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50316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9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放线装置,主要涉及下户线改造和集抄改造设备领域。包括盘轴、盘托和底座,盘轴的上部设置外螺纹且套接有调节轴套,调节轴套的内壁设置内螺纹,调节轴套的上端设置转动把手,调节轴套的下端设置环形凸台,调节套筒外侧套有固定轴套,固定轴套对称的铰接有复数个第一连杆,第一连杆远端铰接有撑杆,第一连杆中央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下端与盘轴的下端铰接,第二连杆的上端与撑杆滑动连接,盘托与盘轴底端螺纹连接,盘轴的底面设置凹腔,底座包括三脚支架和中心转轴,中心转轴与凹腔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够将线盘牢固的固定于本装置上,使线盘的转动更加平稳,且易于拆装,适用于农网施工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下户线改造和集抄改造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经过农网升级改造以来的10多年发展跨越,百姓用电在原有基础上直线上升。普遍存在线路老化、接线混乱、线径小、安全隐患大、损耗高等问题。同时,居民生活用电的需求变大,使得居民电表的数量增长较快,抄表收费工作压力剧增,传统人工抄表的误差大、效率低、周期不固定等弊端就显得尤为突出。上述农网的常见突出问题使得及时进行下户线改造和集抄改造成为农村线网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在农村下户线改造和集抄改造过程中,放线是一项繁琐费力的工作。传统的方法是人工现场放线,比如使用BLV-50铝塑线和RVVP4X0.75屏蔽电缆,一盘50平方的铝塑线100米约10公斤,一盘屏蔽线500米约50公斤,由于线盘的体积较大,重量较沉,难以对线盘进行搬运、转动、牵扯等操作,一方面造成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作效率地下等问题,另一方面,在放线过程中线路还容易因绞股、碾压、拉拽等造成损伤,放线质量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线路的完整性。现有技术的放线装置,普遍采用较细的线盘轴。由于线盘穿过线盘轴后,中间仍然存有较大的空间,这就使得线盘在转动时非常不稳定,当拉拽力较大时线盘很容易发生歪斜,这就对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不但常常发生歪倒侧翻等情况,阻碍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歪斜的线盘也使得放线不畅,影响放线质量。此外,市面上销售的放线装置,大多体积庞大,携带不便,且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适合农村作业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放线装置,它能够将线盘撑紧,使线盘牢固的固定于本装置上,避免了由于线盘歪斜引起的歪倒侧翻、放线不均等问题,大大提高了放线装置的稳定性,使线盘的转动更加平稳,提高施工效率和放线质量,同时本装置结构简洁,造型轻便,易于拆装,携带方便,适用于农网施工环境。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携放线装置,包括盘轴、盘托和底座,所述盘轴的上部设置外螺纹,所述盘轴的外螺纹部分套接有调节轴套,所述调节轴套的内壁上设置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调节轴套的上端设置转动把手,所述调节轴套的下端设置一圈环形凸台,所述调节套筒外侧套有能够绕调节套筒转动的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的内径小于环形凸台的外径,所述固定轴套的外侧对称的铰接有复数个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固定轴套的一端铰接有撑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中央位置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成叉剪式结构,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与盘轴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盘轴的上端与撑杆滑动连接,所述盘托为具有轮毂结构的环形盘架,所述盘托的内壁与盘轴底端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盘轴的底面设置凹腔,所述凹腔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居于盘轴中心位置,所述底座包括三脚支架和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位于三脚支架交汇处且向上竖直设置,所述中心转轴与凹腔间隙配合。所述转动把手包括圆轮缘手轮和手柄,所述手柄位于圆轮缘手轮的边缘处,且与圆轮缘手轮铰接。所述凹腔内套接有与凹腔相对应的滚针轴承,所述滚针轴承与中心转轴相匹配使用。所述三脚支架的底端设置角轮,所述角轮为自锁万向轮。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旋动转动把手,能够带动调节轴套相对盘轴轴向转动,由于调节轴套内壁的内螺纹与盘轴上部的外螺纹相咬合,故控制调节轴套的旋转方向(顺时针/逆时针),就能控制调节轴套在盘轴上的相对位置。同时,由于固定轴套的内径小于环形凸台的外径,故环形凸台能够承托固定轴套,使固定轴套跟随调节轴套一同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杆的上端相对盘轴上下移动。由于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成叉剪式结构,而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远离盘轴的一端分别与撑杆滑动连接和铰接,故旋动转动把手,即能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剪式运动,最终控制撑杆靠近或远离盘轴。复数个对称设置的撑杆通过聚合和散开,形成以盘轴为中心,直径可变的圆柱轴体。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当需要进行放线操作时,先旋动转动把手上升调节轴套,使撑杆贴近盘轴,当线盘穿入盘轴后,再旋动转动把手下降调节轴套,使撑杆远离盘轴,直到撑杆贴紧线盘,停止旋动,即可保持撑杆固定,从而将线盘撑紧,使线盘始终以盘轴为中心,牢固的固定于盘轴和盘托上,避免了线盘的歪斜,防止放线装置歪倒侧翻等现象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使线盘的转动更加平稳,提高施工效率和放线质量。2、本装置具有结构简洁,造型轻便,易于拆装,携带方便的优势。所述盘轴、盘托和底座均可拆分和组装:当需要进行施工时,取出所述盘轴、盘托和底座,由于所述盘托的内壁与盘轴底端的外壁螺纹连接,将所述盘轴的底端旋入盘托内,即可将所述盘轴和盘托固定。再将将底座上的中心转轴向上插入盘轴底面上的凹腔,本装置即组装完成。利用中心转轴与凹腔的间隙配合,所述盘轴和盘托相对中心转轴能够自由轴向转动,由于线盘被固定在盘轴和盘托上,进而使线盘相对底座能够自由转动,从而代替了人工转动线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放线质量。当施工完成/暂停,需要收起本装置时,将底座上的中心转轴自盘轴底面上的凹腔中取出,即可使盘轴和盘托与底座分离,再将盘托旋出盘轴的底端,所述盘轴、盘托和底座即被拆分为三个独立的配件,方便收起和携带。3、所述转动把手设计为圆轮缘手轮样式,方便施工人员对调整轴套进行旋转操作。所述圆轮缘手轮的边缘与手柄铰接,即能方便施工人员抓握施力,不用时还能方便收并。4、所述凹腔内置滚针轴承,滚针轴承具有径向结构紧凑,旋转精度高,可在承受很高径向负荷的同时承受一定的轴向负荷的优点,是作为盘轴内置轴承的最佳选择,能够使整个装置的转动更加流畅顺滑,大大降低人工拉拽的力度,进一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5、所述角轮的设计,不但方便本装置的移动和固定,而且当将线盘固定在本装置上后,可利用本装置承载线盘自由移动,代替了人工拖拉和搬运,一方面方便了施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另一方面避免了拖拉线盘对线的损伤。【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盘轴的A-A刨面图。附图3是本技术盘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调节轴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盘轴;2、盘托;3、底座;4、外螺纹;5、调节轴套;6、内螺纹;7、转动把手;8、环形凸台;9、固定轴套;10、第一连杆;11、撑杆;12、第二连杆;13、凹腔;14、三脚支架;15、中心转轴;16、圆轮缘手轮;17、手柄;18、滚针轴承;19、角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所述是一种便携放线装置,主体结构包括盘轴1、盘托2和底座3,所述盘轴I的上部设置外螺纹4,所述盘轴I的外螺纹4部分套接有调节轴套5,所述调节轴套5的内壁上设置与外螺纹4相匹配的内螺纹6,所述调节轴套5的上端设置转动把手7,所述调节轴套5的下端设置一圈环形凸台8,所述调节套筒外侧套有能够绕调节套筒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放线装置,包括盘轴(1)、盘托(2)和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盘轴(1)的上部设置外螺纹(4),所述盘轴(1)的外螺纹(4)部分套接有调节轴套(5),所述调节轴套(5)的内壁上设置与外螺纹(4)相匹配的内螺纹(6),所述调节轴套(5)的上端设置转动把手(7),所述调节轴套(5)的下端设置一圈环形凸台(8),所述调节套筒外侧套有能够绕调节套筒转动的固定轴套(9),所述固定轴套(9)的内径小于环形凸台(8)的外径,所述固定轴套(9)的外侧对称的铰接有复数个第一连杆(10),所述第一连杆(10)远离固定轴套(9)的一端铰接有撑杆(11),所述第一连杆(10)的中央位置铰接有第二连杆(12),所述第一连杆(10)与第二连杆(12)成叉剪式结构,所述第二连杆(12)的下端与盘轴(1)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12)远离盘轴(1)的上端与撑杆(11)滑动连接,所述盘托(2)为具有轮毂结构的环形盘架,所述盘托(2)的内壁与盘轴(1)底端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盘轴(1)的底面设置凹腔(13),所述凹腔(13)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居于盘轴(1)中心位置,所述底座(3)包括三脚支架(14)和中心转轴(15),所述中心转轴(15)位于三脚支架(14)交汇处且向上竖直设置,所述中心转轴(15)与凹腔(13)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峰阎正喜苗美兰魏国强李勇郎益伟王秀山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诸城市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