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拖挂式房车车厢盖的液压翻转装置,其包括车架、车厢、车厢盖和液压油缸,特点是:在车架底部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转动支撑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一端非转动联接一推杆,另一端非转动联接一摇臂,铰装在车架底部的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推杆的自由端铰接,在车厢盖的后端壁上设有一滑槽,设在滑槽中的滑块与摇臂的自由端相铰接,液压油缸经进油管、回油管连通液压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紧凑,体积很小,制造成本低,不占用车厢空间;液压驱动元件不易绞入杂物,使用可靠,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车载装置的辅助设备,尤其是一种拖挂式房车车厢盖的液压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集“房”与“车”两大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多功能休闲车辆逐渐增多。其中,既具有居家必备基本设施,又可在外界动力的牵引下实现由一处到另一处转移的拖挂式房车,以其经济性、适用性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在停车休息时,拖挂式房车通常采用翻转车厢盖的方式来拓宽房车的使用面积,因此,合理设置车厢盖的翻转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2014年4月23日公告的CN103738233A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就公开了“车厢盖具有电动翻转功能的拖挂式房车”,其结构是在车架上设有一转动轴,转动轴的一端通过轴承座支撑在车架架体上,另一端由驱动电机进行驱动,在转动轴两端的轴身上分别设有主驱动链轮,在车架的两端分别设有摆杆支撑架,摆杆支撑架上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从动链轮,从动链轮与主驱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还包括两摆杆及两拉杆,摆杆的一端与拉杆的一端铰接固定,摆杆的另一端与摆杆支撑架上的转轴固定,拉杆的另一端与车厢盖铰接;驱动电机与电气控制装置电连接。其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通过链传动的方式带动转轴,转轴进而带动摆杆及拉杆动作实现对车厢盖实现翻转或复位。但是上述公开文件中所采用机械结构式的翻转装置存在较多的不足:一是对于开放式的机械翻转结构,易绞入杂物,其使用可靠性低;二是使用零件繁多,制造成本高,特别是横置传动轴,占据整个车厢横向空间,影响车辆的使用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着结构复杂、使用可靠性低、制造成本高、占用车厢空间大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可靠、制造成本低、占用空间小的拖挂式房车车厢盖的液压翻转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拖挂式房车车厢盖的液压翻转装置,其包括车架、车厢、车厢盖和液压油缸,其中,所述的车厢固定在车架上,所述的车厢盖铰装在车架上,车厢盖可翻转扣合在车厢上,所述的液压油缸铰装在车架底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车架底部固定有安装座,一转动轴转动支撑在该安装座上,转动轴的一端与一推杆的固定端非转动联接,转动轴的另一端与一摇臂的固定端非转动联接,所述的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推杆的自由端相铰接,在车厢盖的后端壁上设有一滑槽,在该滑槽中设有一滑块,所述的摇臂的自由端与该滑块相铰接;所述的液压油缸经进油管、回油管连通液压控制系统,由液压控制系统控制其进油或回油。所述的摇臂与推杆的空间夹角为80~100°。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电池、电磁阀、按钮、直流电机、油泵、储油罐和油管,按钮、电磁阀的电控件与电池电连接,储油罐、油泵、电磁阀的阀控件经油管相连通,所述的液压油缸经进油管、回油管连通电磁阀的阀控件,直流电机驱动油泵自储油罐中泵出高压油,经油管送至电磁阀,按钮控制电磁阀的电控件动作实现电磁阀的阀控件的油路转换。在所述的进油管与回油管之间连通一旁通阀。所述的按钮为安装在控制面板上的手动按钮或遥控按钮。本专利技术是在车架底部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转动支撑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一端非转动联接一推杆,另一端非转动联接一摇臂,铰装在车架底部的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推杆的自由端铰接,在车厢盖的后端壁上设有一滑槽,在滑槽中设有一滑块,摇臂的自由端与滑块相铰接。本专利技术采用液压驱动装置代替机械驱动装置,其设计紧凑,体积很小,制造成本低;并且无横置传动轴,不占用车厢空间;采用的液压驱动元件不易绞入杂物,使用可靠,安全性好。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Ⅰ处放大视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图中标记:1.车厢,2.液压控制系统,3.回油管,4.进油管,5. 车架,6.液压油缸,601.活塞杆,602.缸体,7.车厢盖,8.摇臂,9.滑槽,10.滑块,11.推杆,12.安装座,13.转动轴,14.轴承,15.电磁阀,1501.阀控件,1502.电控件,16.油泵,17.电池,18.控制面板,19.按钮,20.储油罐,21.直流电机,22.旁通阀。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一种拖挂式房车车厢盖的液压翻转装置,其包括车架5、车厢1、车厢盖7和液压油缸6。车厢1固定在车架5上,车厢盖7铰装在车架5上,车厢盖7可翻转扣合在车厢1上,液压油缸6铰装在车架5底部。在图2、图3中,在车架5底部固定有安装座12,一转动轴13经轴承14转动支撑在该安装座12上,转动轴13的一端与一推杆11的固定端非转动联接,转动轴13的另一端与一摇臂8的固定端非转动联接,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601与推杆11的自由端相铰接。如图2所示,在车厢盖7的后端壁上设有一滑槽9,在该滑槽9中设有一滑块10,摇臂8的自由端与该滑块10相铰接。当车厢盖7翻转时,滑块10可随摇臂8的摆动而在滑槽9中滑动。在图1中,液压油缸6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液压执行元件,经进油管4、回油管3连通的液压控制系统2,由液压控制系统2控制其进油或回油。为满足车厢盖7的翻转角度,摇臂8与推杆11的空间夹角为80~100°。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优选摇臂8与推杆11的空间夹角为90°。在图4中,液压控制系统2包括电池17、电磁阀15、按钮19、直流电机21、油泵16、储油罐20和油管。在本实施例中,电池17选用市售车载12V铅酸蓄电池,电磁阀15选用常规的三位四通电磁阀,直流电机21与电池17配套选用常规的12V直流电机。如图4所示,按钮19、电磁阀15的电控件1502与电池17电连接,储油罐20、油泵16、电磁阀15的阀控件1501经油管相连通。在图4中,液压油缸6经进油管4、回油管3连通电磁阀15的阀控件1501。在图4中,按钮19选择手动按钮,该手动按钮可安装在驾驶室的控制面板18上。为满足在不同距离对液压翻转装置的控制,按钮19可选用遥控按钮。在车厢盖7需要翻转扣合时,控制按钮19,将电磁阀15接通交叉通路位(右位),直流电机21驱动油泵16自储油罐20中泵出高压油,液压驱动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601伸出缸体602,此时在液压油缸活塞杆601的推动下,推杆11绕转动轴13向前摆动,摇臂8同步摆动,推动摇臂8自由端设置的滑块10在车厢盖7的滑槽9中滑动,同时推动车厢盖7向上翻转,实现车厢盖7的翻转扣合;在车厢盖7需要翻转打开时,控制按钮19,将电磁阀15接通平行通路位(左位),直流电机21驱动油泵16自储油罐20中泵出高压油,液压驱动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601收入缸体602,此时在液压油缸活塞杆601的拉动下,推杆11绕转动轴13向后摆动,摇臂8同步摆动,拉动摇臂8自由端设置的滑块10在车厢盖7的滑槽9中滑动,同时拉动车厢盖7向下翻转,实现车厢盖7的翻转打开。如图4所示,在进油管4与回油管3之间连通一旁通阀22。在电气或液压失效情况下,打开旁通阀22,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601可在缸体602内自由伸缩,可人工对车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拖挂式房车车厢盖的液压翻转装置,其包括车架、车厢、车厢盖和液压油缸,其中,所述的车厢固定在车架上,所述的车厢盖铰装在车架上,车厢盖可翻转扣合在车厢上,所述的液压油缸铰装在车架底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车架底部固定有安装座,一转动轴转动支撑在该安装座上,转动轴的一端与一推杆的固定端非转动联接,转动轴的另一端与一摇臂的固定端非转动联接,所述的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推杆的自由端相铰接,在车厢盖的后端壁上设有一滑槽,在该滑槽中设有一滑块,所述的摇臂的自由端与该滑块相铰接;所述的液压油缸经进油管、回油管连通液压控制系统,由液压控制系统控制其进油或回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拖挂式房车车厢盖的液压翻转装置,其包括车架、车厢、车厢盖和液压油缸,其中,所述的车厢固定在车架上,所述的车厢盖铰装在车架上,车厢盖可翻转扣合在车厢上,所述的液压油缸铰装在车架底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车架底部固定有安装座,一转动轴转动支撑在该安装座上,转动轴的一端与一推杆的固定端非转动联接,转动轴的另一端与一摇臂的固定端非转动联接,所述的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推杆的自由端相铰接,在车厢盖的后端壁上设有一滑槽,在该滑槽中设有一滑块,所述的摇臂的自由端与该滑块相铰接;所述的液压油缸经进油管、回油管连通液压控制系统,由液压控制系统控制其进油或回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挂式房车车厢盖的液压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摇臂与推杆的空间夹角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位元,
申请(专利权)人:荣成康派斯新能源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