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志诚专利>正文

摩托车前挡泥板机体固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5856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车前挡泥板机体固定机构,包括前挡泥板,所述的前挡泥板通过两根前支杆、两根中支杆和两根后支杆均与车架前叉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三根支杆固定,并降低了与车轮的距离(降低了高度),与车架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降低了高速行驶时的噪音和风阻;也更加美观。(*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前挡泥板机体固定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摩托车前挡泥板与车轮距离较大(一般超过40mm),需要较长的支杆固定连接,而且只在挡泥板的前后部设有支杆,固定不牢固,在高速行驶时风阻较大,且产生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前挡泥板机体固定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固定不牢固,在高速行驶时风阻较大,且产生较大的噪音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挡泥板,该挡泥板通过两根前支杆、两根中支杆和两根后支杆均与车架前叉连接。所述的挡泥板的与前轮的距离在20~40mm之间。所述的两根前支杆和两根后支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前挡泥板的前后端附近的两侧固定连接,前支杆和后支杆的另一端与设在所述的车架前叉前端的连接耳连接;所述的两根中支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前挡泥板的中部两侧和车架前叉的中部。本技术的优点是采用三根支杆固定,并降低了与车轮的距离(降低了高度),与车架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降低了高速行驶时的噪音和风阻;也更加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挡泥板1通过每一侧的前支杆2、中支杆3和后支杆4均与车架前叉5连接。所述的挡泥板1的与前轮7外沿的距离在20~40mm之间。所述的两根前支杆2和两根后支杆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前挡泥板1的前后端附近的两侧固定连接,前支杆2和后支杆4的另一端与设在所述的车架前叉5前端的连接耳6连接。所述的两根中支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前挡泥板1中部的两侧和车架前叉5中部的连接耳上。整个前挡泥板1有前中后三点与车架前叉5的三个连接耳6连接,非常牢固。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前挡泥板机体固定机构,包括前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挡泥板通过两根前支杆、两根中支杆和两根后支杆均与车架前叉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前挡泥板机体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挡泥板与前轮的距离在20~40m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前挡泥板机体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杆和两根后支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前挡泥板的前后端附近的两侧固定连接,前支杆和后支杆的另一端与设在所述的车架前叉前端的连接耳连接;所述的两根中支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前挡泥板的中部两侧和车架前叉的中部的连接耳。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前挡泥板机体固定机构,包括前挡泥板,所述的前挡泥板通过两根前支杆、两根中支杆和两根后支杆均与车架前叉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采用三根支杆固定,并降低了与车轮的距离(降低了高度),与车架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降低了高速行驶时的噪音和风阻;也更加美观。文档编号B62J15/00GK2928645SQ200620113249公开日2007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曾志诚 申请人:曾志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前挡泥板机体固定机构,包括前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挡泥板通过两根前支杆、两根中支杆和两根后支杆均与车架前叉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志诚
申请(专利权)人:曾志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