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无线梯度风系统的太阳能板角度定量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5099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9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角度定量调节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无线梯度风系统的太阳能板角度定量调节装置,属于自动气象站的技术领域。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适用于无线梯度风系统的太阳能板角度定量调节装置,包括用于与太阳能板固定的角度板以及用于将太阳能板固定在载体上的支撑板;所述角度板的上端部与支撑板的上端部相铰接,角度板的下端部设置若干角度板调节孔,支撑板的下端部设置支撑调节孔,支撑板上的支撑调节孔与角度板上相应的角度板调节孔对准后将支撑板与角度板固定,以对太阳能的安装角度进行所需的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规范化太阳能板的安装,降低太阳能板安装的复杂度,提高安装效率,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角度定量调节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无线梯度风系统的太阳能板定量调节装置,属于自动气象站的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是自动气象站系统中一种常用的电源类型,太阳能板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当地的经纬度来调节安装角度,以达到性能最优。我国地处北半球,因此一般的国内的自动气象站系统中太阳能板的安装方向为面向正南方,但是由于纬度差异,不同地域太阳能板与水平面的安装角度不同,通常该角度值略高于当地纬度值10度左右。我国最南端的海南省的纬度值在18度左右,最北端的黑龙江黑河地区的纬度值在50度左右,因此太阳能板在国内不同地区与水平面夹角范围约在28度至60度。目前,在自动气象站中,太阳能的安装角度完全依赖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和水平,太阳能板的利用率无法得到保证,错误的安装甚至会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无线梯度风系统的太阳能板角度定量调节装置,其结构紧凑,规范化太阳能板的安装,降低太阳能板安装的复杂度,提高安装效率,安全可靠。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适用于无线梯度风系统的太阳能板角度定量调节装置,包括用于与太阳能板固定的角度板以及用于将太阳能板固定在载体上的支撑板;所述角度板的上端部与支撑板的上端部相铰接,角度板的下端部设置若干角度板调节孔,支撑板的下端部设置支撑调节孔,支撑板上的支撑调节孔与角度板上相应的角度板调节孔对准后将支撑板与角度板固定,以对太阳能的安装角度进行所需的调节。所述角度板的上端部设置角度板旋转孔,位于角度板下端部的角度板调节孔包括若干圆心位于第一圆弧上的角度板上调节孔组以及若干圆心位于第二圆弧上的角度板下调节孔组;第一圆弧的圆心、第二圆弧的圆心均为角度板旋转孔的圆心,第二圆弧位于第一圆弧的下方,角度板上调节孔组内相邻的角度板上调节孔圆心间的弧度相一致,角度板下调节孔组内相邻的角度板下调节孔圆心间的弧度相一致;且角度板上调节孔组内的角度板上调节孔的圆心与角度板下调节孔组内相邻的角度板下调节孔的圆心间的弧度相一致。所述角度板上调节孔组包括角度板第一上调节孔、角度板第二上调节孔以及角度板第三上调节孔;角度板下调节孔组包括角度板第一下调节孔、角度板第二下调节孔、角度板第三下调节孔以及角度板第四下调节孔;角度板第一上调节孔的圆心与角度板第二上调节孔圆心间的角度为5°,角度板第一下调节孔的圆心与角度板第二下调节孔圆心间的角度为10°,角度板第一上调节孔与角度板第一下调节孔以及角度板第二下调节孔相邻,上角度第一调节孔的圆心与角度板第一下调节孔圆心间的角度为5°,角度板第一上调节孔的圆心与角度板第二下调节孔圆心间的角度为5°。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部设置能与角度板旋转孔匹配的支撑板旋转孔,支撑板通过位于支撑板旋转孔以及角度板旋转孔内的连接旋转轴与角度板相铰接;支撑板的下部的支撑调节孔包括用于与角度板上调节孔组配合的支撑板上调节孔以及用于与角度板下调节孔组配合的支撑板下调节孔;支撑板上调节孔与角度板上调节孔组内相邻的角度板上调节孔间变换配合时,能对太阳能板进行每次5°的定量角度调节;支撑板下调节孔与角度板下调节孔组内相邻的角度板下调节孔间变换配合时,能对太阳能板进行每次10°的定量角度调节。本技术的优点:太阳能板与角度板固定,通过支撑板与角度板配合且能将太阳能板固定在载体上,通过角度板上的角度板调节孔与支撑板上的支撑板调节孔配合,能实现对太阳能板安装角度的调节,满足太阳能板安装角度的要求,结构紧凑,规范化太阳能板的安装,降低太阳能板安装的复杂度,提高安装效率,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角度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太阳能板、2-角度板、3-支撑板、4-载体、5-连接旋转轴、6-角度板旋转孔、7-角度板第一下调节孔、8-角度板第二下调节孔、9-角度板第三下调节孔、10-角度板第四下调节孔、11-角度板第一上调节孔、12-角度板第二上调节孔、13-角度板第三上调节孔、14-支撑固定座、15-支撑板旋转孔、16-支撑板上调节孔以及17-支撑板下调节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为了规范化太阳能板的安装,降低太阳能板安装的复杂度,提高安装效率,便于在无线梯度风系统中太阳能板1的角度调节,本技术包括用于与太阳能板1固定的角度板2以及用于将太阳能板1固定在载体4上的支撑板3;所述角度板2的上端部与支撑板3的上端部相铰接,角度板2的下端部设置若干角度板调节孔,支撑板3的下端部设置支撑调节孔,支撑板3上的支撑调节孔与角度板2上相应的角度板调节孔对准后将支撑板3与角度板2固定,以对太阳能板1的安装角度进行所需的调节。具体地,载体4包括墙面或立柱,角度板2的一侧与太阳能板1固定,太阳能板1通过角度板2以及支撑板3之间的配合,能将太阳能板1固定在载体4上,太阳能板1与水平面的角度可以通过角度板2以及支撑板3的配合进行调节。在调节时,由于角度板2与支撑板3的上部进行铰接,在角度板2与支撑板3的上端部转动后,能实现角度板2上的角度板调节孔与支撑板3上的支撑调节孔相对应,在角度板调节孔与支撑调节孔对应且对准后,利用支撑固定轴将角度板2与支撑板3连接固定,达到了对太阳能板1的调节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角度板2的上端部设置角度板旋转孔6,位于角度板2下端部的角度板调节孔包括若干圆心位于第一圆弧上的角度板上调节孔组以及若干圆心位于第二圆弧上的角度板下调节孔组;第一圆弧的圆心、第二圆弧的圆心均为角度板旋转孔6的圆心,第二圆弧位于第一圆弧的下方,角度板上调节孔组内相邻的角度板上调节孔圆心间的弧度相一致,角度板下调节孔组内相邻的角度板下调节孔圆心间的弧度相一致;且角度板上调节孔组内的角度板上调节孔的圆心与角度板下调节孔组内相邻的角度板下调节孔的圆心间的弧度相一致。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圆弧、第二圆弧均为以角度板旋转孔6的圆心为圆心的弧,第二圆弧与第二圆弧相平行,第二圆弧位于第一圆弧的下方,即第二圆弧的半径大于第一圆弧的半径。角度板上调节孔组内的角度板上调节孔的数量以及角度板下调节孔内角度板下调节孔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只要能满足太阳能板1的安装角度要求即可,角度板上调节孔组内的角度板上调节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无线梯度风系统的太阳能板角度定量调节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用于与太阳能板(1)固定的角度板(2)以及用于将太阳能板(1)固定在载体(4)上的支撑板(3);所述角度板(2)的上端部与支撑板(3)的上端部相铰接,角度板(2)的下端部设置若干角度板调节孔,支撑板(3)的下端部设置支撑调节孔,支撑板(3)上的支撑调节孔与角度板(2)上相应的角度板调节孔对准后将支撑板(3)与角度板(2)固定,以对太阳能板(1)的安装角度进行所需的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无线梯度风系统的太阳能板角度定量调节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用于与太阳能板(1)固定的角度板(2)以及用于将太阳能板(1)固定在载体(4)上的支撑板(3);所述角度板(2)的上端部与支撑板(3)的上端部相铰接,角度板(2)的下端部设置若干角度板调节孔,支撑板(3)的下端部设置支撑调节孔,支撑板(3)上的支撑调节孔与角度板(2)上相应的角度板调节孔对准后将支撑板(3)与角度板(2)固定,以对太阳能板(1)的安装角度进行所需的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无线梯度风系统的太阳能板角度定量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角度板(2)的上端部设置角度板旋转孔(6),位于角度板(2)下端部的角度板调节孔包括若干圆心位于第一圆弧上的角度板上调节孔组以及若干圆心位于第二圆弧上的角度板下调节孔组;第一圆弧的圆心、第二圆弧的圆心均为角度板旋转孔(6)的圆心,第二圆弧位于第一圆弧的下方,角度板上调节孔组内相邻的角度板上调节孔圆心间的弧度相一致,角度板下调节孔组内相邻的角度板下调节孔圆心间的弧度相一致;且角度板上调节孔组内的角度板上调节孔的圆心与角度板下调节孔组内相邻的角度板下调节孔的圆心间的弧度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无线梯度风系统的太阳能板角度定量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角度板上调节孔组包括角度板第一上调节孔(11)、角度板第二上调节孔(12)以及角度板第三上调节孔(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伏建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无线电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