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床模型试验床沙实时保真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42198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6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床模型试验床沙实时保真取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实时保真取样的装置,属于水利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取样装置,利用高压气囊驱动器的高压冲力使取样探针瞬间插入淤积泥沙中,同时液氮容器的液氮快速进入取样探针内,完成床沙保真取样过程;采用水平移动机械手和垂直移动机械手分别沿着水平和垂直导轨运动,能够精确地控制取样位置;由于高压气囊驱动器的尺寸一定,取样探针的下落距离可由垂直移动机械手在垂直导轨的初始位置确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动床模型床沙断面的实时保真采样,同时采样的效率大大提高,对试验数据的精确与完善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河流动床模型床沙采样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实时保真取样的装置,属于水利领域。
技术介绍
:床沙的颗粒组成和变化不仅影响床面沙粒、沙波阻力和洪水位的高低,而且是影响水流挟沙力、输沙率及河床冲淤的重要因素,是研究水流泥沙运动的基本资料之一。在一般含沙量情况下,表层床沙与水中运动泥沙总在不断地相互交换,其床沙组成也随着冲淤及与深层床沙不断交换而调整变化,其调整是河床变形计算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现有的河床变形计算数学模型中,一般引入一个床沙活动交换层厚度的物理量,大多取一个经验性的定常值;此外,有效河床质的厚度往往也都是假定的,这些假定对于河床变形的计算结果的影响很大。天然冲积河流主要采用横管式、锥式、蛘式、击打式、锚式及海洋采泥的丸川式等采样器来对河床及流态下的床沙进行取样;这些采样器普遍存在采样率较低、沙样可靠性不高;同时,由于床沙变化受水流条件、来沙情况以及本身河床组成等多因素的影响,其变化规律极为复杂,加之资料跟随性以及量测仪器的制约,在天然河流中研究单因素对床沙变化的规律十分困难。动床模型试验为床沙变化规律的精细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然而,天然河流中床沙取样采用的仪器在模型试验中根本无法使用;目前在模型试验中床沙实时保真取样的仪器与方法都鲜有报道。目前,国内使用的河床床沙采样器有挖斗式采样器、重力式采样器和一种利用火药爆炸驱动的深水床沙采样器等。挖斗式采样器由挖斗、定挖斗位置的卡爪和铅鱼壳体等构成。采样时,通过一套联动装置,首先使限位卡爪松开,然后收绞起重索,通过缠绕在挖斗轴上的钢丝绳带动挖斗旋转,挖取泥沙。各种重力式采样器,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利用仪器自身及配重重量把采样管压入河床),亦经常取不到样品,且采样深度无法精确控制。一些改进型重力式采样器亦因结构复杂、制造使用费用昂贵及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采样深度控制问题,均未能得到广泛应用。一种利用火药爆炸驱动的深水床沙采样器是利用子弹瞬间的爆炸力推动活塞运动,把采样管打入河床泥沙中,在不破坏河床泥沙完整性和原状性的情况下,将河床泥沙采集到采样管内。利用火药爆炸驱动的深水床沙采样器可在原型河床上进行深水床沙采样,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宜在模型河床上进行床沙取样。动床模型试验中,水深较浅、并且取样精度要求高,原型的取样方法与采样仪器无法在模型试验中应用。同时,试验中河床底部床沙变化规律特别复杂,如何在动床模型试验中进行床沙垂线上的自动采样而不破坏模型河床泥沙淤积层次结构是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目前模型河床床沙采样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动床模型试验床沙实时保真取样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种动床模型试验床沙实时保真取样装置,包括支架、水平横梁、取样探针、高压气囊驱动器、垂直控制台支柱、液氮容器、高压气体容器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水平横梁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水平横梁上设有水平导轨;所述垂直控制台支柱的底部固定在水平移动机械手上,所述水平移动机械手设置在所述水平导轨上;所述垂直控制台支柱上设有垂直导轨和垂直移动机械手,所述垂直移动机械手上固定有支承台,所述支承台侧面设有支承横梁,所述支承横梁远离所述支承台的一端设有一个高压气囊驱动器固定扣环,所述高压气囊驱动器固定在所述高压气囊驱动器固定扣环内;所述高压气囊驱动器上部依次通过高压气体输送控制阀门、高压气体输送管线和高压容器控制阀门与所述高压气体容器连接,下部通过取样机械手和所述取样探针连接;垂直控制台支柱顶端设有高压气体输送管线挂钩,所述高压气体输送管线挂钩上设有若干挂环;所述水平移动机械手上设有水平位移传感器,所述垂直移动机械手上设有垂直位移传感器,所述水平位移传感器和所述垂直位移传感器通过位移控制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取样探针包括外层的真空腔和内层的液氮腔,所述液氮腔的上端设有出气孔和液氮进口,所述出气孔通过出气孔阀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液氮进口通过液氮输送管线和液氮电控阀门与所述液氮容器连接;所述高压气囊驱动器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下部设有弹簧,所述活塞通过驱动器连杆与所述取样机械手固定连接;所述高压气囊驱动器顶部设有与所述高压气囊腔连通的出气孔和进气孔,所述进气孔通过所述高压气体输送控制阀门与所述高压气体输送管线连通,所述出气孔通过高压气囊出气孔阀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本技术的取样装置,利用高压气囊驱动器的高压冲力使取样探针瞬间插入淤积泥沙中,同时液氮容器的液氮快速进入取样探针内,完成床沙保真取样过程;采用水平移动机械手和垂直移动机械手分别沿着水平和垂直导轨运动,能够精确地控制取样位置;由于高压气囊驱动器的尺寸一定,取样探针的下落距离可由垂直移动机械手在垂直导轨的初始位直确定。本技术实现了动床模型床沙断面的实时保真采样,同时采样的效率大大提高,对试验数据的精确与完善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采用的取样装置整体布置示意图;图2、本技术采用的取样探针局部结构详图;图3、本技术采用的高压气囊驱动器剖面图;图中,1.淤积泥沙;2.水面;3.交换层泥沙;4.探针;5.水平横梁;6.支架;7.取样机械手;8.水平移动机械手;9.高压气囊驱动器;10.垂直控制台支柱;11.位移控制信号输出线;12.液氮阀门控制信号输出线;13.监控计算机;14.控制器;15.液氮电控阀门;16.液氮容器;17.监控信号输出线;18.高压气体容器;19.高压容器控制阀门控制信号线;20.高压容器控制阀门;21.电源;22.高压气体输送管线;23.液氮输送管线;24.垂直导轨;25.垂直位移传感器;26.垂直移动机械手;27.水平位移传感器;28.垂直控制台支柱顶端;29.高压气体输送管线挂钩;30.高压气体输送控制阀门;31.高压气囊驱动器固定扣环;41.出气孔阀门;42.真空腔;43.液氮腔;44.针孔;91.高压气囊腔;92.活塞;93.驱动器连杆;94.低压腔;95.高压气囊出气孔阀门;96.低压腔防撞底座;97.弹簧;98.驱动器腔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首先,布设动床模型和取样设备:动床模型的河床内有淤积泥沙1,河床水底和所述淤积泥沙I之间设有交换层泥沙3 ;本技术的动床模型试验床沙实时保真取样装置,包括支架6、水平横梁5、取样探针4、高压气囊驱动器9、垂直控制台支柱10、液氮容器16、高压气体容器18和控制器14 ;其中,所述支架6设置在所述动床模型的两侧,所述水平横梁5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6上,所述水平横梁5上设有水平导轨。所述垂直控制台支柱10的底部固定在水平移动机械手8上,所述水平移动机械手8设置在所述水平导轨上,并能够沿着所述水平导轨移动;所述垂直控制台支柱10上设有垂直导轨24和垂直移动机械手26,所述垂直移动机械手26能够沿着所述垂直导轨24上下移动,所述垂直移动机械手26上固定有支承台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床模型试验床沙实时保真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6)、水平横梁(5)、取样探针(4)、高压气囊驱动器(9)、垂直控制台支柱(10)、液氮容器(16)、高压气体容器(18)和控制器(14);其中,所述水平横梁(5)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6)上,所述水平横梁(5)上设有水平导轨;所述垂直控制台支柱(10)的底部固定在水平移动机械手(8)上,所述水平移动机械手(8)设置在所述水平导轨上;所述垂直控制台支柱(10)上设有垂直导轨(24)和垂直移动机械手(26),所述垂直移动机械手(26)上固定有支承台,所述支承台侧面设有支承横梁,所述支承横梁远离所述支承台的一端设有一个高压气囊驱动器固定扣环(31),所述高压气囊驱动器(9)固定在所述高压气囊驱动器固定扣环(31)内;所述高压气囊驱动器(9)上部依次通过高压气体输送控制阀门(30)、高压气体输送管线(22)和高压容器控制阀门(20)与所述高压气体容器(18)连接,下部通过取样机械手(7)和所述取样探针(4)连接;垂直控制台支柱顶端(28)设有高压气体输送管线挂钩(29),所述高压气体输送管线挂钩(29)上设有若干挂环;所述水平移动机械手(8)上设有水平位移传感器(27),所述垂直移动机械手(26)上设有垂直位移传感器(25),所述水平位移传感器(27)和所述垂直位移传感器(25)通过位移控制信号线(11)与所述控制器(14)连接;所述取样探针(4)包括外层的真空腔(42)和内层的液氮腔(43),所述液氮腔(43)的上端设有出气孔和液氮进口,所述出气孔通过出气孔阀门(41)与所述控制器(14)连接,所述液氮进口通过液氮输送管线(23)和液氮电控阀门(15)与所述液氮容器(16)连接;所述高压气囊驱动器(9)内部设有活塞(92),所述活塞下部设有弹簧(97),所述活塞(92)通过驱动器连杆(93)与所述取样机械手(7)固定连接;所述高压气囊驱动器(9)顶部设有与所述高压气囊腔(91)连通的出气孔和进气孔,所述进气孔通过所述高压气体输送控制阀门(30)与所述高压气体输送管线(22)连通,所述出气孔通过高压气囊出气孔阀门(95)与所述控制器(1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华江恩慧刘明堂曹永涛赵连军刘雪梅张杨张向萍张清刘燕万强董其华夏修杰刘杰颜小飞何鲜峰顾霜妹潘丽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