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式膀胱直板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444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6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阴式膀胱直板拉钩,包括宽度相同的第一直板、第二直板和第三直板,所述第二直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板和所述第三直板并使所述阴式膀胱直板拉钩一体呈“Z”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阴式膀胱直板拉钩,用在对患者经阴道清宫手术时可以完全挡开膀胱,充分暴露手术野,大大降低清宫手术时子宫穿孔并损伤膀胱的可能性;此外,在清宫后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阴式膀胱直板拉钩,在挡开膀胱的基础上,直视对合缝合子宫薄弱部位,用于加固子宫肌层从而彻底解决手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对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实施经阴道清宫手术时所用的膀胱直板拉钩。
技术介绍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是较罕见异位妊娠,其病因主要与剖宫产术后及人工流产术后引起的子宫内膜损伤修复不全,血供减少,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疤痕裂开有关。随着育龄妇女剖宫产率逐年上升,该病的发生率同样有上升趋势。实施经阴道清宫手术是治疗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方法之一,由于患者的子宫下段菲薄及与膀胱粘连紧密,对患者实施清宫手术的风险在于手术中有子宫穿孔并损伤膀胱的可能。所以在进行清宫手术时,常需使用阴道器械拉钩挡开膀胱以暴露手术野。但现有的阴道器械拉钩较浅并方向有偏差,不能很好地挡开膀胱以暴露手术野,使得清宫手术时子宫穿孔并损伤膀胱的可能性大大提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阴式膀胱直板拉钩,用在对患者经阴道清宫手术时可以完全挡开膀胱,充分暴露手术野,大大降低清宫手术时子宫穿孔并损伤膀胱的可能性;此外,在清宫后应用本技术阴式膀胱直板拉钩,在挡开膀胱的基础上,直视对合缝合子宫薄弱部位,用于加固子宫肌层从而彻底解决手术难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阴式膀胱直板拉钩,包括宽度相同的第一直板、第二直板和第三直板,所述第二直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板和所述第三直板并使所述阴式膀胱直板拉钩一体呈“Z”形结构。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板与所述第二直板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直板与所述第三直板的夹角为45°。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板与所述第二直板的夹角为60°,所述第二直板与所述第三直板的夹角为60°。具体地,所述第一直板的长度为10cm,所述第三直板的长度为5cm。具体地,所述第一直板与第三直板的垂直距离为20cm。上述夹角、长度及垂直距离的设置可适应不同长度的阴道前穹窿与子宫下段的距离。优选地,所述直板宽度为1.5cm~4cm。更优选地,所述直板宽度为3cm。上述直板宽度的设置可适应不同宽度的阴道或依次扩开阴道,以利于充分暴露手术野。本技术的阴式膀胱直板拉钩可用耐高压、有一定强度和韧性、对人体无毒害的不锈钢或金属合成材料制成,且表面或边缘经钝化处理并有良好的光滑度,与人体器官接触更安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的阴道器械拉钩较浅并方向有偏差,不能很好地挡开膀胱以暴露手术野,使得清宫手术时子宫穿孔并损伤膀胱的可能性大大提高的情况,本技术的阴式膀胱直板拉钩由三段直板固定连接一体呈Z型,呈Z型的阴式膀胱直板拉钩可以完全挡开膀胱,充分暴露手术野,大大降低清宫手术时子宫穿孔并损伤膀胱的可能性;此外,在清宫后应用本技术阴式膀胱直板拉钩,在挡开膀胱的基础上,直视对合缝合子宫薄弱部位,用于加固子宫肌层从而彻底解决手术难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阴式膀胱直板拉钩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阴式膀胱直板拉钩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阴式膀胱直板拉钩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4提供的阴式膀胱直板拉钩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5提供的阴式膀胱直板拉钩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6提供的阴式膀胱直板拉钩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请参见图1,阴式膀胱直板拉钩包括宽度皆为1.5cm (H4)的第一直板1、第二直板2和第三直板3,第二直板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直板I和第三直板3并使得阴式膀胱直板拉钩一体呈“Z”形结构。第一直板I与第二直板2的夹角为60°,第二直板2与第三直板3的夹角为60°。第一直板I的长度为1cm (Hl ),第三直板3的长度为5cm (H3),并且第一直板I与第三直板3的垂直距离为20cm (H2)o实施例2请参见图2,除第一直板1、第二直板2和第三直板3的宽度皆为3cm (H4)之外,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请参见图3,除第一直板1、第二直板2和第三直板3的宽度皆为4cm (H4)之外,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请参见图4,阴式膀胱直板拉钩包括宽度皆为1.5cm (H4)的第一直板1、第二直板2和第三直板3,第二直板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直板I和第三直板3并使得阴式膀胱直板拉钩一体呈“Z”形结构。第一直板I与第二直板2的夹角为45°,第二直板2与第三直板3的夹角为45°。第一直板I的长度为1cm (Hl ),第三直板3的长度为5cm (H3),并且第一直板I与第三直板3的垂直距离为20cm (H2)o实施例5请参见图5,除第一直板1、第二直板2和第三直板3的宽度皆为3cm (H4)之外,其他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实施例6请参见图6,除第一直板1、第二直板2和第三直板3的宽度皆为4cm (H4)之外,其他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技术的实质和精神,可以有多种变形方案实现本技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阴式膀胱直板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宽度相同的第一直板、第二直板和第三直板,所述第二直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板和所述第三直板并使所述阴式膀胱直板拉钩一体呈“Z”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式膀胱直板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板与所述第二直板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直板与所述第三直板的夹角为4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式膀胱直板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板与所述第二直板的夹角为60°,所述第二直板与所述第三直板的夹角为60°。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阴式膀胱直板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板的长度为10cm,所述第三直板的长度为5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阴式膀胱直板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板与所述第三直板的垂直距离为20c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阴式膀胱直板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为1.5cm~4c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阴式膀胱直板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为3c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阴式膀胱直板拉钩,包括宽度相同的第一直板、第二直板和第三直板,所述第二直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板和所述第三直板并使所述阴式膀胱直板拉钩一体呈“Z”形结构。本技术的阴式膀胱直板拉钩,用在对患者经阴道清宫手术时可以完全挡开膀胱,充分暴露手术野,大大降低清宫手术时子宫穿孔并损伤膀胱的可能性;此外,在清宫后应用本技术阴式膀胱直板拉钩,在挡开膀胱的基础上,直视对合缝合子宫薄弱部位,用于加固子宫肌层从而彻底解决手术难题。【IPC分类】A61B17-02【公开号】CN204468166【申请号】CN201520126151【专利技术人】李环, 胡艳, 章蕾, 马吉吉 【申请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申请日】2015年3月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阴式膀胱直板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宽度相同的第一直板、第二直板和第三直板,所述第二直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板和所述第三直板并使所述阴式膀胱直板拉钩一体呈“Z”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环胡艳章蕾马吉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