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3920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6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拼接胶带,包括底膜、转贴膜、基材和离型膜,所述基材位于离型膜下方,转贴膜位于基材下方,底膜位于转贴膜下方,所述基材为中空的矩形,所述基材由胶带一、胶带二、胶带三和胶带四依次拼接而成,所述胶带一、胶带二、胶带三和胶带四均为长方形结构,且均设有两个拼接线,所述胶带一和胶带三的拼接线均位于与胶带二和胶带四相邻的长边的两端,胶带二和胶带四的拼接线为两条短边,所述拼接线为锯齿状或其它可镶嵌结构。由于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原料利用率,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节省了成本,生产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胶带及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接胶带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和电子产业的发展,拼接胶带的运用市场也越来越大,目前现有的框型拼接胶带在加工时通常是将框型大小的原材料整块冲切,在保留边框的同时,会把边框之内的原材料冲切掉,这必将造成原材料大面积的浪费。还有就是人工粘贴法,即先冲切四条边框或两条L形边框,然后,用人工把这四条边框或两条L形边框粘贴到产品上面,虽节省了原材料,但同时却耗费的大量人工,效率低、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拼接胶带,提高了原料利用率,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节省了成本,生产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拼接胶带,包括底膜、转贴膜、基材和离型膜,所述基材位于离型膜下方,转贴膜位于基材下方,底膜位于转贴膜下方,所述基材为中空的矩形,所述基材由胶带一、胶带二、胶带三和胶带四依次拼接而成,所述胶带一、胶带二、胶带三和胶带四均为长方形结构,且均设有两个拼接线,所述胶带一和胶带三的拼接线均位于与胶带二和胶带四相邻的长边的两端,胶带二和胶带四的拼接线为两条短边,所述拼接线为锯齿状或其它可镶嵌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底膜的底部面积大于转贴膜的底部面积,底膜两侧均设有预留边。进一步地,所述预留边上设有定位孔。进一步地,所述胶带一的两拼接线之间以及胶带三的两拼接线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直线。进一步地,所述胶带一的两拼接线之间以及胶带三的两拼接线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拼接线形状的周期性延伸。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包括泡绵胶带、双面胶、单面胶和缓冲类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基材上方和下方均设有胶粘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基材由胶带一、胶带二、胶带三和胶带四依次拼接而成,所述胶带一和胶带三的拼接线均位于与胶带二和胶带四相邻的长边的两端,胶带二和胶带四的拼接线为两条短边,所述拼接线为锯齿状或其它可镶嵌结构,提高了原料利用率,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节省了成本,生产方便。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加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图。图中各标号和对应的名称为:I—底膜,11—预留边,12—定位孔,2—转贴膜,3—基材,31—胶带一,32—胶带二,33—胶带三,34—胶带四,35—拼接线,4—离型膜。【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拼接胶带,如图1?4所示,包括底膜1、转贴膜2、基材3和离型膜4,所述基材3位于离型膜4下方,转贴膜2位于基材3下方,底膜I位于转贴膜2下方,所述基材3为中空的矩形,所述基材3由胶带一 31、胶带二 32、胶带三33和胶带四34依次拼接而成,所述胶带一 31、胶带二 32、胶带三33和胶带四34均为长方形结构,且均设有两个拼接线35,所述胶带一 31和胶带三33的拼接线35均位于与胶带二 32和胶带四34相邻的长边的两端,胶带二 32和胶带四34的拼接线35为两条短边,所述拼接线35为锯齿状或其它可镶嵌结构。所述底膜I的底部面积大于转贴膜2的底部面积,底膜I两侧均设有预留边11,预留边11上设有定位孔12。采用预留边11和定位孔12这种结构,在机械自动化生产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所述基材3包括泡绵胶带、双面胶、单面胶和缓冲类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基材3上方和下方均设有胶粘剂,使用方便。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所述胶带一 31的两拼接线35之间以及胶带三33的两拼接线35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直线。本技术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所述胶带一 31的两拼接线35之间以及胶带三33的两拼接线35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拼接线35形状的周期性延伸。本技术采用机械自动化操作,基材3的拼接过程说明:通常情况下,在加工拼接胶带之前,基材3原材料都是较大的卷材,然后将大的卷材分切成小卷,小卷的宽度根据拼接胶带的胶带一 31和胶带三33的宽度以及胶带二 32和胶带四34的长度而定。机器上加工拼接胶带时,胶带二 32和胶带四34复合到转贴膜2上时,采用同一个小卷的基材3,步进式运动,与转贴膜2不同步;首先复合胶带二,再横向裁切小卷的基材3,裁切的宽度与胶带二 32宽度相同,然后底膜I和转贴膜2走过一定距离后复合胶带四34,然后再横向裁切成胶带四34的宽度大小,如此重复;胶带一 31和胶带三33在复合到转贴膜2上时,胶带一31和胶带三33同时运动,且与转贴膜2同步运动。与传统的基材3加工方式相比,不管是将框型大小的原材料整块冲切,还是采用两条L形边框加工,本技术减少了材料的浪费,降低了成本;另外,与先加工四条边框或两条L形边框,再采用人工将这四条边框或两条L形边框粘贴到产品上面的加工方式相比,本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与拼接线35为直线的拼接方式相比,本技术的拼接线35为锯齿状或其它可镶嵌结构,因而更能防水和防尘,质量好。采用锯齿状或其它可镶嵌结构的形状的拼接线35,以及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中胶带一 31和胶带三33中的拼接线35连接方式,在原材料分切时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分切时刀具的形状,做到一次性加工,生产方便。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采用胶带二 32和胶带四34在同一个小卷上,除去第一个拼接胶带的胶带二 32和最后一个胶带四34,中间部分生产时,通常将下一个拼接胶带的胶带二 32与上一个胶带四34相连作为一个整体生产,最后从中间横向切断。与从外框角部设置的拼接线35的拼接胶带相比,在加工基材3的胶带一 31、胶带二 32、胶带三33、胶带四34时,本技术减少了切角的工艺步骤,也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更方便。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拼接胶带,包括底膜、转贴膜、基材和离型膜,所述基材位于离型膜下方,转贴膜位于基材下方,底膜位于转贴膜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中空的矩形,所述基材由胶带一、胶带二、胶带三和胶带四依次拼接而成,所述胶带一、胶带二、胶带三和胶带四均为长方形结构,且均设有两个拼接线,所述胶带一和胶带三的拼接线均位于与胶带二和胶带四相邻的长边的两端,胶带二和胶带四的拼接线为两条短边,所述拼接线为锯齿状或其它可镶嵌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膜的底部面积大于转贴膜的底部面积,底膜两侧均设有预留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边上设有定位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一的两拼接线之间以及胶带三的两拼接线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直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一的两拼接线之间以及胶带三的两拼接线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拼接线形状的周期性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拼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包括泡绵胶带、双面胶、单面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拼接胶带,包括底膜、转贴膜、基材和离型膜,所述基材位于离型膜下方,转贴膜位于基材下方,底膜位于转贴膜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中空的矩形,所述基材由胶带一、胶带二、胶带三和胶带四依次拼接而成,所述胶带一、胶带二、胶带三和胶带四均为长方形结构,且均设有两个拼接线,所述胶带一和胶带三的拼接线均位于与胶带二和胶带四相邻的长边的两端,胶带二和胶带四的拼接线为两条短边,所述拼接线为锯齿状或其它可镶嵌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永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晶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