而堵气塞与接气管则分别设有外螺纹段,以相互螺设 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如此 可以减少骑脚踏车时还需另外携带打气筒的麻烦,更可享受与增添骑脚踏车的乐 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分解示意图2是本技术充当避震器的组合状态示意图3是本技术充当避震器的动作示意图4是本技术充当打气筒的组合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l-外管;ll-储气空间;12-导向套环;13-防漏垫圈;14-T型 导向环;15-气座接头;151-内螺孔;16-堵气塞;161-外螺纹段;17-接气管;171-外螺接段;172-贯穿通道;2-内管;21-贯穿通道;22-座垫固定座;221-穿孔;3-座垫接头;31-进气孔;4-单向阀;41-本体;411-防漏垫圈;412-流道;42-活塞; 43-弹性元件;44-固定件;441-透孔。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包含一外管1与--内管2,其中 外管l,所述的外管1是一插设在脚踏车骨架的座垫立杆(图未绘示)内的 中空管体,其内部形成一储气空间11,外管1顶端外环面是螺设一导向套环12,所述的定位套环12内部设有若干防漏垫圈13,且定位套环12顶端开口处是可填 塞一T型导向套14;外管1底端则设有一气座接头15,所述的气座接头15中央 设有一连接外管1内部的内螺孔151,且可选择螺设连接堵气塞16或接气管17; 所述的堵气塞16是套设在接气管17上,二者分别设有外螺纹段161、 171,且接 气管17内部是形成一贯穿通道172;内管2,所述的内管2是插设在外管1中,中央设--贯穿通道21,内管2顶 端穿出定位套环11后是可直接插入一座垫固定座22中,且所述的座垫固定座22 也设有连通贯穿通道21的穿孔221,另,所述的座垫固定座22外部复套设有座 垫组件的座垫接头3,且所述的座垫接头3内部设有连通穿孔221与贯穿通道21 的进气孔31;内管3底端则设一单向阀4,所述的单向阀4是包含一本体41,所 述的本体41是固设在内管2底端,其外部套设防漏垫圈411,其内部则设有阶状 流道412,流道412内依序设有柱状活塞42、弹性元件43后螺设一固定件44, 所述的固定件44中央设一透孔441 ,单向阔4底端则连接外管2内部的储气空间 11。关于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则依照其功能区分为"避震器"与"打气筒"两种1、避簾器当本技术的座垫杆充当避簾器而插设在脚踏车座垫立杆(图 未绘示)中使用时(此也为本技术的平常使用状态),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的堵气塞16的外嫘纹161段是直接螺设在气座接头15的内嫘孔151中,使本 技术的座垫杆底端形成如图所示的封闭状态,然后便可操作座垫组件带动内 管2向上位移,如图3所示,如此一来,外界气体将自座垫接头3的进气孔31, 经座垫固定座22的穿孔221进入内管2的贯穿通道21中,并推动单向阀4的活 塞42向下位移,使本体41的流道412呈开放状,则贯穿通道21内部的气体即可 通过流道412进入外管1的储气空间11中,进而提升座垫杆的避震效果;另当停 止操作座垫组件时,则单向阀4的弹性元件43将复归推顶活塞42向上位移封闭 本体41的流道412,恢复图2所示状态,凭借之,高压气体将被封闭在外管1的 储气空间11中巨无外泄的虞。此外,当脚踏车骑士认为座垫杆的避震程度过高导致座垫杆缺乏弹性时,则只需螺退外管1底端的堵气塞16,即可释放储气空间11 所储存的高压气体,进而调节气压与避震效果2、打气筒当脚踏车骑士突然发觉轮胎胎压不足而必须马上充气时,请参阅 图4所示,首先须先将本技术抽离脚踏车骨架的座垫立杆(图未绘,;O ,然 后将堵气塞16嫘退离开气座接头15的内螺孔151,然后将接气管17的外螺纹段 171螺设在气座接头15的内蟪孔151中,使储气空间11与接气管16相连通,进 而可使储气空间11内的气体循接气管16与外接的气嘴(图未绘示)注入轮胎中; 再者,只需再度操作内管2向上位移(即重复如图3所示的动作),遂同样可令 外界气体进入外管1的储气空间11中,然后再压迫内管2即可将气体源源不绝注 入轮胎中,直至胎压充足后便可再恢复成避震器状态。以上说明可知,本技术的设计原理是利用内管将外界气体注入外管的储气空间中,使储气空间充满髙压气体,利用高压气体来使座垫杆达到避震效果,进而可以让各种不同重量的脚踏车骑士依照不同体重调节气压与避展效果。而当轮胎需要打气时,同样利用内管将空气打入储气空间中,使储气空间充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避震、打气两用座垫杆,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外管与一内管,其中,所述的外管是一中空管体,其顶端螺设一导向套环,而底端设有一气座接头,所述的气座接头是可选择连接堵气塞或接气管;所述的内管是插设在外管中,中央设一贯穿通道,内管顶端穿出定位套环,底端则设一单向阀,令气体经贯穿通道通过单向阀后进入外管内部的储气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美燕
申请(专利权)人:许美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