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或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变负荷超调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58045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2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临界或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变负荷超调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给水和煤量超调分开进行,并根据变负荷前机组的状态智能化地产生不同的超调量,所述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负荷指令与实际负荷偏差进行比较,判断其偏差是否大于第一定值,若为是触发给水超调,超调量采用分级控制;2)将实际中间点焓值与焓值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其偏差是否大于第二定值,若为是,触发煤量超调,超调量采用分级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变负荷前机组的状态智能化的产生不同的超调量,更好地实现在汽轮机高压调门滑压运行下的负荷和汽温控制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临界或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变负荷超调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临界或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自动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临界或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变负荷超调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超临界或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的数量日益增多,逐渐成为国内电网的主力机组。机组的协调控制方式大都采用基于CBF(锅炉跟踪)或基于CTF(汽机跟踪)的方式,在CBF方式下锅炉控汽压,汽机控负荷;而在CTF方式下,锅炉控负荷,汽机控汽压。由于电网调度对火电机组AGC控制要求越来越高,机组主要采用以CBF为主的控制方式,以加快负荷响应,提高负荷控制精度。但这种方式需要汽机调门处于节流状态(单阀调节时,所有调门都要节流;顺序阀调节时,某一个调门存在节流),牺牲机组运行经济性来满足AGC控制要求。为此部分机组采用了汽机调门全开滑压运行的方式,在变负荷中不直接参与负荷调节或者汽压控制,只由锅炉来响应负荷指令的变化。由于锅炉的热惯性比较大,如果不采用先进的控制方式,则无法满足电网调度对机组AGC变负荷性能的要求。在变负荷过程中,为了充分利用或释放机组的蓄热,需要锅炉燃烧率指令超调控制,即加负荷时在相同比例的煤水指令增加外,需要额定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超临界或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变负荷超调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临界或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变负荷超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给水和煤量超调分开进行,并根据变负荷前机组的状态智能化地产生不同的超调量,所述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负荷指令与实际负荷进行比较,判断其偏差是否大于第一定值,若为是触发给水超调,超调量采用分级控制;2)将实际中间点焓值与焓值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其偏差是否大于第二定值,若为是,触发煤量超调,超调量采用分级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或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变负荷超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给水和煤量超调分开进行,并根据变负荷前机组的状态智能化地产生不同的超调量,所述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负荷指令与实际负荷进行比较,判断其偏差是否大于第一定值,若为是触发给水超调,超调量采用分级控制;2)将实际中间点焓值与焓值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其偏差是否大于第二定值,若为是,触发煤量超调,超调量采用分级控制;所述的步骤1)具体为:11)将负荷指令与实际负荷进行比较,判断其偏差是否大于第一定值,若为是,执行步骤12),否则继续执行步骤11);12)判断该偏差是否为正数,若为是,执行步骤13),否则执行步骤14);13)触发第一次正向给水超调,若偏差继续加大,触发第二次正向给水超调,直至偏差减少,当偏差减小后,进行超调逐步复位;14)触发第一次负向给水超调,若偏差继续减小,触发第二次负向给水超调,直至偏差增加,当偏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建飞姚峻马建华曹卫峰沈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