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后儿童座椅脚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5178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后儿童座椅脚蹬,由脚蹬(A)和脚蹬(B)组成。脚蹬(A)结构中包括裙挡,裙挡的两侧端是侧挡,裙挡的下端部是脚踏,裙挡左前部有与裙挡垂直固定的前挂杆,前挂杆的顶部有前挂钩,前挂钩的端部设有固定片,在裙挡的右后部有与裙挡垂直固定的后挂杆,后挂杆的顶部有后挂钩;脚蹬(B)与脚蹬(A)组成部件相同,结构对称。使用时,将前挂杆顶部的前挂钩挂在座椅底座前部的竖向支撑架上,后挂杆顶部的后挂钩挂在座椅底座后部的横向支撑杆上,前挂钩端部的固定片与座椅底座前部的横向固定片用固定件固定即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固定牢固可靠,适合与各种类型的自行车后儿童座椅配套应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后儿童座椅脚蹬,属于自行车座犄附属部件。
技术介绍
自行车作为最普通的交通工具,其技术日臻完善,功能也更加齐全。为 了便于儿童乘座,人们在自行车后架上安装了后儿童座椅,用来接送儿童上 学和出行等。在现有技术中公开使用的自行车后儿童座椅一般都带有脚蹬, 其结构中包括裙挡、挂杆和脚踏,裙挡的两惻端是俩挡,裙挡的下端部是脚 踏,裙挡前、后部垂直固定有顶端带有挂钩的挂杆。此结构存在的缺点是由 于自行车在存放和移动过程中前、后挂杆容易脱落,由于儿童不易察觉,会 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固定牢固的自行车 后儿童座椅脚^b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自行车后儿童座椅脚蹬,由脚蹬(A)和脚蹬(B)组成,脚蹬(A)结构中包括与车架平行的裙挡,裙 挡的两側端是側挡,裙挡的下端部是脚踏,裙挡左前部有与裙挡垂直固定的 前挂杆,前挂杆的顶部有前挂钩,前挂钩的端部设有固定片,在裙挡的右后 部有与裙挡垂直固定的后挂杆,后挂杆的顶部有后挂钩; 脚蹬(B)与脚蹬(A)的组成部件相同,但结构对称。 所述的自行车后儿童座椅脚蹬,前挂钩与裙挡面垂直,后挂钩与裙挡面 平行,这样便于安装,又可保证固定牢固。所述的自行车后儿童座椅脚蹬,前挂杆髙于后挂杆,以利于和儿童座椅 底架固定。本技术的自行车后儿童座椅脚蹬的使用是这样的将前挂杆顶部的 前挂钩挂在自行车后儿童座椅底座前部的竖向支據架上,后挂杆顶部的后挂钩挂在自行车后儿童座椅底座后部的横向支撑杆和专用挂钩上,前挂钩端部 的固定片与自行车后儿童座椅底座前部的横向固定片用固定件固定即可。本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是其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固定牢固 可靠,适合与各种类型的自行车后儿童座椅配套应用,提高了儿童座椅的安 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脚蹬A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侧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脚蹬B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左側视图。图6是图4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6给出的具体实施例, 一种自行车后儿童座椅脚蹬,由脚齄 (A)和脚蹬(B)组成。见图1至图3,脚蹬(A)结构组成中包括用细铁 丝弯成的矩形格裙挡6,使用时,裙挡6面与车架平行,其两拥端是向内合拢 的側挡7,裙挡6的下端部是用细铁丝弯成的与裙挡6垂直固定连接的"U " 形脚踏8,裙挡6左前部有与裙挡6垂直固定的前挂杆1,前挂杆l的顶部有 与裙挡6垂直的前挂钩2,前挂钩2的端部设有固定片3,固定片3与前挂钩 2垂直且在前挂钩2右侧即前挂杆1的内侧,固定片3上设有固定孔9用于和 座椅底架固定。在裙挡6的右后部有与裙挡6垂直固定的后挂杆4,后挂杆4 的顶部有后挂钩5,后挂钩5与裙挡6平行。为了提高脚蹐的强度,前挂杆l 与后挂杆4用一条金属丝弯成,下端弯成与裙挡6垂直的"U "形脚踏8,前、 后挂杆与裙挡焊接固定。前挂杆1高于后挂杆4。如图4至图6所示,脚蹬(B)与脚蹬(A)组成部件相同,结构对称。 与儿童座椅的安装方式一样。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后儿童座椅脚蹬,由脚镫(A)和脚蹬(B)组成,脚蹬(A)结构中包括裙挡(6),裙挡(6)的两侧端是侧挡(7),裙挡(6)的下端是脚踏(8),其特征是裙挡(6)左前部有与裙挡(6)垂直固定的前挂杆(1),前挂杆(1)的顶部有前挂钩(2),前挂钩(2)的端部设有固定片(3),在裙挡(6)的右后部有与裙挡(6)垂直固定的后挂杆(4),后挂杆(4)的顶部有后挂钩(5);脚蹬(B)与脚蹬(A)组成部件相同,结构对称。2、 按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后儿童座椅脚蹬,其特征是固定片(3) 与前挂钩(2)垂直并在前挂钩(2)右侧。3、 按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后儿童座椅脚蹬,其特征是前挂钩(2) 与裙挡(6)垂直,后挂钩(5)与裙挡(6)平行。4、 按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后儿童座椅脚蹬,其特征是前挂杆(1) 高于后挂杆(4)。5、 按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后儿童座椅脚蹬,其特征是固定片(3) 上设有固定孔(9)。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后儿童座椅脚蹬,由脚蹬(A)和脚蹬(B)组成。脚蹬(A)结构中包括裙挡,裙挡的两侧端是侧挡,裙挡的下端部是脚踏,裙挡左前部有与裙挡垂直固定的前挂杆,前挂杆的顶部有前挂钩,前挂钩的端部设有固定片,在裙挡的右后部有与裙挡垂直固定的后挂杆,后挂杆的顶部有后挂钩;脚蹬(B)与脚蹬(A)组成部件相同,结构对称。使用时,将前挂杆顶部的前挂钩挂在座椅底座前部的竖向支撑架上,后挂杆顶部的后挂钩挂在座椅底座后部的横向支撑杆上,前挂钩端部的固定片与座椅底座前部的横向固定片用固定件固定即可。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固定牢固可靠,适合与各种类型的自行车后儿童座椅配套应用。文档编号B62J27/00GK201002670SQ20062012835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1日专利技术者松浦伸昭, 松浦利信 申请人:黄骅松洋伸和工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后儿童座椅脚蹬,由脚镫(A)和脚蹬(B)组成,脚蹬(A)结构中包括裙挡(6),裙挡(6)的两侧端是侧挡(7),裙挡(6)的下端是脚踏(8),其特征是:裙挡(6)左前部有与裙挡(6)垂直固定的前挂杆(1),前挂杆(1)的顶部有前挂钩(2),前挂钩(2)的端部设有固定片(3),在裙挡(6)的右后部有与裙挡(6)垂直固定的后挂杆(4),后挂杆(4)的顶部有后挂钩(5);    脚蹬(B)与脚蹬(A)组成部件相同,结构对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浦利信松浦伸昭
申请(专利权)人:黄骅松洋伸和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